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章节挑题
教材版本
年级

请展开查看知识点列表

>
<
部编版: 七年级上册
题型
难度
年份
  • 1. 造成下下图中两个不同聚落民居建筑较大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

    A: 聚落所处地形不同
    B: 聚落所处的气候差异
    C: 人们的生活习惯不同
    D: 劳动生产方式差异
    难度: 简单 题型:常考题 来源:2020-2021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社会法治期中模拟试卷(二)(历社部分)
  • 2. 2020年春,习近平主席考察了浙江、陕西、山西三省。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忘忧”解忧,脱贫大计。2020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享有“黄花之乡”盛名的大同市。该市近年来大力发展标准化、规模化种植,带动了1.5万多户贫困户脱贫致富。

    巍巍秦岭,和合南北。秦岭—淮河一线的地理意义是(    )

    ①与800毫米等降水量线大致接近          ②地势第二阶梯与第三阶梯的分界线

    ③我国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分界线          ④我国南方地区与北方地区的分界线

    根据材料,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大同市享有“黄花之乡”美名的原因。
    区域联手,共奔小康。为了帮助山西、陕西省脱贫致富,国家实施哪一发展战略?浙江省可以为山西省的黄花菜产业提供哪些助力?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浙江省绍兴市上虞区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下学期社会法治期末检测试卷(历社部分)
  • 3. 读图分析,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读《浙江省地形图》和《浙江省地形类型构成图》, 描述浙江省的地形特征。
    观察甲、乙两种传统民居,判断哪种属于浙江省的特色传统民居,并从气候的角度概括这一民居特色的形成原因。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第二单元复习
  • 4. 下列有利于聚落形成与发展的因素是(    )

    ①水源充足    ②交通不便

    ③资源丰富    ④地形平坦,土壤肥沃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难度: 简单 题型:常考题 来源:第一单元复习
  • 5. 下面两幅图中民居最大的差异及成因分别是(    )

    A: 房屋结构不同,与当地居民的风俗习惯有一定的关系
    B: 建筑材料不同,与当地的气温变化有一定的关系
    C: 屋顶形状不同,与当地的降水情况有一-定的关系
    D: 建房选址不同,与当地的地质构造有一-定的关系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第一单元复习
  • 6. 下列有关聚落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聚落包括乡村、小城镇和大城市三种类型
    B: 乡村聚落和城市聚落几乎是同时出现的
    C: 三家五户的小村庄不属于聚落的范畴
    D: 一般而言,城市聚落是由乡村聚落发展而成的
    难度: 简单 题型:常考题 来源:第一单元复习
  • 7. 某日,中央电视台《北纬30度·中国行》栏目组来到了“珍珠之乡”——诸暨市山下湖镇。记者看到许多外地商人来到珍珠市场洽谈生意,这体现了不同区域之间的(    )
    A: 人员交流
    B: 经济交流
    C: 文化交流
    D: 信息交流
    难度: 简单 题型:常考题 来源:第一单元复习
  • 8.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暑假期间,小夏与爸爸妈妈一起到云南傣族村寨和古城西安进行了一次家庭研学游,一路上,他们看到了许多不同类型的自然、人文景观。

    请判断图一与图二分别是在哪里见到的景观。
    请你谈谈图一的建筑特点,并分析这样选材与设计的自然原因。
    说说西安古城的主要特色。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第一单元复习
  • 9. 读图,完成题目。

    图甲所示为聚落,图乙所示为 聚落。
    据图丙中信息分析,影响A、B、C三处聚落选址的共同地形因素是  。
    1 A、B、C 三处最可能优先发展为城市的是,理由是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第一单元复习
  • 10. 下列关于乡村聚落和城市聚落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乡村聚落的居民以农业为主要经济活动形式

    ②乡村聚落有农村、牧村、渔村、林场等不同类型

    ③城市聚落的居民主要从事工业、服务业等

    ④城市聚落有住宅、学校、医院、影院,而乡村聚落没有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难度: 简单 题型:常考题 来源:第一单元复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