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章节挑题
教材版本
年级

请展开查看知识点列表

>
<
部编版: 七年级上册
题型
难度
年份
  • 1. 观察下面有关甲骨文的图示,从中可以提取到的信息是(    )

    A: 记录中华文明的起源               
    B: 了解商周时期的历史
    C: 具备汉字的构成方法,是比较成熟的文字                
    D: 是世界上年代最早、体系较为完整的文字
    难度: 简单 题型:常考题 来源:浙江省嘉兴市2020-2021学年七年级上学期历史与社会﹒道德与法治期末模拟考试试卷(四)(历社部分)
  • 2. 秦国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国家,主要原因是(    )
    A: 自然条件优越
    B: 实行商鞅变法
    C: 牛耕得到推
    D: 重视水利工程的建设
    难度: 简单 题型:常考题 来源:浙江省嘉兴市2020-2021学年七年级上学期历史与社会﹒道德与法治期末模拟考试试卷(四)(历社部分)
  • 3. 揭示历史的因果联系是历史学习的重要方法。下列因果搭配正确的是(    )

    ①铁器、牛耕的使用——引发了巨大社会变革

    ②北魏孝文帝改革——加快了经济南移的步伐

    ③汉朝设西域都护——成为今西藏地区正式归属中央统辖的开始

    ④蔡伦发明的造纸术术——为文化传播的创造条件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④
    D: ②③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浙江省嘉兴市2020-2021学年七年级上学期历史与社会﹒道德与法治期末模拟考试试卷(四)(历社部分)
  • 4.   在农耕文明时代,农业是天下的根本。 阅读材料,回到问题。

    材料一:

    朝代

    粮食亩产(斤)

    人均粮食占有量(斤)

    全国耕地面积(亿亩)

    粮食作物播种面积所占比重

    春秋战国

    91(全国)

    614.8

    2.3

    94%

    秦汉

    117(全国)

    1048.35

    5.72

    94%

    魏晋

    南北朝

    122(北方粟麦)

    215(南方稻谷)

    1167.7

    3.85

    90%

      ——卜风贤《传统农业时代的灾荒风险和粮食安全》(有修改)

    材料二:

    材料三:

    依据材料一,概括从春秋战国到南北朝时期中国农业的发展趋势。
    材料二中的农业工具和技术是如何推动农业发展的?
    指出材料三中图示农具模型的名称,并依据材料二、三,分析导致材料一中中国农业发展趋势的原因。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浙江省嘉兴市2020-2021学年七年级上学期历史与社会﹒道德与法治期末模拟考试试卷(六)(历社部分)
  • 5. 习近平总书记一直提倡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的社会风尚,多次强调制止餐饮浪费的行为。下列人物中提倡节俭、批判贵族奢侈浪费的是(   )
    A: 孟子
    B: 墨子
    C: 庄子
    D: 韩非子
    难度: 简单 题型:常考题 来源:2020-2021学年七年级上学期历史与社会期末模拟试卷三(2021.1)
  • 6. 关注历史教材的课目标题,可以准确把握历史的阶段特征。如图教材目录横线处应填(   )

    A: 中国境内早期人类与文明的起源
    B: 早期国家与社会变革
    C: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
    D: 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
    难度: 简单 题型:常考题 来源:2020-2021学年七年级上学期历史与社会期末模拟试卷三(2021.1)
  • 7. “明君兴国,昏君误国。”下列有关夏、商、周君王的叙述对应正确的是(   )        
    A: 周文王——涿鹿之战,灭商建周
    B: 商纣——任用贤臣,建立商朝
    C: 夏桀——荒淫无度,暴政亡夏
    D: 周幽王——专断横行,国人暴动
    难度: 简单 题型:常考题 来源:2020-2021学年七年级上学期历史与社会期末模拟试卷三(2021.1)
  • 8. 读材料,回答问题。

    “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北宋司马光主编的《资治通鉴》是中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其中的历史记载,成为国家盛衰、民族发展的重要见证。

    【材料一】

    俘力本业,耕织致粟帛多者,复其身。……宗室非有军功论,不得为属籍。明尊卑爵秩等级,各以差次名田宅、臣妾、衣服。有功者显荣,无功者虽富无所芬华。

    ——摘编自《资治通鉴·周纪》

    【材料二】

    孝文皇帝即位二十三年,宫室、苑囿、车骑、服御,无所增益;有不便,辄驰以利民。尝欲作露台,召匠计之,直百金。上曰:“百金,中人十家之产也。吾奉先帝宫室,常恐羞之,何以台为!”

    次年四月,(孝景皇帝)大赦天下,五月,复收民田半租,三十而税一。

    ——摘编自《资治通鉴·汉纪》

    【材料三】

    时并州饥馑,数为胡寇所掠,郡县莫能自保。州将……使民万馀人,悉就谷冀州,号为“乞活”,所馀之户不满二万,寇贼纵横,道路断塞。……至晋阳,府寺焚毁,邑野萧条……

    ——摘编自《资治通鉴·晋纪》

    概括【材料一】所表达的主要内容并指出相对应的历史事件。
    【材料二】中的记载体现了哪一思想流派的治国理念?指出上述举措的影响。
    【材料三】中描绘了西晋初年哪些场景?结合所学指出导致这些历史现象的原因。
    综合上述材料,提炼其中蕴含的历史启示。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浙江省温州市2020-2021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社会法治期末测试试卷(历社部分)
  • 9. 韩非子认为,“是故诸侯之博大,天子之害也;群臣之太富,君主之败也。……万物莫如身之至贵也,位之至尊也,主威之重,主势之隆也”。提出这一观点的历史背景是(   )
    A: 铁制农具和牛耕的使用,促进农业发展
    B: 中原与周边的少数民族出现大规模交融
    C: 王室衰微,诸侯国各自为政,竞相称霸
    D: 儒家学派“仁”的思想已被诸侯们采纳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浙江省温州市2020-2021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社会法治期末测试试卷(历社部分)
  • 10. 《三字经》中有言,“夏传子,家天下”,这一变化所带来的直接后果是(   )
    A: 开创了王位世袭制
    B: 周武王建立周朝
    C: 战国后期纷争不断
    D: 炎、黄部落联合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浙江省温州市2020-2021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社会法治期末测试试卷(历社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