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章节挑题
教材版本
年级

请展开查看知识点列表

>
<
部编版: 七年级上册
题型
难度
年份
  • 1. 剪纸是中国民间传统艺术,反映人们的生活环境、习俗和风情等。图为一幅剪纸作品,名为“煎饼飘香”。煎饼的主要食材来自小麦和杂粮。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剪纸中反映的生活场景常见于我国的(    )
    该场景主要分布区(    )
    难度: 简单 题型:常考题 来源:秦岭淮河一线的地理意义
  • 2. 秦岭——淮河以北的人们喜食面食,秦岭——淮河以南的人们喜食米饭,造成这一差异的主导因素是(    )
    A: 地形因素
    B: 气候因素
    C: 海陆因素
    D: 人类活动
    难度: 简单 题型:常考题 来源:秦岭淮河一线的地理意义
  • 3. 图是某同学制作的关于“秦岭淮河”一线地理意义的小卡片,有误的是(    )
    A:
    B:
    C:
    D:
    难度: 简单 题型:常考题 来源:秦岭淮河一线的地理意义
  • 4. 下列有关秦岭——淮河一线的地理意义,说法正确的是(    )
    A: 湿润区与半湿润区的分界线
    B: 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通过的地方
    C: 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分界线
    D: 北温带和热带的分界线
    难度: 简单 题型:常考题 来源:秦岭淮河一线的地理意义
  • 5. 读图,完成小题。

    图中西侧山脉和东侧河流构成了我国重要的地理分界线,东侧可能为(    )
    下列数据,有可能为正常年份甲地1月平均气温的是(    )
    难度: 简单 题型:常考题 来源:秦岭淮河一线的地理意义
  • 6. 关于秦岭——淮河的叙述,不正确的一组是(    )
    A: 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界线
    B: 年均温0℃以上和以下的界线
    C: 年平均温降水量800mm以上和800mm以下的界线
    D: 亚热带和暖温带的界线
    难度: 简单 题型:常考题 来源:秦岭淮河一线的地理意义
  • 7. 读“秦岭南北景观图”,回答问题。

    秦岭是走向的山脉。
    秦岭——淮河一线是我国地区和地区的分界线。
    秦岭——淮河一线是我国1月份℃等温线和毫米等降水量线经过的大致位置。
    秦岭——淮河一线是我国带和带(热量带)的分界线,也是我国东部区和区(干湿区)分界线。
    秦岭——淮河一线以北的耕地利用方式是,以南的耕地利用方式是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秦岭淮河一线的地理意义
  • 8. 我国北方地区大体位于以东,高原以南,以北,东临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北京的概况
  • 9. 下列描述中,属于我国北方地区地理环境特征的是(    )
    A: 河湖众多,水网纵横
    B: 气候湿润,降水充沛
    C: 以平原为主,年降水量在400—800毫米
    D: 深居内陆,气候干旱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北京的概况
  • 10. 下列关于北方地区的描述,正确的是(    )
    A: 河网密布,湖泊众多
    B: 地形以平原和高原为主
    C: 农作物一年三熟
    D: 紫色土分布广泛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北京的概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