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章节挑题
教材版本
年级

请展开查看知识点列表

>
<
部编版: 七年级上册
题型
难度
年份
  • 1. 下列对代沟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
    A: 代沟是不同的两代对同一事物的不同理解
    B: 不同的环境造就不同的人,不同的境遇造就不同的思想
    C: 父母是代沟的制造者
    D: 代沟体现在对新事物的认识、对问题的看法及行为方式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人教版2017-2018学年七年级下册历史与社会第七单元第三课生活的故事同步检测
  • 2.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阿萍和奶奶去商场买衣服,阿萍看到一条比较时髦的裤子,想买下来。可奶奶却说:“这是什么裤子,这里一个窟窿,那里一个洞的,这是我看到的所有衣服里最不顺眼的一件。”

    材料中阿萍认为时尚的衣服为什么奶奶瞧着却是最不顺眼的?
    长辈和晚辈之间的差异还表现在生活中的哪些方面?请举例说明。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人教版2017-2018学年七年级下册历史与社会第七单元第三课生活的故事同步检测
  • 3. 阅读材料《关于摇滚音乐的家庭讨论》,回答下列问题。

    有一阵,张晓迷上了摇滚音乐,他对风靡一时的重金属、英式摇滚、流行朋克、电子乐、说唱乐……如数家珍。对乐坛上当红的组合,他一一模仿:一会儿穿着肥大的滑板服,头染黄发,尽情高歌;一会儿又觉得穿着紧身衣一边跳,一边说唱,很“酷”。

    爸爸、妈妈和爷爷、奶奶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决定为此召开一次家庭讨论会。张晓连忙把表弟陈辉拉来助阵。

    爷爷、奶奶首先发话,采取了基本否定的态度,认为那些年轻人穿的是奇装异服,把头发染得像鸡毛掸子一样,难看极了。妈妈也认同这种看法,认为年轻人只对那些时髦的玩意儿感兴趣,对许多经典的文艺作品缺乏了解。

    但是陈辉却完全不同意他们的意见,认为大人们的观念太陈旧,他的同龄人中有很多都喜欢这种风格,觉得他们特别前卫、有个性。张晓也认为他们的穿着很“酷”,体现出一种青春的活力,动感极强,自己很喜欢。

    材料中爷爷、奶奶、妈妈的态度是怎样的?他们的理由是什么?
    材料中张晓和陈辉的态度是怎样的?他们的理由又是什么?
    请结合材料推测一下,爸爸的态度是怎样的?他的理由又是什么?
    对于材料中的争论,你的态度是怎样的?
    为什么不同时代的人对事物的看法会有差别呢?请谈谈你的理解。
    我们应该怎样对待流行事物呢?请说说你的看法。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人教版2017-2018学年七年级下册历史与社会第七单元第三课生活的故事同步检测
  • 4. 小明的爸爸贷款买车,反映的消费方式是(    )
    A: 节约自己的钱
    B: 量入为出
    C: 提前享受生活
    D: 有多少钱就买多少东西
    难度: 简单 题型:常考题 来源:人教版2017-2018学年七年级下册历史与社会第七单元第三课生活的故事同步练习
  • 5. 请分别列举出20世纪60年代至70年代、20世纪80年代和21世纪的今天人们心目中的“三大件”。
    难度: 简单 题型:常考题 来源:人教版2017-2018学年七年级下册历史与社会第七单元第三课生活的故事同步练习
  • 6. “有多少钱就买多少东西”,属于什么原则(    )
    A: 量入为出
    B: 节俭
    C: 实际需求
    D: 超前消费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人教版2017-2018学年七年级下册历史与社会第七单元第三课生活的故事同步练习
  • 7. 下列关于消费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现在的消费,我们仍然提倡“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
    B: 合理消费,就是在看到商品大幅度降价时再行购买
    C: 消费方式是个人选择,无孰优孰劣,但须顺应时代,与收入相适应
    D: “寅吃卯粮”,利用贷款方式提前享受生活的消费方式不可取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人教版2017-2018学年七年级下册历史与社会第七单元第三课生活的故事同步练习
  • 8. 生活的时代印记,会使不同时代的人们产生代际差异。这种代际差异有时会导致代际隔阂,也就是所谓的(    )
    A: 代沟
    B: 隔膜
    C: 疏离
    D: 距离
    难度: 简单 题型:常考题 来源:人教版2017-2018学年七年级下册历史与社会第七单元第三课生活的故事同步检测
  • 9.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有关消息称,中国横店集团将筹资200亿元在横店再造举世闻名的“万园之园”。重建圆明新园的总指挥徐文荣说:“北京的圆明园遗址仍然记录着1860年的屈辱史,而横店圆明园的任务是重现1860年以前的艺术辉煌。”

    材料二:同济大学国家历史名城研究中心主任阮仪三教授说:“在英法联军的大火中,圆明园已经死了,因此不管在哪里重建,价值都不大。”

    材料一中“1860年的屈辱史”是指什么?
    材料一中圆明园“1860年以前的艺术辉煌”指的是什么?
    如今残破的圆明园遗址给了我们什么启示?
    你是否赞成重建圆明园?为什么?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人教版2017-2018学年七年级下册历史与社会第七单元第三课生活的故事同步检测
  • 10. 走向富足的文明生活,永远伴随着________的追求。(    )
    A: 规则演变
    B: 物质生活
    C: 精神世界
    D: 传媒行程
    难度: 简单 题型:常考题 来源:人教版2017-2018学年七年级下册历史与社会第七单元第三课生活的故事同步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