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章节挑题
教材版本
年级

请展开查看知识点列表

>
<
部编版: 七年级上册
题型
难度
年份
  • 1. “霸主制度为中国维持了相当程度的秩序,避免了无中心的混乱。争霸的结果,一方面国家形态由西周瓦解后出现的不完整的功能和结构,转变为完整的主权国家;另一方面国家形态摆脱了血缘组织的残余,转变为领土国家。”由材料可以直接得到的信息是 (    )
    A: 霸主制度有利于主权国家和领土国家的形成
    B: 对待春秋争霸需要辩证地加以看待
    C: 西周时期周王室衰微,诸侯间争霸兼并不休
    D: 春秋的霸主实际上已经取代了周天子的地位
    难度: 困难 题型:模拟题 来源:浙江省嘉兴市2020-2021学年八年级上学期历史与社会﹒道德与法治期末模拟考试试卷(二)(历社部分)
  • 2.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的改革开放成就世界瞩目,实践证明唯有改革才能推动生产力的迅猛发展。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观察下列春秋战国时期的两幅图

    材料二:……合力本(农桑)业,耕织致粟帛多者复其身(免除徭役)。

    ——《史记·商君列传》

    孝公用商鞅之法,移风易俗,民以殷实,国以富强,百姓乐用,诸侯亲服,获楚、魏之师,举地千里,至今治强。

    ——《史记·李斯列传》

    材料三:黄河流域的各族人民长期生活在一起,……在生产技术和生活习俗上相互影响,民族融合已经成为趋势。……迁都以前,孝文帝就进行了政治、经济改革;迁都以后,进一步实行改革……这些措施促进了……传统的汉文化得到更大发展。

    ——摘自人教版七上历史教材

    请回答:

    据材料一回答代表当时我国古代生产力发展水平的两项重要技术分别是什么?
    据材料二回答:为顺应生产力发展, “ 商君 ” 采取了哪一经济措施?《史记 · 李斯列传》中又是如何评价商鞅变法的?
    根据材料三 以及所学知识概括北魏孝文帝改革措施 ,指出北魏孝文帝改革的积极作用。
    综合以上两大改革,你认为改革成功的最关键因素是什么?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浙江省苍南县马站镇一中2020-2021学年八年级上学期历史与社会第二次月考试卷
  • 3. 先泰时期在思想文化方面的创新,为中华文明的长期延续打下了坚实的基础。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春秋战国时期,鲁国尚儒学,是儒学的发展基地;齐国学术较为庞杂,阴阳五行学、道家之学、儒学都相当发达;楚国道学与诗赋最具特色;三晋以法家与游说之士为盛,秦国主要接受三晋学术。

    -摘编自邹逸麟《中国历史地理概述》

    材料二:王如施仁政于民,省刑罚,薄税敛....可使(民众)制梃以挞秦楚之坚甲利兵....故曰: “仁者无敌。

    ——摘自《孟子》

    材料三:夫严刑者, 民之所畏也;重罚者,民之所恶也。...吾以是明仁义爱惠之不足,而严刑重罚之可以治国也。

    ——摘自《韩非子》

    材料四:春秋战国时 期各学派之间相互论争,彼此间批判和借鉴,使思想领域方面呈现出大放异彩的局面,也为社会的变革提供了理论基....儒家思想孕育了我国传统文化中的政治理想和道德准则;道家学说构成了 2000 多年传统思想的哲学基础;法家思想中的变革精神,成为历代进步思想家、政治家改革图治的理论武器。

    ——摘编自岳麓版教材《历史》必修 II

    材料一反映出春秋战国时期中国文化发展怎样的历史局面?
    根据材料二和材料三,指出孟子与韩非子在治国主张方面的不同之处。
    根据材料四,概括春秋战国时期各学派相互论争的重要意义。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浙江省苍南县马站镇一中2020-2021学年八年级上学期历史与社会第二次月考试卷
  • 4. 春秋战国时期的土地利用率和农作物产量显著提高,主要是因为(   )
    A: 农业重视使用肥料
    B: 青铜器在农业中的广泛使用
    C: 水利工程的兴修
    D: 铁农具和牛耕的出现和使用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浙江省苍南县2020-2021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社会(人文地理)·历史·法治第二次月考试卷(历社部分)
  • 5. 他反对空谈仁义,强调依法治国,树立君主的权威,建立中央集权专制统治。他指的是(   )
    A: 老子
    B: 孔子
    C: 韩非子
    D: 墨子
    难度: 简单 题型:常考题 来源:浙江省苍南县2020-2021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社会(人文地理)·历史·法治第二次月考试卷(历社部分)
  • 6. 读材料,问答下列题

    孔子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象征,获得世界人民的敬重。诺贝尔奖获得者汉内斯•阿尔文宣称:“如果人类要在 21 世纪生存下去,就必须回到 2500 多年前,去汲取孔子的智慧。”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时期 鲁国人。儒家学派的创始人,提出“以德治国”的政治主张。孔子的思想以“仁”和“礼” 为核心。

    材料二:秦始皇下令除朝廷外民间只许收藏秦史、医药、占卜、种树的书,其他的书籍一律销毁。秦始皇还把指责他的儒生和方士活埋。

    —一岳麓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

    材料三:汉武帝采纳董仲舒的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重视教育,在中央兴办太学,在地方兴办国

    学。

    —一川教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

    材料四:现代国家固然需要强调依法治国,但也要强调以德治国,法治与德治必须结合。法可厚德,德可固法……只有大力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坚持德治和法治统一,自律和他律并重,社会才能稳定有序。

    ——《中国传统德治思想的现代选择》

    根据材料一,说一说孔子的思想主张是什么?
    材料二反映了的历史事件产生了怎样的消极影响?
    材料二和材料三反映出秦始皇和汉武帝对待儒家思想的不同态度,但其目的相同,他们的目的是什么?
    根据材料四,指出现代化国家的治国方略是什么?我们应该怎样对待中国传统思想文化?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浙江省苍南县2020-2021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社会(人文地理)·历史·法治第二次月考试卷(历社部分)
  • 7. 李克强总理说:“要鼓励企业开展个性化定制、柔性化生产,培养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 “工匠精神”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华之一。正是古代工匠的追求极致、追求品质的精神,造就了如图两件绝世青铜精品。它们铸造于(   )

    A: 夏朝
    B: 商朝
    C: 周朝
    D: 秦朝
    难度: 简单 题型:常考题 来源:浙江省苍南县2020-2021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社会(人文地理)·历史·法治第二次月考试卷(历社部分)
  • 8. 周公曰:“惟殷先人,有典有册”。殷人的典册主要指的是(   )
    A:
    B:
    C:
    D: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浙江省苍南县2020-2021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社会(人文地理)·历史·法治第二次月考试卷(历社部分)
  • 9. “东流不尽秦时水,润泽天府两千年”,这幅对联赞美的是我国古代哪一项著名工程(   )
    A: 都江堰
    B: 长城
    C: 大运河
    D: 赵州桥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浙江省苍南县2020-2021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社会(人文地理)·历史·法治第二次月考试卷(历社部分)
  • 10. 儒家思想是我国古代传统文化的基石。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儒家思想形成、发展演变过程:

    材料二:余谓秦皇焚诗书,系禁私学,专任吏治;汉武帝黜百家,亦禁私学,杂行霸与王道,两者虽有激烈和平之异,但目的皆为思想统一、帝王集权。为功为罪,互相伯仲。世人不察,每誉汉而毁秦,谬矣。(释:人们没有看清事实真相,都赞誉汉武帝而唾骂秦始皇,这是错误的)——黄现璠(中国现代历史学家)

    根据材料一,写出A、B、C对应的内容。
    结合材料二,概述黄现璠先生的主要史学观点。
    结合史实分析黄现璠先生说“世人誉汉而毁秦,谬矣”的原因。
    以儒家思想为代表的传统文化对中国历史发展发挥过积极作用。在建设文化强国的今天,我们该如何对待这些传统文化?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浙江省绍兴市柯桥区2020-2021学年八年级上学期历史与社会期中联考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