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章节挑题
教材版本
年级

请展开查看知识点列表

>
<
部编版: 七年级上册
题型
难度
年份
  • 1. 现陈列于中国国家博物馆的“北京人头部复原像”是中国古人类学家吴汝康、王存义于1959年合作研究塑造的,他们研究塑造该复原像主要依据(   )
    A: 遗址中的打制石器
    B: 遗址中的烧骨
    C: 北京人头盖骨化石
    D: 北京人生活想象图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2020历社七下文明探源
  • 2. 在下列图片中,反映出我国黄河流域半坡聚落原始居民文化特征的是(   )

     

    A: ①②
    B: ②④
    C: ②③
    D: ①④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2020历社七下文明探源
  • 3. 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Ⅱ·时节》有一组唯美的镜头:禾苗在春雨中茁壮成长,夏日里稻花香四溢,秋收时饱满的稻穗“笑”弯了腰。此情此景,最早可能出现在下列哪一早期人类的劳作中(   )
    A: 半坡人
    B: 山顶洞人
    C: 河姆渡人
    D: 北京人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2020历社七下文明探源
  • 4. 恩格斯说:“蒙昧时代是以采集现成的天然产物为主的时期,人类的创造品主要是用作这种采集的辅助工具。”以下各项符合恩格斯对“蒙昧时代”定义的是(   )
    A: 北京人
    B: 河姆渡文化
    C: 半坡文化
    D: 大汶口文化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2020历社七下文明探源
  • 5. 与自然的和谐统一是人类发展的追求之一。根据提示,完成下列探究学习。材料:

    图1、图2是我国原始居民适应自然征服自然的结果。居住在图1和图2房屋的原始居民分别叫什么?
    从图3、图4两幅图中,你可以得出什么历史信息?
    远古时期,人类为了生存而改造自然的成功事例有哪些?
    有和谐就有不和谐。试举出现实中人与自然不和谐发展的两个事例。
    反思古人的做法与主张,在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问题上,作为一名当代中学生应该怎么做?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历史与社会七年级下册第八单元《文明探源》单元测试题
  • 6. 某校七年级学生举办了关于中国古代农业发展的探究活动,请你结合这次活动进行问题探究。

    材料一:距今约六七千年前,居住在长江流域和黄河流域的原始居民,已经普遍使用磨制石器。那时候人们已经懂得种植水稻、粟和蔬菜,饲养家畜和家禽,有稳定的食物来源,人们再也不必像过去那样四处奔波,开始了定居或半定居生活。

    材料二:黄河流域一带的原始居民的房屋,多数带有伸出室外的斜坡或台阶的窄长门斗,室内中央均设有火塘, 可用于炊煮和取暖。

    材料三:长江流域的原始居民(他们)已经创造了一种木构房屋。木桩插入地下,上面用木板等拼接成屋,这种住宅十分别致,基础全系桩木构筑。铺设地板,地板上立柱、架梁、敷椽、盖顶……这是中国最早的木结 构建筑。

    材料四:

    材料五:某著名作家曾经在其作品中有这样一段描述:“就在秦始皇下令修建长城的数十年前,四川……平原上已经完成里了不起的工程……而它至今还在为无数民众输送涓涓清流。”

    根据材料一回答,当时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分别生活着哪一原始居民?材料一中水稻和粟分别是由我国哪一原始居民种植的?
    从材料二及所学可知,黄河流域原始居民的住房是什么样式的?从材料三及所学可知,长江流域原始居民的住房是什么样式的?
    由材料可知,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居民所居住的房屋结构明显不同,主要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结合材料一,说一说原始农业兴起和发展的重要标志有哪些?
    材料四中的农具出现在什么时期?它的使用有什么作用?
    材料五中这个“了不起的工程”指的是什么?它有何功能?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历史与社会七年级下册第八单元《文明探源》单元测试题
  • 7. 粟脱壳后的粮食因其粒小,故称小米,而小米粥是人们常吃的食品。下列古人类中最早有可能享受到这种食物的是(    )。
    A: 北京人
    B: 山顶洞人
    C: 半坡居民
    D: 河姆渡居民
    难度: 简单 题型:常考题 来源:历史与社会七年级下册第八单元《文明探源》单元测试题
  • 8. 阅读下图,回答问题。

    材料图片是我国原始农耕生活时代的两处原始居民所居住的房屋,图A是什么式房屋,图B是什么式房屋?
    说说他们分别是什么原始居民居住的?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历史与社会七年级下册第八单元《文明探源》单元测试题
  • 9. 下列关于北京人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北京人生活在距今(2019年)70万至20万年前
    B: 北京人用石块、兽骨和鹿角等制作各类工具
    C: 北京人已经学会使用火,还会长时间保存火种
    D: 北京人从事原始畜牧业,饲养猪、牛、狗等家畜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历史与社会七年级下册第八单元《文明探源》单元测试题
  • 10. 化石是研究人类起源的主要证据。如图是根据化石复原的原始人头像。这种原始人生活的时代是(    )。

    A: 约300万年前
    B: 约170万年前
    C: 约70万年至20万年前
    D: 约3万年前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历史与社会七年级下册第八单元《文明探源》单元测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