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章节挑题
教材版本
年级

请展开查看知识点列表

>
<
部编版: 七年级上册
题型
难度
年份
  • 1. 宏伟属于罗马,古罗马对人类文明发展产生了深渊的影响。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图片_x0020_100012

    材料二:罗马帝国曾三次征服世界,第一次以武力,第二次以宗教,第三次以法律。武力因罗马帝国的灭亡而消失,宗教随着人民思想觉悟的提高、科学的发展而缩小了影响,唯有法律征服世界是最为持久的征服。

    ——(德)耶林《罗马法精神》

    图1、图2所示建筑哪一个能体现“罗马的宏伟”,并写出它的名称。
    列举史实说明罗马帝国对世界的三次征服。
    耶林的观点对我们治国理政有何启示?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浙江省台州市书生中学2018-2019学年八年级上学期历史与社会起始考试试卷
  • 2. “终于出现了这样的时代:世界上同时存在两个强有力的大国,他们不仅能够制服蛮族入侵,而且还能把自己帝国的和平国界向外推进。”“两个强有力的大国”,其一是汉朝时期的中国,另一个则是(    )
    A: 阿拉伯帝国
    B: 法兰克王国
    C: 西罗马帝国
    D: 罗马帝国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浙江省湖州市德县清2018-2019学年八年级上学期历史与社会期末调研测试试卷
  • 3. 在雅典公民大会上,公民可以通过将贝壳或石子投于壶中的方式,来对城邦事务进行表决。这反映了当时雅典城邦(    )
    A: 法制严明
    B: 政治民主
    C: 经济发达
    D: 文化繁荣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浙江省湖州市德县清2018-2019学年八年级上学期历史与社会期末调研测试试卷
  • 4. 德国法学家耶林格这样说过“罗马曾三次征服世界,第一次是以武力,第二次是以宗教,第三次是以法律。而第三次征服也许是其中最为和平,最为持久的征服”,对此,正确的理解是(    )
    A: 为德国法西斯的对外侵略提供借口
    B: 罗马法具有深远的影响力
    C: 罗马是一个酷爱侵略的国家
    D: 罗马法适合所征服的地区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浙江省乐清市育英寄宿学校2017-2018学年八年级上学期历史与社会期中考试试卷
  • 5. 下表是拉丁语和现代的意大利语、法语和西班牙语中“面包”一词的比较,它能说明(    )


    拉丁语

    意大利语

    法语

    西班牙语

    面包

    panis

    pane

    pain

    pan

    A: 拉丁字母是目前世界上最通用的字母
    B: 现代很多语种与罗马拉丁语有着渊源关系
    C: 意大利、法国、西班牙是古罗马的后裔
    D: 意大利、法国、西班牙是古罗马的统治区
    难度: 简单 题型:常考题 来源:浙江省绍兴市暨阳初中2017-2018学年八年级上学期历史与社会期中考试试卷
  • 6. 下列对应错误的是(    )
    A: 罗马法——近代西方国家法律的基础
    B: 贾思勰——《兰亭序》
    C: 大化改新——天皇制中央集权国家
    D: “医圣”——张仲景
    难度: 简单 题型:常考题 来源:浙江省台州市书生中学2017-2018学年八年级上学期历史与社会期中考试试卷
  • 7. 当中国出现第一个奴隶制国家的时候,那里也透射出欧洲第一缕文明的曙光;当东方诞生孔子,老子等一批文化圣人的时候,那里的天空也折射出苏格拉底,柏拉图等哲人的思想光芒。“那里”是(    )
    A: 古希腊
    B: 古埃及
    C: 古罗马
    D: 古印度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浙江省嘉兴市十校2017-2018学年八年级上学期历史与社会期中联考试卷
  • 8. 今天的奥林匹克运动会起源于(    )
    A: 古代罗马
    B: 古代希腊
    C: 古代埃及
    D: 古代中国
    难度: 简单 题型:常考题 来源:浙江省绍兴市暨阳初中2017-2018学年八年级上学期历史与社会期中考试试卷
  • 9. “元首”一词是首席元老和国家第一公民的意思。以下人物中最早获得这一称谓的是(    )
    A: 伯利克里
    B: 屋大维
    C: 凯撒
    D: 克里斯提尼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浙江省台州市书生中学2017-2018学年八年级上学期历史与社会期中考试试卷
  • 10.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唐·李白

    材料二:创新是一个民族不断发展的力量之源,秦汉作为承前启后的朝代,统治者为维护大一统的局面,不断推出新的制度和政策,以维护统治。这些制度和政策有:

    ①刺史制度    ②车同轨、书同文    ③皇帝制度    ④推恩令

    材料三:下图中的人物是公元前1世纪时东西方的两位君主,他们开创(或巩固)的帝国虽远隔万里,但却形成了一条联系的“纽带”。通过这条“纽带”,东西方及沿线各国的经济、文化得到交流和沟通。

    汉武帝---西汉

    屋大维——________

    材料一中的“秦王”是谁?“扫六合”指是的“秦王”哪一事迹?
    请将材料二制度和政策的序号填入相应横线上:

    秦朝:;西汉:

    请在材料三的填上合适的国家名称。
    材料三中的“纽带”指的是什么?上面哪位君主采取了哪些措施,在客观上推动了这 条交流“纽带”的形成?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浙江省乐清市育英寄宿学校2017-2018学年八年级上学期历史与社会期中考试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