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章节挑题
教材版本
年级

请展开查看知识点列表

>
<
部编版: 七年级上册
题型
难度
年份
  • 1. 斯塔夫里诺斯在《全球通史》中写道:“一个崭新的世界政治格局开始出现……欧洲不再是世界棋盘上的一个卒子(卒子,即小兵)。”这个“崭新的世界政治格局”指的是(   )       

    A: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B: 雅尔塔体系
    C: 两极格局
    D: 两极格局结束,出现“一超多强”局面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世界史(二十八)战后世界格局的变化
  • 2. 美国总统奥巴马 2014年4 月的亚洲四国之行,避开中国,再次高调推行“亚太再平衡战略”,说到底就是新形势下围堵、遏制中国发展的霸权主义战略。在 60 多年前,美国针对苏联实行了除武装进攻之外一切手段的敌对行动,以“遏制”共产主义,该政策是(    )       

    A: 杜鲁门主义
    B: 马歇尔计划
    C: 冷战政策
    D: 绥靖政策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世界史(二十八)战后世界格局的变化
  • 3.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美国推行了“遏制”社会主义国家的冷战政策,美苏战时同盟关系逐渐破裂,两极格局由此形成,形成的标志是(   )       

    A: 华沙条约组织建立 
    B: 马歇尔计划实施
    C: 杜鲁门主义出台  
    D: 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建立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世界史(二十八)战后世界格局的变化
  • 4. “美国应该尽力协助世界回复至经济健全的常枋……美国政府能够尽力缓和局势,协助欧洲走上复兴之路。”为此,美国(   )       

    A: 实施马歇尔计划 
    B: 推行杜鲁门主义
    C: 建立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D: 推动欧洲走向联合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世界史(二十八)战后世界格局的变化
  • 5. 下列几组对应的历史事件中,没有因果关系的一组是(   )       

    A: “胡世合惨案”——重庆人民反特抗暴斗争
    B: 《凡尔赛和约》——五四运动爆发
    C: 尼克松访华——中美关系改善
    D: 1929-1933年经济危机发生——两级格局的形成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世界史(二十八)战后世界格局的变化
  • 6. 漫画常常折射出时代的印记,右侧漫画反映的是(   )


    A: 华沙条约组织建立
    B: 美苏争霸
    C: 马歇尔计划实施
    D: 欧盟成立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世界史(二十八)战后世界格局的变化
  • 7. 这是一场特殊的战争,他存在于两个不同社会制度之间,既威胁了世界和平又维持了相对的和平。这场战争是(     )

    A: 第二次世界大战
    B: 冷战
    C: 朝鲜战争
    D: 中东战争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2016届九年级3月质量检测历史与社会试题
  • 8. 右图漫画反映的是(     )

    A: 杜鲁门主义的提出
    B: 马歇尔计划的实施
    C: 北约的建立
    D: 欧洲共同体的建立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
  • 9.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希腊需要援助,需要得很急迫,而且数量很大……希腊和土耳其是内外受到共产主义威胁的自由国家,美国不能也不应该让这些国家孤立无援。这样做将在中东、意大利、德国和法国树立一个鲜明的榜样……我们的政策就是不管在什么地方,如果自由受到威胁,我们就要加以援助。 ——《杜鲁门回忆录》

    材料二:无论何时,任何一缔约国中任何一国领土之完整、政治独立或安全遭受威胁,各缔约国应共同协商。各缔约国同意对于欧洲或北美之一个或数个缔约国之武装攻击,应视为对缔约国全体之攻击……    ——《北大西洋公约》

    材料三:1955年5月,苏联、波兰、捷克、匈牙利、罗马尼亚、保加利亚、阿尔巴尼亚、民主德国8国在华沙召开欧洲和平与安全第二次会议,签署了《友好合作互助条约》,即《华沙条约》。                ——《世界现代历史》

    请回答:

    杜鲁门主义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两极格局形成的标志是什么?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
  • 10. 21世纪以来,美国调整外交战略,重返亚太,实施“亚太再平衡”战略,将冷战思维引入亚太。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20世纪40年代中后期至80年代末90年代初,以美苏两个超级大国以及分别以它们为首的两大集团之间在政治、经济、军事、外交、意识形态、文化乃至科学技术等一切方面的既非战争又非和平的对峙与竞争状态。

                         ——徐蓝《试论冷战的爆发与两极格局的形成》

    材料二:美国应该尽力协助世界回复至经济健全的常态……美国政府能够尽力缓和局势,协助欧洲走上复兴道路。       ——马歇尔在哈佛大学的演说

    材料三:冷战时期的批评家曾经指责一些军事联盟如北约组织和华约组织推动了高昂的军备竞赛,并使地区冲突一直有转变成超级大国之间核对抗的危险。冷战结束后,赞扬这些军事联盟具有控制冲突升级的能力却成为时尚。

                               ——(美)杰里·本特利等《新全球史》

    苏联曾经是有用的敌人。美国相信,不仅要和苏联的军事力量竞赛,还要和苏联的成就竞赛……没有苏联的空间计划,美国人就不可能登上月球……

                 ——《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1991年9月9日)

    请回答:

    概括指出材料一的核心内容。

    根据材料二,你能判断出这是什么计划吗?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指出美国协助西欧走上“复兴道路”的目的。

    根据材料三,联系所学知识概括学术界是怎样评价“美苏冷战”的?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