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章节挑题
教材版本
年级

请展开查看知识点列表

>
<
部编版: 七年级上册
题型
难度
年份
  • 1. 依次填入下面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寒冬腊月,山里的腊梅相继开放。他们虽然生长在贫瘠的岩缝间,经受着凄风苦雨的____和无人问津的寂寞,却也无怨无悔;______零落成泥,______芳香依旧。到了三四月份,生长在高原上的紫花地丁也会自在绽放,三朵两朵地挨在一起,看上去,好像在说悄悄话的小姑娘。花瓣儿左右对称,向内弯曲,是扎在姑娘头上的马尾辫。紫花地丁紫得清新淡雅,像水墨画中的一缕青烟。它虽最微小,但并不______,反而更追求精致,活出精彩。

    A: 侵袭即使也自惭形秽
    B: 侵蚀既然就妄自菲薄
    C: 侵蚀即使也妄自菲薄
    D: 侵袭既然就自惭形秽
    难度: 简单 题型:常考题 来源:202005201641408
  • 2. 阅读古诗,完成下面小题。

    观沧海

    曹操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全诗是围绕哪个字展开来写的?
    赏析“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几句。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202005210932325
  • 3. 阅读《己亥杂诗》,完成下列小题。

    己亥杂诗

    龚自珍

    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对这首诗的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首句“浩荡离愁白日斜”,是如何将“离愁”生动形象地描绘出来的?
    “落红”即落花。古诗词中,常借助“花”来传达诗人的情感。请从你读过的诗句中,再写两句含有“花”字的诗句(本诗除外)。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202005210932325
  • 4. 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少年行①

    王维

    一身能擘②两雕弧③,虏骑千重只似无。

    偏坐金鞍调白羽④,纷纷射杀五单于⑤。

    (注释)①本诗是王维早期的作品,当作于安史之乱发生之前。②擘:张,分开。③雕弧:饰有雕画的良弓。④白羽:指箭,尾部饰有白色羽翎。⑤五单于:原指汉宣帝时匈奴内乱争立的五个首领。汉宣帝时,匈奴内乱,自相残杀,诸王自立分而为五。这里比喻骚扰边境的少数民族诸王。(   )

    A: “擘两雕弧”言其多力善射,能左右开弓;“偏坐金鞍”言其鞍马功夫娴熟,能在疾驰的马背上自如地变换各种姿势。
    B: 诗人将主人公置于孤危险恶的战争情势之中。少年以“一身”对“千重”之敌,竟能左右驰突于敌阵之中,如入无人之境,其过人的胆略和武艺已分明可见。
    C: 诗中出现的雕弧、金鞍和白羽,均是以着色之笔略加点染,这里的物为人增色不少,人与物互相辉映、相得益彰。
    D: 以浪漫的笔调讴歌了崇尚事功、舍身报国的任侠精神,表达作者对这些少年空有一身本领却不被重用的惋惜之情。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202005210932325
  • 5. 诗歌鉴赏

    端居①

    李商隐

    远书归梦两悠悠,只有空床敌素秋②。

    阶下青苔与红树,雨中寥落月中愁。

    (注)①该诗是作者滞留异乡,思念妻子之作。端居:闲居。②素秋:秋天的代称。

    “远书归梦两悠悠”,正是诗人在盼远书而不至,觅归梦而不成的情况下,从心灵深处发出的一声长长的叹息。请赏析“悠悠”二字的妙处。
    本诗三、四两句主要运用了哪种表现手法?有何作用?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202005210932325
  • 6.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面小题。

    满江红

    秋瑾

        小住京华,早又是,中秋佳节。为篱下,黄花开遍,秋容如拭。四面歌残终破楚,八年风味徒思浙。苦将侬,强派作娥眉,殊未屑!(身不得,男儿列。心却比,男儿烈!)算平生肝胆,因人常热。俗子胸襟谁识我?英雄末路当磨折。莽红尘,何处觅知音?青衫湿!

    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请简要赏析词中加线的句子。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202005210932325
  • 7. 根据所给的提示填入适当的诗文名句。
    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木兰诗》)
    李白《春夜洛城闻笛》中借柳抒情的名句是“”。
    面对暮春时节的万紫千红,韩愈揶揄“”(《晚春》),以调侃的语气含蓄地表达了对春天的留恋。
    静寂的夜晚容易引发诗人的情思。黄梅夜雨,蛙鸣声声,在《约客》中,赵师秀用“”含蓄地表现了灯下久等而朋友不至的怅惘无奈。月色朦胧,歌声悠悠,在《泊秦淮》中,杜牧借“”表达了对达官贵人耽于享乐、不思国事的愤慨忧虑。
    难度: 简单 题型:常考题 来源:202005210930197
  • 8. 阅读下面古诗,完成下列小题。

    初晴游沧浪亭①

    苏舜钦(宋)

    夜雨连明②春水生,娇云浓暖弄阴晴。

    帘虚日薄花竹静,时有乳鸠相对鸣。

    (注释)①沧浪亭:苏州园林之一。②连明:直至天明。

    请用自己的语言描绘诗歌前两句的画面,合理想象,30字左右。
    三、四两句诗主要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试分析其作用。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202005210930197
  • 9. 阅读古诗,完成下题。

    落花

    (唐)李商隐

    高阁客竟去,小园花乱飞。

    参差连曲陌,迢递送斜晖。

    肠断未忍扫,眼穿仍欲归。

    芳心向春尽,所得是沾衣。

    注:这首诗写于会昌六年(公元846年),李商隐陷入牛李党争之中,境况不佳,闲居永业。

    下列对本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颔联从视觉的角度描写落花乱飞的具体情状,整个画面笼罩在沉重暗淡的色调里,透出了诗人心灵的伤感和悲哀。
    B: 此诗在淡淡的背景下,给我们描绘了一幅仲春时节,斜阳正好,花朵随风纷纷飘飞的淡雅画面,表达了诗人细致微妙的情思。
    C: 颈联运用夸张的修辞,写我肝肠欲断不忍把落红扫去,望眼欲穿盼来的春天却匆匆回归,直接抒发了诗人的情感。
    D: 此诗写诗人爱花惜花,借对落花命运的怜惜,表现了诗人对一切美好事物被摧残的深深惋惜,也透露一腔幽怨情思。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202005210930197
  • 10. 阅读下面一首词,完成下面小题。

    满江红(小住京华)

    秋瑾

        小住京华,早又是中秋佳节。为篱下黄花开遍,秋容如拭。四面歌残终破楚,八年风味徒思浙。苦将侬强派作蛾眉,殊未屑!

        身不得,男儿列。心却比,男儿烈。算平生肝胆,因人常热。俗子胸襟谁识我?英雄末路当磨折。莽红尘何处觅知音?青衫湿!

    这首词结尾长叹“青衫湿”。结合作品内容和写作背景,说说词作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情感?
    请自选角度赏析“身不得,男儿列。心却比,男儿烈!”。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2020052109291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