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章节挑题
教材版本
年级

请展开查看知识点列表

>
<
部编版: 七年级上册
题型
难度
年份
  • 1. “比较”是历史学习和研究的重要方法。把日本大化改新与商鞅变法相比较,他们的共同之处在于(   )

    ①都是自上而下的封建改革    ②都废除了土地国有制度

    ③都为国家统一奠定了基础    ④都促进了农业生产发展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2020-2021学年八年级上学期历史与社会道德与法治月考试卷(2021.1)(历社部分)
  • 2. 有一位圣贤,出生于春秋时期。500年后他成为了“中国人”,又过了500年成为了“东亚人”,现在正逐步成为“世界人”。这位圣贤(       )

     ①是道家学派创始人,对后世影响深远    ②要求统治者体贴民情、爱惜民力

     ③不仅是古代大思想家,也是大教育家    ④认为做人要顺其自然,返璞归真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2020-2021学年八年级上学期历史与社会道德与法治月考试卷(2021.1)(历社部分)
  • 3. 下列四个场景中,与历史事实相符的是(    )
    A: 战国时期最先称霸的是楚庄王
    B: 秦朝的李冰主持修建了都江堰
    C: 外戚宦官交替专权使东汉王朝走向衰亡
    D: 夏朝时,在龟甲上刻下占卜吉凶的结果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浙江省温州市瑞安市2020-2021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社会法治期末检测试卷(历社部分)
  • 4.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人民的精神家园。某班同学以“文化"为主题开展探究活动,以下是同学们搜集的资料,请你参与。

    [品文化表现]

    春秋战国

    [百家争鸣]

    孔子:强调“仁”的思想

    A:主张实行“仁政"

    老子:政治上主张“B”

    墨子:主张“兼爱”“非攻"

    韩非子:强调以法治国,建立中央集权专制统治

    两汉

    C:改进造纸术

    张仲景:创作伤寒杂病论》

    司马迁:创作《史记》

    张角:创立太平道

    张陵:创立五斗来道D(填宗教)传入中国

    魏晋南北朝

    贾思勰:撰写《E》

    祖冲之:精确计算出圆周率小数点以后第七位数

    王羲之:《F》

    顾恺之:《女史箴图》、《洛神赋图》

    云冈石窟、龙门石窟

     [析文化繁荣]

    材料一:两汉时期是我国古代文化大发展的时期,主要因素是:一是以地主土地所有制为基础的封建经济的发展,二是国家统一社会稳定。——张传玺《中国古代简史》.

    材料二:《张骞 出使西城路线示意图》

    材料三:

    东汉、魏、晋时期,我国北方的游牧民族不断内迁中原,与当地汉人错居杂处,过着定居生活。

    西晋末年以来,大批北方人民为躲避战祸南下,到东晋后期,长江中下游地区布满了南迁的流民。给江南地区输送了大量劳动力,带来了生产工具和技术,促进了农业、手工业、商业的发展。

     [评文化抉择 )

    材料四:《不同时期统治者对儒家学派认可程度变化曲线图》

    运用所学知识,将ABCDEF处的内容补充完整。
    由上述材料可知,促使两汉以及魏晋南北朝文化繁荣的共同原因有哪些?
    材料四的变化曲线图中,A、B两处体现了统治者对该学派态度的不同抉择,其采取的措施分别是什么?并写出B措施的影响。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浙江省温州市瑞安市2020-2021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社会法治期末检测试卷(历社部分)
  • 5. 下面是学习完商鞅变法一节后,某兴趣小组四位同学的发言,讨论的题目是“假如我穿越到公元前356年后的秦国”。你认为有误的一项是(    )
    A: 我要遵守法度不敢以身试法
    B: 我会在战场上英勇作战,得到爵位和土地
    C: 我可以世袭家族的一切特权
    D: 我要努力生产,争取获得免除徭役的奖励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浙江省丽水市青田县七校联盟2020-2021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社会法治期末检测试卷(历社部分)
  • 6. 几千年来,中华民族在神州大地上劳作生息,推动经济发展的活动构成了我国历史发展的一条鲜明主线。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远古时期洪水泛滥成灾,百姓过着悲惨的生活,A带领人们用疏导的方法治理洪水,他治水十三年,三过家门而不入,终于制服了洪水,让老百姓过上了安定的日子;到了战国时期,人们也曾经因为B在水利方面的卓越贡献而对他有下面这样的赞誉:“始知李太守,伯禹亦不如。”

    材料二

    材料三 江南之为国盛矣。……地广野丰,民勤本业,一岁或稔,则数郡忘饥。……丝绵布帛之饶,覆衣天下。

    ——《宋书》

        材料一中的两位水利专家A和B分别指的是谁?B主持下修建的水利工程是什么?
    根据材料二中的两幅图片,你可以推论春秋时期农业生产领域出现了什么新现象。
    材料三从哪几个方面描述了江南经济的发展局面?江南出现这样局面最主要的原因是什么?
    根据上面三则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我国古代经济发展的原因。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浙江省丽水市青田县七校联盟2020-2021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社会法治期末检测试卷(历社部分)
  • 7.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图一、图二选自《漫画中国通史故事》,图中人物正在就治国理政展开辩论。

           图一                 图二

    材料二  ①今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不同)方,指意(意旨)不同,是以上亡(通“无”)持一统:法制数变,下不知所守。②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③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

    ——《汉书·董仲舒传》

    根据材料一,判断漫画中的历史现象发生的时期并将下表填写完整。

    思想

    学派

    代表人物

    实施仁政治理天下

    儒家

    采用法术治理天下

    韩非

    治国要顺应自然和民心

    庄子

    根据材料一,为这组漫画取一个恰当的名称。
    根据材料二,概括董仲舒的观点。指出材料二中哪些表述是董仲舒提出这一观点的原因。(写序号即可)
    汉武帝接受了董仲舒的观点,为此他采取了哪些措施?这些措施带来的影响是什么?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浙江省丽水市青田县七校联盟2020-2021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社会法治期末检测试卷(历社部分)
  • 8. 《史记》记载,禹年老时推荐伯益为继承人。禹的儿子启却举兵杀死伯益,继承了父亲的位置,开始了“家天下”的历史。材料所反映的事件发生在(    )
    A: 夏朝
    B: 商朝
    C: 西周
    D: 东周
    难度: 简单 题型:常考题 来源:浙江省嘉兴市2020-2021学年七年级上学期历史与社会﹒道德与法治期末模拟考试试卷(四)(历社部分)
  • 9. 西周时期,举行仪式所用的舞队和鼎的数量都有严格规定,低等级的贵族使用了高规格的礼器或乐器,会被视为挑战等级秩序的“违礼”行为。这些规定(    )
    A: 形成了禅让方式
    B: 稳定了社会秩序
    C: 实现了土地分封
    D: 扩大了国人利益
    难度: 简单 题型:常考题 来源:浙江省嘉兴市2020-2021学年七年级上学期历史与社会﹒道德与法治期末模拟考试试卷(四)(历社部分)
  • 10. 春秋战国时期,我国的政治、经济、思想领域发生了一系列重大变革,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春秋时期,一些大的诸侯国,为了争做霸主,相互征战,齐晋等一些诸侯国为了增强自己的实力,任用贤人,改革内政,发展生产,训练军队。到了战国时期,魏、楚、秦等各个诸侯国为了富国强兵,纷纷对本国政治、经济制度进行改革。

    ——百度网

    材料二  (商鞅变法)行之十年,秦民大说(悦),道不拾遗,山无盗贼,家给人足。民勇于公战,怯于私斗,乡邑大治。

    ——《史记商君列传》

    材料三  各家学派的代表人物聚众讲学,研讨学术,著书立说。他们提出各种政治主张和治国方略,希望用自己的学说解决社会问题。学派之间展开激烈的辩论,相互抨击;同时有相互影响,取长补短。

    ——摘自部编七上《中国历史》教材

    据材料一,分析春秋、战国时期的主要特征。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商鞅变法导致“家给人足”、“勇于公战”的措施。并据此分析商鞅变法的影响。
    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战国时期出现了什么局面?并简要概括其影响。为秦建立统一的封建国家提供理论依据的是哪家思想?
    据材料一、三并结合所学知识,你认为两则材料反映的事件之间有何内在联系?
    难度: 困难 题型:常考题 来源:浙江省嘉兴市2020-2021学年七年级上学期历史与社会﹒道德与法治期末模拟考试试卷(四)(历社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