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章节挑题
教材版本
年级

请展开查看知识点列表

>
<
部编版: 七年级上册
题型
难度
年份
  • 1. “以人民为中心”是中国共产党人始终坚持的理念。下列主张与其相近的是(   )
    A: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B: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C: 罚莫如重而必,使民畏之
    D: 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浙江省温州市瑞安市2021-2022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社会法治12月双减作业反馈检测试卷(历社部分)
  • 2. 回望农耕文明,厚植“三农”情怀。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春秋战国

    汉代

    魏晋南北朝

    唐代

    宋代

    中国进入铁器时代,开始出现铁农具,并已使用①

    铁农具数量大大增加,出现了曲柄锄、大镰、耧车等新式农具

    南方相对北方较为稳定,经济得到迅速发展。太湖、鄱阳湖和洞庭湖流域,是当时的重要粮仓

    改进耕作技术,出现了②和筒车,粮食产量持续增加

    江南地区处于长期相对和平的环境,农业发展很快,③跃居粮食产量的首位

    材料二:中国古代封建政府确实减轻农民纳税应役 负担的第一个黄金时期,是西汉初年的“文景之治”时期……第二个黄金时期是唐太宗统治的贞观年间(公元627- -649 年)。

    ——摘编自陈明光《中国古代的纳税与应役》

    请将材料一表格中的①②③处填写完整。
    请结合所学知识,列举能印证材料二说法的相关史实。
    根据上述材料,概括促进中国古代农业发展的因素。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高效作业】中考历史与社会高效作业19第二课时
  • 3. 在世界文明坐标中确立中国符号,融入中国元素,是增强民族自信、提升国家“软实力”的重要途径。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北辰:北极星),居其所而众星共(共:同“拱”,围绕)之。子为政焉用杀?子欲善而民善矣。

    ——《论语·为政》

    材料二:见下图

    材料三:《天工开物》封面和插图

    材料四:要认真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精华和道德精髓……入挖掘和阐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时代价值,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三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

    材料一是哪位思想家的言论?他是哪一学 派的创始人?
    中国书画艺术可谓源远流长,翰墨飘香,请据右图写出“书圣”王羲之的作品名称。
    材料三中提及的《天工开物》被译成日文、法文、德文、英文等多种文字,被誉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请写出《天工开物》的作者。
    请根据材料四和自己的理解说说习近平总书记号召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目的是什么。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高效作业】中考历史与社会高效作业21第二课时
  • 4. 中西人文精神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时至今日,在各自的文明发展中仍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在春秋战国时期,中国的“人文”主义思潮主要指的是儒家思想的两位代表人物的核心思想。其一是孔子的“仁”的思想,其二是孟子的“民本”思想。不管是孔子的“仁”,还是孟子的“民本”,都体现了关注人,重视人的作用。在这个时期强调个人道德的重要性,而不是再次强调神的重要性,认为人有了道德才配天命,而“德”却是用来“保民”和“爱民”。其他如道家、墨家等,都有强烈的人文关怀。

    ——摘自《百家争鸣与文艺复兴的历史比较》

    材料二:在西方,文艺复兴时期的新启蒙思潮首倡人文主义,也从此奠定了西方人文主义的基本传统。从词源说,Humanism(人文主义、人本主义或人道主义)源于拉丁语Humanitas(人文的),其基本精神在于强调尊重人,以人为中心,一切为了人的利益。它的批判矛头直接指向封建意识形态.等级制度和宗教神学。

    ——摘自《中西人文主义精神比较》

    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分析春秋战国时期儒家和墨家是如何体现人文关怀的。
    文艺复兴的先驱是谁?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你如何理解文艺复兴并非简单的“复兴”?
    材料一和材料二反映了中西人文主义思想的基本精神是什么?有什么现实意义?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高效作业】中考历史与社会高效作业22
  • 5. 公元前4世纪,亚历山大帝国虽然县花一现,但它促进了东西文化的交流和融汇。这一时期中华文明的发展正处于(    )
    A: 西周时期
    B: 春秋战国时期
    C: 秦汉时期
    D: 两晋南北朝时期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高效作业】中考历史与社会高效作业17
  • 6. 下面是西周分封的部分情况示意图。叔虞、康叔受封,因为他们的身份是(    )

    A: 宗亲
    B: 殷商贵族后代
    C: 功臣
    D: 周王母系亲戚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高效作业】中考历史与社会高效作业17
  • 7. 春秋战国时期,儒家学者极力宜扬得众、爱众和济众思想,如孔子认为“仁者爱人”“宽则得众”,孟子主张“民贵君轻”“与众乐乐”。由此可知,春秋战国时期儒学(    )
    A: 适应了封建统治需要
    B: 以批判法家刑罚为宗旨
    C: 有利于缓和社会矛盾
    D: 顺应了时代发展的要求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高效作业】中考历史与社会高效作业17
  • 8. “夏传子,家天下。四百载,迁夏社。”这是《三字经》对夏朝的描述。“夏传子,家天下”表明夏朝创制的制度是(    )
    A: 奴隶制
    B: 分封制
    C: 世袭制
    D: 禅让制
    难度: 简单 题型:常考题 来源:【高效作业】中考历史与社会高效作业17
  • 9.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历史地图册》

    材料二:尽管这一时期社会动荡,兼并战争不断,给人民生活带来深重的灾难,但也促进了中原各地区……与周边族群的交流与融合,为秦汉统一的多民族中央集权封建国家的建立奠定了基础。……诸子心系天下,百家新说迭出,汇聚成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源头活水。

    ——《简明中国历史读本》

    材料一中图一王朝的建立者是谁?该王朝开创的哪一制 度,为以后历代王朝所承袭?
    从图一到图二,早期国家的地域发生了什么变化?为巩固疆土,图二王朝建立了什么制度?结合所学知识,列举一例商周时期典型的文明成果。
    材料二中“这一时期”是指哪一时期?根据材料,归纳“兼并战争”的影响。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指出“源头活水”的来源。
    综上所述,概括夏商周时期在中华文明发展进程中的地位。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高效作业】中考历史与社会高效作业17
  • 10. 对下图所示秦国有关信息,理解正确的是(    )

    A: 商鞅变法成效显著
    B: 分封制基本瓦解
    C: 诸侯混战破坏经济
    D: 改革图强成为风潮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高效作业】中考历史与社会高效作业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