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章节挑题
教材版本
年级

请展开查看知识点列表

>
<
部编版: 七年级上册
题型
难度
年份
  • 1. “溥天下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对这句话理解正确的是(    )

    A: 西周的经济进一步发展
    B: 全国的土地都归周王所有
    C: 周朝的疆域很大
    D: 西周奴隶主贵族势力强大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浙江省稠州中学教育集团2018-2019学年八年级上学期历史与社会期中学力检测卷
  • 2.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卫鞅说:治理国家没有一成不变的办法,有利于国家就不仿效旧法度。所以汤武不沿袭旧法度而能王天下,夏殷不更换旧礼制而灭亡。反对旧法的人不能非难,而沿袭旧礼的人不值得赞扬。

    材料二:及秦孝公用商君,坏井田,开阡陌,急耕战之赏,虽非古道,犹以务本之故,倾邻国而雄诸侯。然王制遂灭……庶人之富者累巨万,而贫者食糟糠;有国强者兼州城,而弱者丧社稷。

    ——《汉书·食货志》

    材料三:唐太宗贞观四年(630年)唐昭宗乾宁元年(894年),日本向唐朝先后正式派遣唐史20余次。这些遣唐使和随船的留学生,在唐朝如饥似渴地学习着。留学隋唐的学生回到日本,向天皇奏称:“大唐国者,法式备定,珍国也,常须达。

    ——日本《田令》

    据材料一指出商鞅变法的理论基础是诸子百家中哪一派别的什么思想?
    联系材料二结合商鞅变法的内容,说明“庶人之富者累巨万”、“有国强者兼州城”的原因。引用材料用一句话概括商君所为的作用。
    留学生推动日本开展了哪一次改革?其成效如何?
    以史为鉴。上述材料反映史实对我国推动当前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有何启示?
    难度: 困难 题型:常考题 来源:浙江省稠州中学教育集团2018-2019学年八年级上学期历史与社会期中学力检测卷
  • 3. 历史上的变革都在不同程度上影响了社会的发展和进步。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桓公九合诸侯,不以兵车,管仲之力也。

    ——《论语》

    材料二:及秦孝公用商君,坏井田,开阡陌,急耕战之赏……倾邻国而雄诸侯……至于始皇遂并天下。

    ——《汉书·食货志》

    材料三:大化二年,孝德天皇发布《田令》,规定“废除贵族对土地和部民私有,改土地、部民为国有。国家计口授田,对六岁以上公民,每六年按人口班给口分田一次,男子每人二段(约相当于35亩),女子为其2/3,奴婢受田相当于自由民的1/3。所班田地不得买卖,死后归还政府”。

    ——日本《田令》

    “管仲相桓公”发生在我国哪一历史时期?对当时的政治局势产生了什么影响?
    根据材料二概括“商君”改革的措施及影响。
    上述措施对日本的经济产生了什么影响?并请列举说明日本在教育上也学习中国的史实。
    根据上述材料,说说上述三次变革对我国国家建设有何借鉴之处?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浙江台州市三门县初级中学2018-2019学年八年级上学期历史与社会期中测试卷
  • 4. 日本大化改新与商鞅变法相比较,最主要的共同之处在于(   )
    A: 自上而下的封建改革
    B: 建立中央集权的天皇制封建国家
    C: 废除土地国有制度
    D: 国家定期把土地分给农民耕种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浙江台州市三门县初级中学2018-2019学年八年级上学期历史与社会期中测试卷
  • 5.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行仁政而王,莫之能御也……施仁政于民,省刑罚,薄赋敛”“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明法者强,慢法者弱”

    ——《中国通史》

    结合所学知识,请将表格填写完整。

    诸子观点

    体现的思想(主张)

    所属学派

    对中华文化发展的影响

    行仁政而王,莫之能御也……施仁政于民,省刑罚,薄赋敛。

    ⑤(2分)

    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

    道家

    明法者强,慢法者弱

    强调“法治”

    请列举正反史实各一例,印证“行仁政而王……施仁政于民,省刑罚,薄赋敛”的重要性。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浙江台州市三门县初级中学2018-2019学年八年级上学期历史与社会期中测试卷
  • 6. 著名学者夏鼐说:“商代文化实在是一个灿烂的文明……”(   )

    ①青铜制作工艺高超         ②创制了比较成熟的文字

    ③广泛应用铁制农具          ④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③④
    难度: 简单 题型:常考题 来源:浙江师范大学婺州外国语学校2018-2019学年八年级上学期历史与社会期中考试试卷
  • 7. 小智在刚结束的模拟考试中考砸了。爸爸暴跳如雷说要“家法伺候”,妈妈赶紧说:“我们要好好教育孩子,使他进步。”爷爷慢吞吞地说:“这次考差了不全是坏事,知道差在哪儿,坏事也可以变成好事嘛!”其中爷爷的言论与我国古代哪一学派的主张最接近(   )
    A: 儒家
    B: 法家
    C: 道家
    D: 墨家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浙江师范大学婺州外国语学校2018-2019学年八年级上学期历史与社会期中考试试卷
  • 8. 【关键词:百家争鸣】阅读下列材料,然后回答问题。

    材料一:下图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的画像。

    材料二:某班新学期刚刚开始,班上屡次出现乱扔纸屑、破坏公物的现象。为此班委会召开紧急会议,但大家意见不统一而争论了起来:

    劳动委员:“一定要严厉惩罚,罚值日,实在不行一次罚5元。”

    班长:“还是说服教育吧,一次不行就两次,相信他们会改的。”

    生活委员:“随他们去吧,扔几张废纸而已,无所谓的事,根本不用管。”

    他创立了什么学派?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其思想的核心是什么?
    孔子在教育上有哪些主要成就?
    结合材料二中劳动委员、班长和生活委员的话分别分析概括蕴含了哪三家思想学派的什么思想主张?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浙江省温州市泰顺县2018-2019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社会思品第一次月考(期中)测试试卷(历社部分)
  • 9. 据《史记》记载,禹年老时,推荐伯益作为继承人,但禹的儿子启却举兵杀死伯益,继承了父亲的位置。从材料中能得到准确信息是(   )
    A: 启建立夏朝
    B: 伯益建立夏朝
    C: 禅让制代替世袭制
    D: 世袭制代替禅让制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浙江省温州市泰顺县2018-2019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社会思品第一次月考(期中)测试试卷(历社部分)
  • 10. 他任用管仲为相,改革内政,打出“尊王攘夷”的旗号,成为春秋时期的第一个霸主。他是(   )
    A: 齐桓公
    B: 秦穆公
    C: 晋文公
    D: 楚庄王
    难度: 简单 题型:常考题 来源:浙江省温州市泰顺县2018-2019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社会思品第一次月考(期中)测试试卷(历社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