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章节挑题
教材版本
年级

请展开查看知识点列表

>
<
部编版: 七年级上册
题型
难度
年份
  • 1. 《浪淘沙·北戴河》这首词和《沁园春.雪》都出自同一诗人笔下,虽然题材不同,但写法接近,从表现内容上看,两词上阕都是,下阕都是;两词都采用了的表现手法。

    难度: 简单 题型:常考题 来源:北师大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六单元《浪淘沙北戴河》同步练习
  • 2. 阅读文段,回答问题。

    浪淘沙  北戴河

    毛泽东

    大雨落幽燕,白浪滔天,秦皇岛外打鱼船。一片汪洋都不见,知向谁边?

    往事越千年,魏武挥鞭,东临碣石有遗篇。萧瑟秋风今又是,换了人间。

    词中描绘了一幅怎样的景?“秦皇岛外打鱼船。一片汪洋都不见,知向谁边?”这一句倾注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下阕用“挥鞭”楷括而鲜明地勾勒曹孟德形象,有何妙处?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北师大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六单元《浪淘沙北戴河》同步练习
  • 3. 选出下面对词的理解有错误的一项是(  )。

    A: 本文写于1945年,地点北戴河,“浪淘沙”是词牌名。   
    B: 这首词一开始就给人们展现出雄浑壮阔的自然景观。这情景较之曹诗中“水何澹澹,山岛竦峙”,“秋风萧瑟,洪波涌起”的晴日所见更令人惊心动魄。  
    C: 上片前两句,一为仰观,一为前瞻,随着视角的变化,空间画面也由陆而海,从上而下。 
    D: 后三句则显示视线由近而远的渐次推移,极富层次感。 
    难度: 简单 题型:常考题 来源:北师大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六单元《浪淘沙北戴河》同步练习
  • 4. 《浪淘沙·北戴河》词人在词中写曹操“魏武挥鞭,东临碣石有遗篇”的作用是

    难度: 简单 题型:常考题 来源:北师大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六单元《浪淘沙北戴河》同步练习
  • 5. 下列句子与原文有出入的一项是(    )。

    A: 大雨落幽燕
    B: 一片汪洋都不见
    C: 萧瑟秋风今又是
    D: 往事跃千年
    难度: 简单 题型:常考题 来源:北师大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六单元《浪淘沙北戴河》同步练习
  • 6. 选出下面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    )。

    A: 幽燕:古幽州及燕国,在今河北省北部及东北部。
    B: 魏武:魏武帝曹操。
    C: 碣(jié)石:碣石山,在北戴河外,靠近渤海,汉朝时还在陆上,到六朝时已经沉到渤海里了
    D: 遗篇:指曹操的诗作《龟虽寿》,曹操于建安12年(公元207年)北征乌桓,路过碣石山。曹操登山观海,写了《步出夏门行》四首,其中有“东临碣石,以观沧海……秋风萧瑟,洪波涌起”之句。
    难度: 简单 题型:常考题 来源:北师大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六单元《浪淘沙北戴河》同步练习
  • 7. 下列属于毛泽东诗词的项是(  )。

    A: 《沁园春.雪》
    B: 《卜算子·咏梅》
    C: 《七律.长征》
    D: 《沁园春.长沙》
    难度: 简单 题型:常考题 来源:北师大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六单元《浪淘沙北戴河》同步练习
  • 8.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 看到他认真读书的样子,使我很受教育。
    B: 自从实施素质教育以来,学生的学习方式得到了明显提高。
    C: 求知的目的不是为了吹嘘炫耀,而应该是为了寻找真理,启迪智慧。
    D: 有关部门最近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在中高考期间严防安全不出问题。
    难度: 简单 题型:常考题 来源:北师大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4课《蚂蚁》同步练习
  • 9. 在横线处再造两个句子,组成一个语意连贯的语段。

    成熟的麦穗低垂着头,那是在教我们谦虚!

    一群蚂蚁能抬走大骨头,那是在教我们团结!

    是的,大自然是最好的老师!只要我们肯学,天天都会有收获!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北师大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4课《蚂蚁》同步练习
  • 10. 阅读语段,回答问题。

    蚂蚁

      一位朋友向我讲述了在南美洲一片森林边缘发生的故事。那一天,由于游客的不慎,使临河的一片草丛起火了,顺着风势游走的火舌活象一挂红色的项链,开始围向一个小小的丘陵。这时,明眼的巴西向导向我们叫道:“一群蚂蚁被火包围了!”我们顺着他指点的方向看去,可不是,被大火缩小着的包围圈里已经变成了黑压压的一片。“这群可怜的蚂蚁肯定要葬身于火海里了。”我心里惋惜地想着,可万万没有想到,这区区的弱者并没有束手待毙,而是迅速聚拢,抱成一团,然后向河岸的方向滚去。蚁团在火舌舔动的草丛间越来越迅速地滚动着,不断发出外层蚂蚁被烘焦后身体爆裂的声响,但是蚂蚁团却不见缩小。显然,外层被灼焦的蚁国英雄们至死也不松动丝毫,肝胆俱裂也不离开自己的岗位。一会儿,蚁团冲进了河流,随着向对岸滚动,河面上升腾起一小层薄薄的烟雾。

      我听着这则蚁国发生的真实的故事,像听着一曲最悲壮的生命之歌。小小的蚂蚁,其重不足百毫克,然而,在人类往往也要遭到重大伤亡的火灾面前,竟然能如此沉着、坚定、团结一致,不惜牺牲自己,以求得种族的生存,其斗争的韧性,其脱险方式的机智,又是如此感人,怎能不发人深思,油然而生出敬慕的情感来?

     “可万万没有想到,这区区的弱者并没有束手待毙”一句中,“区区”是什么意思?能否删去?为什么?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北师大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4课《蚂蚁》同步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