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展开查看知识点列表
材料二:观察下列商鞅变法时期的三幅图:
图一 铁制农具
图二 奖励耕织
图三 商鞅铜方升
材料三:及秦孝公用商君,坏井田,开阡陌,急耕战之赏。虽非古道,犹以务本之故,倾邻国而雄诸侯。然王制遂灭,僭差亡度;庶人之富者累巨万,而贫者食糟糠;有国强者兼州城,而弱者丧社稷。
——《汉书 食货志》
材料一:春秋形势图
材料二:A 诸侯国现在所在省会城市有一个泉城广场的文化长廊中有 12 尊该省历史名人雕像,其中有四人是我国春秋战国时期著名的思想家,他们是孔丘、孙武、墨翟、孟轲。材料三:“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论语·为政》
选项
第一步
第二步
A
提出庄子是道家创始人的观点
找到庄子主张“无为而治”观点作证据
B
提出孟子是儒家创始人的观点
找到孟子主张仁政、提出“春秋无义战’观点作论据
C
查阅到孔子“因材施教”、“温故知新”、兴办私学、广收门徒等相关史料
得出孔子是我国古代伟大教育家的结论
D
查阅到孙膑“战胜而强立,故天下服矣”等相关史料
得出孙膑是兵家鼻祖的结论
中国在许多个世纪以来,一直是人类文明的主要中心之一,经过四百年的沉淀,秦汉文化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人教版八上《历史与社会》
材料一:……合力本(农桑)业,耕织致粟帛多者复其身(免除徭役)。
——《史记·商君列传》
孝公用商鞅之法,移风易俗,民以殷实,国以富强,百姓乐用,诸侯亲服,获楚、魏之师,举地千里,至今治强。
——《史记·李斯列传》
材料二:魏初风俗至陋……迁都之后,于革易旧俗,亦可谓雷厉风行。……民族根柢,莫如语言,语言消灭,未有不同化于他族者。孝文以仰慕中国文化之故,至欲自举其语言而消灭之……
———吕思勉《两晋南北朝史》
①晋 ②楚 ③齐 ④秦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