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章节挑题
教材版本
年级

请展开查看知识点列表

>
<
部编版: 七年级上册
题型
难度
年份
  • 1. 将备选的三个短语分别填入下面语段中的括号内,使表达准确连贯。(只填序号)

    王蒙在他的一篇文章中说,还是写小说更文学,更想象,更自由,更留下了创造、理解、发挥,更真实的虚构,更鲜明的直观,还有懂与不懂、的空间。

    ①五体投地与气急败坏

    ②竖大拇指与评头论足

    ③看得下去与看不下去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部编版2017-2018学年七年级上册语文第三单元检测卷
  • 2. 根据提示默写填空。
    某同学学习时只知道死记硬背,却不爱动脑思考,你可以用《论语》中的“”来劝诫他,让他明白学与思的关系。
    2017年2月18日成都首届海棠花节开幕,当地百姓兴高采烈,喜迎八方宾客,正如《论语》中所说“”。
    “求知至乐”是我国著名语言学家、教育家王力先生的核心教育思想之一,这一教育思想也是对《论语》中孔子“”教育教学理念的继承和发展。
    难度: 简单 题型:常考题 来源:部编版2017-2018学年七年级上册语文第三单元检测卷
  • 3. 阅读下面语段。

    别样的礼物

        ①从小到大收过许多礼物,当时会喜上眉梢,也会把玩上数日,随后往往置于一隅,任其蒙尘。唯有那份礼物,因其特别,久久地珍藏于内心深处,常常会在某个阳光满地、温馨满怀的日子里不经意间被我想起。

        ②那是登上讲台的第二年,工作的热情还在渐渐升温,课堂、学生将我每天的日程表填得满满的。这种快节奏的紧张生活,让我的身体又处在了低潮状态,我发着低烧,浑身软绵绵的,无力说话,也不想吃东西。看样子是去不成学校了,只好安心地睡一觉,养养神明天再说。

        ③门外突然响起了嘈杂声,接着好像是父亲和什么人说话的声音,然后父亲就进来喊我起床,告诉我学生们来看我了。我睁开蒙胧的睡眼,问父亲钟点,才发觉竞昏昏沉沉地睡到黄昏。我刚想下地,学生们就拥了进来,一个、两个、三个……挤了满满一屋子。

        ④学生们异口同声地问着我的病情,劝慰我好好休息;我也询问着他们的功课和这一天班级里的情况。

        ⑤这时,我注意到班长向大家使了个眼色,孩子们纷纷开始翻再书包,然后变戏法似地找出一些花花绿绿的东西,迫不及待地递到我的手中。原来是孩子们为我精心准备的礼物:有我喜欢看的书、精致的八音盒、漂亮的发夹、还有红红的苹果、甜甜的蜜橘……刹那间我的被子上堆满了礼物,我被五彩缤纷的礼物簇拥着。我的鼻子一酸,眼泪静静地落下来。这些和我相识仅仅半年的孩子们用他们质朴的行为打动着我、感染着我、鼓励着我,我被一种强烈的幸福感包围着,我一时语塞,任泪水不断地流下来。

         ⑥“小岩,你还没给老师送礼物呢!”听到问学的提醒,一个一直站在角落里的孩子慢慢靠近我的床边。

        ⑦噢,是他!这足个家境窘迫的孩子,父母常年在外打工,就靠爷爷奶奶拉扯着。平日里,班级搞什么活动,他都不参加,他怕拿不出钱来,怕同学笑话他。说实在的,看到他能来我很意外。

        ⑧他怯怯地站在我的床边,脸已开始泛红,似是鼓了很大勇气,小声说道:“老师,我没钱买礼物,我送您一个祝福作礼物,行吗?”说完,他注视着我的眼睛,那眼睛里有亮亮的光在闪动,像是蓄着一泓秋水,那样清澈透明,看着这个平时总是寂然无声,温顺得像只小绵羊的孩子,我用力地点了点头。

        ⑨“老师,祝您健康!”他大声地说出了自己的祝福,然后羞涩地低下头去。啊!多么别样的礼物!多么真挚的关怀!似一捧清新的溪流沁入肺腑,似一抹温馨的春阳暖人心扉,似一阵霏霏的细雨涤荡心灵。谁能说他的礼物不名一文?谁能嘲笑他用语言表达祝福的心不够坦诚?他的礼物不正是古人“千里送鹅毛,礼轻情意重”的最好诠释吗?在世俗面前,这礼物多么超然,多么独特,多么价值不菲!它带给我的惊喜是如此强烈,带给我的感动是如此撼动我的心!我拉过他的手,将他的手紧紧地握在我的手里……

        ⑩岁月流逝,步履匆匆,让人淡漠了许多往事、许多心境、许多朋友,年过半百的我,站在岁月的门槛上,淘尽了生活的尘粒,对过往的生活竟深深地起了再回首的眷念之意。看着散落在柜子里的一些礼物,突然想清点一下自己的心情了,于是“老师,祝您健康”这句祝福语又一次漫上心头。

    (原文有改动)

    请将下面的词语正、工整地抄写在答题卡相应的方格中。

    温馨    眷念

    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选文的主要内容。
    选文标题有什么作用?
    选文中“我”是一个怎样的人?
    选文第⑨段划线句“似一棒清新的溪流沁入肺腑,似一抹温馨的春阳暖人心扉,似一阵霏霏的细雨涤荡心灵”运用了哪些修辞方法?有怎样的表达效果?
    选文第⑦段运用了插叙,有什么作用?
    小岩毕业时,“我”作为老师,曾为他写过一段临别赠言,表达了对他的感激和祝福之意。请你结合选文内容,以“我”的口吻写出这段赠言。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2017-2018学年部编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检测卷
  • 4. 下列各句中的划线词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母亲小心翼翼地起床做饭,心里欣喜地想,让儿子多睡一会儿,不要惊醒他。
    B: 在晚会上,同学们看到精彩的表演,忍俊不禁地大笑起来。
    C: 我的心在瘦骨嶙峋的胸腔里咚咚直跳。
    D: 36岁的邓肯依旧很刻苦地进行练习,无论是投篮还是对抗,他都一丝不苟地对待。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2017-2018学年部编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检测卷
  • 5. 对本单元课文内容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 《纪念白求恩》是一篇议论文,本文的论点是全党要学习白求恩同志毫无自私自利之心的精神,即共产主义精神。
    B: 《走一步,再走一步》按照时间顺序,讲述了自己从冒险到遇险,再到脱险的全过程。
    C: 《植树的牧羊人》启发我们:你若有恒心,就会有收获。
    D: 刘备写的《诫子书》劝勉儿子刘禅勤学励志,需从淡泊宁静中下功夫,最忌淫慢险躁。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2017-2018学年部编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检测卷
  • 6.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2015年7月31日,北京携手张家口获得2022年冬奥会举办权,北京成为首个集夏奥、冬奥举办地于一身的城市。
    B: 有没有坚定的意志,是一个人取得成功的关键。
    C: 我冒了严寒,回到相隔二千余里左右,别了二十余年的故乡去。
    D: 老师耐心地纠正并指出我在此次演讲中的不足。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2017-2018学年部编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检测卷
  • 7. 阅读下面两篇文言文,完成题目。

        【甲】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诸葛亮《诫子书》

        【乙】成王封伯禽于鲁。周公诚之曰:“往矣,子无以鲁国骄士。吾,文王之子,武王之弟,成王之叔也,又相天子,吾于天下亦不轻矣。然一沐三握发,一饭三吐哺,犹恐失天下之士。吾闻,德行宽裕,守之以恭者,荣;土地广大,守之以俭者,安;禄位尊盛,守之以卑者,贵;人众兵强,守之以畏者,胜;聪明睿智,守之以愚者,哲;博闻强记,守之以浅者,智。夫此六者,皆谦德也。夫贵为天子,富有四海,由此德也。不谦而失天下,亡其身者,桀、纣是也。可不慎欤?”

    ——《周公诫子》

    解释下列句子中划线的字。

    ①险躁则不能

    ②子无鲁国骄士

    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②夫此六者,皆谦德也。

    这两篇短文都是告诫子孙的文章,但中心内容不同。其中【甲】文诸葛亮告诫儿子的中心内容是;【乙】文周公告诫儿子伯禽的中心内容是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部编版2017-2018学年七年级上册语文第四单元第15课诫子书同步练习
  • 8. 请你根据学习《诫子书》的感悟,选择一个恰当的角度,写写你内心的真实感受,200字左右。
    难度: 困难 题型:常考题 来源:部编版2017-2018学年七年级上册语文第四单元第15课诫子书同步练习
  • 9.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找出下列句子中有词类活用现象的词语并解释。

    ①非淡泊无以明志

    ②非学无以广才

    本文作者就哪几个方面进行了论述?又是怎样展开论述的?
    请摘录一组你喜欢的对偶句,并简述喜欢的理由。
    作者认为,做人、治学要想成功就不能、不能。(用原文词语填空)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部编版2017-2018学年七年级上册语文第四单元第15课诫子书同步练习
  • 10. 解释下列划线的词。

    ①非淡泊无以明志 

    ②非宁静无以致远 

    ③非学无以广才   

    淫慢则不能励精 

    ⑤年与时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部编版2017-2018学年七年级上册语文第四单元第15课诫子书同步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