当前位置: 章节挑题
教材版本
年级

请展开查看知识点列表

>
<
部编版: 七年级上册
题型
难度
年份
  • 1. 《愚公移山》的体裁是,选自《》,这则故事反映了
    难度: 简单 题型:常考题 来源:2018年秋语文版九年级上册(2018)第18课 愚公移山 同步练习
  • 2. 默写句子。
    课文中交代愚公移山的原因的句子是:。交代移山目标的句子是:
    表明智叟在与愚公的辩论中甘拜下风的句子是:
    描写运土石的路途遥远,从侧面烘托愚公一家移山之难的句子是:
    难度: 简单 题型:常考题 来源:2018年秋语文版九年级上册(2018)第18课 愚公移山 同步练习
  • 3. 解释下列句子中划线的文言虚词。

    ①以:残年余力

    河曲智叟亡

    ②焉:且置土石

    始一反

    ③且:年九十

    焉置土石

    ④之:以君

    虽我

    ⑤其:妻献疑曰

    如土石何

    ⑥而:面山

    山不加增

    难度: 简单 题型:常考题 来源:2018年秋语文版九年级上册(2018)第18课 愚公移山 同步练习
  • 4. 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问题。

    周亚夫军细柳

    司马迁

    文帝之后六年,匈奴大入边。乃以宗正刘礼为将军,军霸上;祝兹侯徐厉为将军,军棘门;以河内守亚夫为将军,军细柳:以备胡。

    上自劳军。至霸上及棘门军,直驰入,将以下骑送迎。已而之细柳军,军士吏被甲,锐兵刃,彀弓弩,持满。天子先驱至,不得入。先驱曰:“天子且至!”军门都尉曰:“将军令日‘军中闻将军令,不闻天子之诏’。”居无何,上至,又不得入。于是上乃使使持节诏将军:“吾欲入劳军。”亚夫乃传言开壁门。壁门士吏谓从属车骑曰:“将军约,军中不得驱驰。”于是天子乃按辔徐行。至营,将军亚夫持兵揖曰:“介胄之士不拜,请以军礼见。”天子为动,改容式车。使人称谢:“皇帝敬劳将军。”成礼而去。

    既出军门,群臣皆惊。文帝曰:“嗟乎,此真将军矣!曩者霸上、棘门军,若儿戏耳,其将固可袭而虏也。至于亚夫,可得而犯邪!”称善者久之。

    [链接资料]

    征①状貌不逾中人②,而有胆略,善回③人主意,每犯颜苦谏;或逢上④怒甚,征神色不移,上亦为霁威⑤。尝谒告⑥上冢,还,言于上曰:“人言陛下欲幸南山,外皆严装已毕,而竟不行,何也?”上笑曰:“初实有此心,畏卿嗔,故中辍耳。”上尝得佳鹞⑦,自臂⑧之,望见征来,匿怀中,征奏事固⑨久不已,鹞竟死怀中。

    (选自《资治通鉴》)

    [注]①征:魏征。②中人:一般人。③回:回转,扭转。④上:指唐太宗李世民。⑤霁威:息怒。⑥谒告:请假。⑦鹞(yào):猛禽。⑧臂:手臂,这里的意思是用手臂架着。⑨固:同“故”,故意。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精彩练习】25周亚夫军细柳
  • 5. 阅读《愚公移山》课文,完成下面的题目。
    结合文章内容谈谈,愚公移山的困难有哪四个方面?
    “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这一内容可否去掉?为什么?
    “其妻献疑”和“智叟笑而止之”的话很相似,那么,“其妻”和“智叟”对愚公移山的态度是否相同?
    文章描写智叟劝阻、神仙帮忙搬走大山,对表现愚公的形象有何重要意义?
    结合全文说说愚公是一位怎样的老人。
    实现中国梦,任重而道远。从愚公的身上,我们可以汲取哪些精神营养?
    难度: 困难 题型:常考题 来源:2018年秋语文版九年级上册(2018)第18课 愚公移山 同步练习
  • 6.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
    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
    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
    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2018年秋语文版九年级上册(2018)第18课 愚公移山 同步练习
  • 7.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___________

    A: 莎士比亚著名的“四大悲剧”是《哈姆雷特》《奥赛罗》《麦克白》《李尔王》。
    B: 戏剧文学是与小说、诗歌、散文并列的一种文学体裁。人物表、时间、地点、布景、服装、道具、人物自身的台词都属于舞台提示。
    C: 《变脸》的作者魏明伦,著名川剧作家,被誉为“巴山鬼才”。
    D: 《枣儿》中题目“枣儿”既指实物枣儿,也指文中老人儿子的名字。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单元综合检测(四)
  • 8.       阅读下面文段,完成(1)~(4)题。

          中秋过后,秋风是一天凉比一天,看看将近初冬;我整天的靠着火,也须穿上棉袄了。一天的下半天,没有一个顾客,我正合了眼坐着。忽然间听得一个声音,“温一碗酒。”这声音虽然极低,却很耳熟。看时又全没有人。站起来向外一望,那孔乙己便在柜台下对了门槛坐着。他脸上黑而且瘦,已经不成样子;穿一件破夹袄,盘着两腿,下面垫一个蒲包,用草绳在肩上挂住;见了我,又说道,“温一碗酒。”掌柜也伸出头去,一面说,“孔乙己么?你还欠十九个钱呢!”孔乙己很颓唐的仰面答道,“这……下回还清罢。这一回是现钱,酒要好。”掌柜仍然同平常一样,笑着对他说,“孔乙己,你又偷了东西了!”但他这回却不十分分辩,单说了一句“不要取笑!”“取笑?要是不偷,怎么会打断腿?”孔乙己低声说道,“跌断,跌,跌……”他的眼色,很像恳求掌柜,不要再提。此时已经聚集了几个人,便和掌柜都笑了。我温了酒,端出去,放在门槛上。他从破衣袋里摸出四文大钱,放在我手里,见他满手是泥,原来他便用这手走来的。不一会,他喝完酒,便又在旁人的说笑声中,坐着用这手慢慢走去了。

    请用一句话概括这段文字的主要内容。

    选文中为什么写“我整天的靠着火,也须穿上棉袄了”?

    如果在文中肖像描写后加一个比喻句,下面两句你觉得哪一句更恰当?试从表达作用的角度简要说明理由。

    A.哆嗦得像秋风中的一片树叶。

    B.犹如土地庙里一尊破旧的泥塑。

    孔乙己到了如此地步,掌柜仍然对他提那十九个钱,这说明了什么?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单元综合检测(二)
  • 9. 下列叙述有误的一项是           

    A: 鲁迅的《孔乙己》深刻揭露了封建科举制度毒害知识分子的罪恶。
    B: 美国小说家杰克·伦敦的《热爱生命》是一出“残酷的求生悲剧”。作品中淘金人独自置身于渺无人烟的苍茫荒野里,面临着种种生死考验,最终依靠顽强意志生存下来,使人深切体会到“人”的伟大。
    C: 《孔乙己》里的“我”是作者自己。
    D: 《变色龙》《蒲柳人家》的作者分别是俄国的契诃夫和中国的刘绍棠。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单元综合检测(二)
  • 10. 依次填入下列语句横线处的词语正确的一项是 (  )

            有时候他遇到巉岩前阻,他愤激地                  了起来,                  着,                  着,前波后浪地起伏催逼,直到                  了这危崖,他才心平气和地一泻千里。

    A: 怒吼    回旋    奔腾    冲倒
    B: 回旋    怒吼    奔腾    冲过
    C: 奔腾    怒吼    回旋    冲倒
    D: 激动    怒吼    奔腾    冲过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