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章节挑题
教材版本
年级

请展开查看知识点列表

>
<
部编版: 七年级上册
题型
难度
年份
  • 1. 题目:“最打动人心的一道风景”写一篇文章,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要求:①请将作文题目抄写在答题卡上。②字数在500字—800字之间。③不要出现所在学校的校名或师生姓名。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北京市第三中学(初中部)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
  • 2. 阅读《母亲》,完成下面小题

    母亲

    莫言

        ①我5岁的时候,正处于中国历史上一个艰难的岁月。生活留给我最初的记忆是母亲坐在一棵白花盛开的梨树下,用一根洗衣用的紫红色的棒槌,在一块白色的石头上,捶打野菜的情景。绿色的汁液流到地上,溅到母亲的胸前,空气中弥漫着野菜汁液苦涩的气味。那棒槌敲打野菜发出的声音,沉闷而潮湿,让我的心感到一阵阵地紧缩。

        ②这是一个有声音、有颜色、有气味的画面,是我人生记忆的起点,也是我文学道路的起点。这个记忆的画面中更让我难以忘却的是,愁容满面的母亲,在辛苦地劳作时,嘴里竟然哼唱着一支小曲!我母亲她一生中遭受的苦难,真是难以尽述。战争、饥饿、疾病,在那样的苦难中,是什么样的力量支撑她活下来,是什么样的力量使她在饥肠辘辘、疾病缠身时还能歌唱?我在母亲生前,一直想跟她谈谈这个问题,但每次我都感到没有资格向母亲提问。

        ③有一段时间,村子里连续自杀了几个女人,我莫名其妙地感到了一种巨大的恐惧。那时候我们家正是最艰难的时刻,父亲被人诬陷,家里存粮无多,母亲旧病复发,无钱医治。我总是担心母亲走上自寻短见的绝路。每当我下工归来时,一进门就要大声喊叫,只有听到母亲的回答时,心中才感到一块石头落了地。有一次下工回来已是傍晚,母亲没有回答我的呼喊,我急忙跑到牛栏、磨房、厕所里去寻找,都没有母亲的踪影。我感到最可怕的事情发生了,不由地大声哭起来。这时,母亲从外边走了进来。母亲对我的哭泣非常不满,她认为一个人尤其是男人不应该随便哭泣。她追问我为什么哭。我含糊其词,不敢对她说出我的担忧。母亲理解了我的意思,她对我说:“孩子,放心吧,阎王爷不叫我是不会去的!”这是一个母亲对她的忧心忡忡的儿子做出的庄严承诺。现在,尽管母亲已经被阎王爷叫去了,但母亲这句话里所包含着的面对苦难挣扎着活下去的勇气,将永远伴随着我,激励着我。

        ④在那些饥饿的岁月里,我看到了许多因为饥饿而丧失了人格尊严的情景,譬如为了得到一块豆饼,一群孩子围着村里的粮食保管员学狗叫。保管员说,谁学得最像,豆饼就赏赐给谁。我也是那些学狗叫的孩子中的一个。大家都学得很像。保管员便把那块豆饼远远地掷了出去,孩子们蜂拥而上抢夺那块豆饼。这情景被我父亲看到眼里。回家后,父亲严厉地批评了我。爷爷也严厉地批评了我。爷爷对我说:嘴巴就是一个过道,无论是山珍海味,还是草根树皮,吃到肚子里都是一样的,何必为了一块豆饼而学狗叫呢?人应该有骨气!他们的话,当时并不能说服我,因为我知道山珍海味和草根树皮吃到肚子里并不一样!但我也感到了他们的话里有一种尊严,这是人的尊严,也是人的风度。人,不能像狗一样活着。

        ⑤饥饿的岁月使我体验和洞察了人性的复杂和单纯,使我认识到了人性的最低标准,使我看透了人的本质的某些方面。我的父母、祖父母和许多像他们一样的人,为我树立了光辉的榜样。这些普通人身上的宝贵品质,是一个民族能够在苦难中不堕落的根本保障,也正是文学的灵魂。

    文中记叙了和母亲有关的哪几件事?
    请赏析文中划线句子的表达效果。
    请结合文章内容,简要分析文中母亲的形象。
    根据文意,请补写出第④段中父亲严厉批评我的话。(不超过40字)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北京市第三中学(初中部)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
  • 3. 下列各组词语中的书写或划线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A: 应(hè)    咄逼人(duó)    伫蓄
    B: 托(hōng)  翻来复去           决别
    C: 落(zhuó)    为一谈(hùn)    取决
    D: 临(lì)      捷然不同           云宵
    难度: 简单 题型:常考题 来源:北京市第三中学(初中部)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
  • 4.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

        《论语》,是儒家经典之一,是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关于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记录。里面有故事,有对话,有文章,用种种形式表达思想。在以简、帛作书的时代里,书面语言不能不简短;这书又是传闻记录,往往残缺不全;又是传授门人弟子的内部读物,许多口头讲授的话都省略了;因此,书中意义常不明白。自从汉代以来,孔门弟子所传手册《鲁论》《齐论》等编订成一书,最后又经政府颁布,成为识了字就要读的经书之一。

        《论语》最中国人最熟悉的。这样一部看似高高在上的圣人经典,却和不识字的多数老百姓的民俗心态很近。它做为家喻户晓的书,一直以来进入笑话、谜语,变得“雅俗共赏”了。例如:教孩子读《论语》是从前私塾的普遍任务,因为书中充满了“子曰”,教书先生便被戏称为开“子曰铺”的。又如,书中坚持的“三年之丧”守孝,成为历时两千多年的丧葬礼俗。书中有些话如“不亦乐乎”“四海之内皆兄弟也”“欲罢不能”“割鸡焉用牛刀”等等,常常被放在一个适当的上下文中引用,在人们的言谈口语中流传……这让许多不识字的也知道孔圣人的话而且心态相通了。

        《论语》中称呼人,除用官名和谥号以外,单称“子”的都被认为是指孔子。称“子”加姓的除孔子外,有曾子,即曾参,有子,也称有若,两处提冉子,别处仍称冉有。此外,门人都称其“字”(号),如子路、子贡、子夏、子张及颜渊等。对有些人直呼其名而不加称呼,那是不受重视甚至受轻视的。这些不同称呼区别亲疏、尊卑、贵贱,正符合中国从上到下历来的习惯:不同称号表示不同关系,对方的不同地位,错不得。

        几千年来,《论语》深邃的思想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中国人的言行风貌、风俗习惯,因此,要充分了解中国古代社会,就必须读《论语》。

    下面的词语与文中第一段的“传闻记录”加点字“传”的意思不同的一项是(    )
    下列关于《论语》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选文中说“不同称呼区别亲疏、尊卑、贵贱”,“不同称号表示不同关系,对方的不同地位,错不得。”但是,在生活中,我们常常可能不注意,使用错误,造成不必要的麻烦,下面的敬辞谦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学生们学习了《论语》,了解了孔子后,表达了下面的想法,对他们的话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学生甲:孔子真是我们中华民族历史上的大圣人。

    学生乙:《论语》真是我国思想文化史上一颗闪亮的明星。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北京市第三中学(初中部)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
  • 5. 《朝花夕拾》中记叙鲁迅为了寻“另一类的人们”而到南京求学经过的是 (       )
    A: 《五猖会》
    B: 《琐记》
    C: 《父亲的病》
    D: 《无常》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北京市北京师范大学附属实验中学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
  • 6. 《朝花夕拾》中既有童真童趣,又有对亲人、朋友、老师的真挚情谊,更有对现实的讽刺或批判,请结合《朝花夕拾》中的具体内容(《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除外),就以上要点的某一方面,谈谈你的感受。

        示例:鲁迅在百草园可以看鸟飞,听虫鸣,拔何首乌,摘覆盆子,听美女蛇的故事,还可以在冬天在雪地里捕鸟,这一切都体现了鲁迅童年生活的丰富多彩,从中我感受到了大自然可以使儿童健康快乐地成长。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北京市北京师范大学附属实验中学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
  • 7. 阅读下面两首古诗,完成小题。

    [甲]次北固山下

    唐·王湾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乙]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

    唐·岑参

    强欲登高去,无人送酒来。

    遥怜故园菊,应傍战场开。

    (注释)①“安史之乱”中长安被攻陷,岑参写作此诗时长安尚未收复。

    关于这两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阅读画线诗句,发挥想象,用自己的话描述诗句在你头脑中呈现的画面。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北京市北京师范大学附属实验中学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
  • 8. 题目

        秋天是一个美好的季节,没有夏的酷热,没有冬的严寒,有累累的果实,有凌霜的秋菊,有满山的红叶;秋天又是一个引人愁思的季节,秋风萧瑟,落叶飘零,北雁南飞……

        这学期,我们学了许多描写秋的诗句,也听史铁生讲述了发生在秋天的故事。那么,你对秋天有怎样的感受呢?你记忆中有没有发生在秋天,令人难忘的故事呢?

    请以“秋天”为题,写一篇作文,围绕一个主题,可以写景,可以叙事,也可以想象,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要求:①将题目抄在作文纸第一行

    ②字数600-800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北京市北京师范大学附属实验中学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
  • 9. 下列各句使用修辞手法判断有误的一项是(  )
    A: 雨已经化妆了,它经常变成美丽的雪花,飘然莅临人间。(拟人)
    B: 那点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粉色。(比喻)
    C: 还可以摘到覆盆子,像小珊瑚球攒成的小球,又酸又甜,色味都比桑椹要好得远。(比喻)
    D: 一切都像刚睡醒的样子,欣欣然张开了眼。(拟人)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北京市北京师范大学附属实验中学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
  • 10. 俞文同学要整理自己的课堂笔记,请根据《中国历史朝代歌》,帮助他按作品创作的先后顺序给下列作品排序:(    )

    ①《世说新语》②《论语》③《天净沙·秋思》④《次北固山下》

    中国历史朝代歌

    夏商与西周,东周分两段。

    春秋和战国,一统秦两汉。

    三分魏蜀吴,两晋前后延。

    南北朝并立,隋唐五代传。

    宋元明清后,王朝至此完。

    A: ①②③④
    B: ①②④③
    C: ②①③④
    D: ②①④③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北京市北京师范大学附属实验中学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