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章节挑题
教材版本
年级

请展开查看知识点列表

>
<
部编版: 七年级上册
题型
难度
年份
  • 1. 《礼记·礼运》中记述了这样一段文字:“大道之行也, 天下为公,选贤与能,……是谓大同。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是谓小康。”材料中的“天下为家”指的是(    )
    A: 禅让制
    B: 世袭制
    C: 察举制
    D: 郡县制
    难度: 简单 题型:常考题 来源:浙江省杭州市江干区2020-2021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社会期末统考试卷(历社部分)
  • 2. 下面一组图片反映的是不同时期的遗址发掘出土文物。其中,能见证我国目前所知有文字可考的历史是从商朝开始的文物图片是(    )
    A:
    B:
    C:
    D: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浙江省杭州市江干区2020-2021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社会期末统考试卷(历社部分)
  • 3. 从“礼乐征伐自天子出”到“礼乐征伐自诸侯出”,反映了春秋时期最显著的政治特点是(    )
    A: 分封诸侯众多,离心离德
    B: 周王室中兴,王权加强
    C: 霸主尊王攘夷,辅助弱小
    D: 周王室衰微,诸侯争霸
    难度: 简单 题型:常考题 来源:浙江省嘉兴市2020-2021学年八年级上学期历史与社会﹒道德与法治期末模拟考试试卷(四)(历社部分)
  • 4. 古今中外有无数次改革,改革是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改革是振兴国家的重要手段。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人物篇】

    材料一:卫鞅曰:“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故汤武不循古而王,夏殷不易礼而亡。反古者不可非,而循礼者不足多。”孝公曰:“善。”以卫鞅为左庶长,卒定变法之令。

    ——《史记•商君列传》

    材料二:那些游历“天朝”的日本人,作为热情的皈依者,回国后所起的作用更为重大,他们对变革的推动,最终导致日本社会的一次重要改革,这场变革试图以中国唐朝为模式,将日本改变成中央集权制的国家。

    ——选自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工具篇】

    材料三:我国春秋时期与唐朝的相关图片

    图1 春秋时期的铁锄(出土于湖南长沙)图2                   图3

    【措施篇】

    材料四:(太宗)谓侍臣曰:“国以民为本,人以食为命,若禾黍不登,则兆庶非国家所有……今省徭赋,不夺其时,使比屋之人,恣其耕稼,此则富矣。”

    ——《贞观政要》卷八

    材料五:646年,孝德天皇颁诏书。诏书规定:废除贵族世袭制,实行“班田收授法”,以才选官……国家每6年按人口班给口分田一次。受田人承担租税,一如唐朝的租庸调制。

    材料一、二分别反映的是历史上哪两次著名改革?
    写出材料三中图2、3的生产工具的名称。结合材料三、四和所学知识,说说唐朝社会经济发展的原因。
    综合上述材料,概括指出促进国家生产发展的主要因素。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浙江省嘉兴市2020-2021学年八年级上学期历史与社会﹒道德与法治期末模拟考试试卷(四)(历社部分)
  • 5. 春秋战国时期,各家学派互相诘难、批驳,某一学派代表人物在批评另一学派时曾提出“治理国家要顺应自然,无为而治”,下列主张与提出者属于同一学派的是(    )
    A: 兼爱、非攻
    B: 柔能克刚
    C: 制天命而用之
    D: 以法治国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浙江省绍兴市柯桥区2020-2021学年七年级上学期历史与社会(人文地理)·历史12月独立作业试卷
  • 6. 王宁同学正在写一篇有关西周时期的小论文,其中在文章中会出现的内容是(    )

    ①分封制      ②宗法制     ③禅让制   ④世袭制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③④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浙江省绍兴市柯桥区2020-2021学年七年级上学期历史与社会(人文地理)·历史12月独立作业试卷
  • 7. 物久则废,器久则怀,法久则弊,改革创新历来是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精神财富。请阅读材料,探究下列问题

    材料一: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史记》

    材料二:及秦孝公用商君,坏井田,开阡陌,急耕战之赏......倾邻国而雄诸侯......至于始皇,遂并天下。——《汉书·食货志》

    材料一和材料二分别反映了什么时期的改革?
    材料一中反映了我国古代史上一次改革,回答这次改革有何历史影响?
    材料二中涉及到的是历史上哪次改革?从材料中分析最能体现这次改革性质的内容是哪一项?
    根据材料一和二概括两则史料,指出这两次改革的相同之处。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浙江省绍兴市柯桥区2020-2021学年七年级上学期历史与社会(人文地理)·历史12月独立作业试卷
  • 8. 学了“百家争鸣”知识后,同学们在一起讨论本班任课老师的管理风格。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                                                                                                                          

    ①语文赵老师善于因材施教,以德治班,熟谙儒家真谛

    ②数学钱老师深入了解学生,知己知彼,颇有道家风范

    ③科学孙老师讲究顺其自然,无为而治,典型墨家做法

    ④社会李老师严格执行班规,照章办事,深受法家影响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浙江省台州市椒江区2020-2021学年八年级上学期历史与社会第三次统测试卷
  • 9. “秦以为周制微弱,终为诸侯所丧,故不立尺土之封。”其中“周制”指 (     )
    A: 禅让制
    B: 分封制
    C: 郡县制
    D: 行省制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浙江省台州市椒江区2020-2021学年八年级上学期历史与社会第三次统测试卷
  • 10.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秦孝公用商君,坏井田,开阡陌,急耕战之赏。虽非古道,犹以务本之故,倾邻国而雄诸侯。——《汉书》

    材料二:大化二年,孝德天皇发布《田令》,规定“废除贵族对土地和部民私有,改土地、部民为国有。国家计口授田,对六岁以上公民,每六年按人口班给口分田一次,男子每人二段(约相当于35亩),女子为其2/3,奴婢受田相当于自由民的1/3。所班田地不得买卖,死后归还政府”。                                                       ——日本《田令》

    材料三:(魏主下诏)……不得以北俗之语言与朝廷,若有违者,免所居官。

    ——引自《魏书》

    材料一反映了哪一历史事件?运用所学知识简述商君是如何“急耕战之赏”的。
    材料二中的措施对日本的经济产生了什么影响?并请列举说明日本在教育上也学习中国的史实。
    材料三中“魏主”实行了什么改革措施?他下令改革的目的是什么?
    历朝历代在政治制度上也不断创新,请列举我国在秦、隋和元朝时创立的新制度各一项。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浙江省台州市椒江区2020-2021学年八年级上学期历史与社会第三次统测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