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展开查看知识点列表
材料一:
春秋战国
汉代
魏晋南北朝
唐代
宋代
中国进入铁器时代,开始出现铁农具,并已使用①
铁农具数量大大增加,出现了曲柄锄、大镰、耧车等新式农具
南方相对北方较为稳定,经济得到迅速发展。太湖、鄱阳湖和洞庭湖流域,是当时的重要粮仓
改进耕作技术,出现了②和筒车,粮食产量持续增加
江南地区处于长期相对和平的环境,农业发展很快,③跃居粮食产量的首位
材料二:中国古代封建政府确实减轻农民纳税应役 负担的第一个黄金时期,是西汉初年的“文景之治”时期……第二个黄金时期是唐太宗统治的贞观年间(公元627- -649 年)。
——摘编自陈明光《中国古代的纳税与应役》
材料一: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北辰:北极星),居其所而众星共(共:同“拱”,围绕)之。子为政焉用杀?子欲善而民善矣。
——《论语·为政》
材料二:见下图
材料三:《天工开物》封面和插图
材料四:要认真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精华和道德精髓……入挖掘和阐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时代价值,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三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
材料一:在春秋战国时期,中国的“人文”主义思潮主要指的是儒家思想的两位代表人物的核心思想。其一是孔子的“仁”的思想,其二是孟子的“民本”思想。不管是孔子的“仁”,还是孟子的“民本”,都体现了关注人,重视人的作用。在这个时期强调个人道德的重要性,而不是再次强调神的重要性,认为人有了道德才配天命,而“德”却是用来“保民”和“爱民”。其他如道家、墨家等,都有强烈的人文关怀。
——摘自《百家争鸣与文艺复兴的历史比较》
材料二:在西方,文艺复兴时期的新启蒙思潮首倡人文主义,也从此奠定了西方人文主义的基本传统。从词源说,Humanism(人文主义、人本主义或人道主义)源于拉丁语Humanitas(人文的),其基本精神在于强调尊重人,以人为中心,一切为了人的利益。它的批判矛头直接指向封建意识形态.等级制度和宗教神学。
——摘自《中西人文主义精神比较》
——《中国历史地图册》
材料二:尽管这一时期社会动荡,兼并战争不断,给人民生活带来深重的灾难,但也促进了中原各地区……与周边族群的交流与融合,为秦汉统一的多民族中央集权封建国家的建立奠定了基础。……诸子心系天下,百家新说迭出,汇聚成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源头活水。
——《简明中国历史读本》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