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章节挑题
教材版本
年级

请展开查看知识点列表

>
<
部编版: 七年级上册
题型
难度
年份
  • 1. 有人说:“我是阿拉伯人,我们的宗教活动一般在清真寺举行。”这个人信仰的宗教是(   )
    A: 基督教
    B: 佛教
    C: 伊斯兰教
    D: 喇嘛教
    难度: 简单 题型:常考题 来源:初中历史与社会综合库阿拉伯帝国与伊斯兰文明
  • 2. 阅读材料,结合所学回答问题。

    材料一:阿拉伯帝国统治区域曾经是世界文明的摇篮,首都巴格达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城市之一……阿拉伯人创造的辉煌文化成就令世人瞩目,他们在不同的文明区域之间搭起了文化交流的桥梁,阿拉伯人对世界文明作出了重大的贡献。

    材料二:……像日本人那样自觉的,大规模的文化引进,在西方历史中是找不出来同样的例子的。

    ——美•赖肖尔《当今日本人》

    请举两个事例证明“阿拉伯人创造的辉煌文化成就令世人瞩目”这一观点。
    结合所学知识,请你谈谈阿拉伯文化对世界文化的贡献
    古代史上,日本在亚洲拜认了第一位老师,向老师学习。日本的这场“拜师学艺”活动,史称什么?
    日本在完成本次改革后,国家体制发生了什么变化?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赖肖尔的话反映了日本民族的什么特点?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初中历史与社会综合库阿拉伯帝国与伊斯兰文明
  • 3. 他们给中国带来天文学和医学知识,以及伊斯兰教和伊斯兰文化。他们在埃及发现了希腊文化,还接触了印度的数学和哲学。他们的脚步所到之处,都出现了学习的热潮。上述材料中的“他们”是指(    )
    A: 古印度人
    B: 阿拉伯人
    C: 占巴比伦人
    D: 古希腊人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一课三练】第二单元考点
  • 4. 阿拉伯人创造了辉煌的文化,下列有关阿拉伯文化的论述中,正确的是(    )

    ①阿拉伯人创造了辉煌的文化,这与他们重视教育和知识有关 

    ②阿拉伯文化具有鲜明的特性,这与阿拉伯帝国当时地跨欧、亚、非三大洲有关

    ③帝国时代的阿拉伯人在数学、天文学等方面取得了当时世界领先的科学成就

    ④阿拉伯人发明了阿拉伯数字,并将其传播到世界各地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③④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第二单元达标测试卷
  • 5. 8世纪中期,唐朝都城长安是一座国际性的大都市。与此同时,亚洲另一座繁华的国际贸易大都市是(  )
    A: 罗马
    B: 拜占庭
    C: 巴格达
    D: 东京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第二单元达标测试卷
  • 6. “他们奔波于欧、业、非三大洲的商路之间,搭起不同文明之间交流的桥梁,成为东西方文化沟通的媒介。”“他们”指的是(    )
    A: 罗马人
    B: 阿拉伯人
    C: 印度人
    D: 中国人
    难度: 简单 题型:常考题 来源:第二单元达标测试卷
  • 7. 下列有关清真寺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清真寺是伊斯兰教建筑风格的典型代表
    B: 清真寺的建筑风格一般以圆顶寺庙为主体
    C: 早在14世纪,清真寺的建筑风格就已经传到7美洲
    D: 随着伊斯兰教的传播,清真寺建筑风格被带到世界许多地方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第二单元达标测试卷
  • 8. 阿拉伯帝国已经灭亡了许久,然其民族仍然存在至今,你认为其中最主要的理由是(    )
    A: 血统
    B: 语言
    C: 宗教
    D: 风俗习惯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第二单元达标测试卷
  • 9. 阿拉伯人对世界文化的主要贡献不包括(    )
    A: 创造出体现阿拉伯艺术的建筑
    B: 发明了阿拉伯数字
    C: 世界名著《一千零一夜》
    D: 是东西方文化交流的使者
    难度: 简单 题型:常考题 来源:第二单元达标测试卷
  • 10.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伊斯兰教在麦加的科里希特族的男女间传播开来。科里希特贵族把那批属于自己管辖权的伊斯兰教徒关在监牢里,并尽量引诱他们脱离伊斯兰教。

    材料二穆罕默德命令他的信徒装备起来,并准备出征所需的一切东西。后来,他告诉他们要进军麦加,并命令他们认真准备。

      伊斯兰教的经典是什么?其主要教义是什么?
      材料一说明伊斯兰教开始在麦加传播的时候遭遇怎样的情况?为什么科里希特贵族要那样对待伊斯兰教?
    穆罕默德进军麦加是哪一年,结果怎样?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第二单元达标测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