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章节挑题
教材版本
年级

请展开查看知识点列表

>
<
部编版: 七年级上册
题型
难度
年份
  • 1.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天皇诏书规定:把很多贵族的土地收归国有,部民转为国家公民。”

    材料二:“法令规定:农奴在获得“解放“时,可以得到一块份地……”

    材料三:“根据《国家工业复兴法》,对工业进行调整。”

    材料四:“农村实行分田包产到户,分户经营,自负盈亏。”   

    材料一反映的是古代日本的哪一次改革?使近代日本走上资本主义道路的改革是什么?   
    材料二反映的改革对俄国历史发展起到了什么作用?写出一例列宁在社会主义建设方面的成功探索。   
    材料三反映的是美国历史上的哪一次改革?   
    材料四的内容体现了中国新时期党和政府在农村实行的哪一经济政策?   
    结合材料写出改革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关系。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专题十一:美国改革
  • 2. 经济发展离不开改革创新。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乃秦孝公用商君,坏井田,开阡陌,急耕战之赏,……倾邻国而雄诸侯。

    材料二:(20世纪50年代初)土地改革后,农村经济基本上还是一家一户的小农经济,劳动生产率低下,假如任其自由发展,可能会导致农村贫富两极分化。如果不引导农民走组织起来的路,不仅不能改善农民的生活,而且农村也不可能为工业的发展提供必要的商品、粮食、轻工业原料等条件。        ——《历史纵横》

    材料三:包字万岁!早包早富,迟包迟富,不包永远不能富。

                -----20世纪70年代末某村宣传标语

    材料四:在计划经济体制下,政企职责不分,企业的经营权集中在政府手里,企业没有自主权;企业吃国家的大锅饭,职工吃企业的大锅饭,各方面积极性不高,企业没有活力……

                                                                    ——人教版《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

    材料五:“诸位会深信,凡能够维护地主利益的措施,都一一地做到了。”

                                                                       ——亚历山大二世在俄国国务会议上的讲话

    材料六:政治方面,“废藩置县”,加强中央集权;经济方面,允许土地买卖,引进西方技术,鼓励发展近代工业;社会生活方面,提倡“文明开化”,即向欧美学习,努力发展教育。

                                                                                                   ——选自人教版历史教材九年级上册

    材料七:我们计划……用无产阶级国家直接下命令的办法在一个小农国家里,按共产主义原则调整国家的产品生产和分配。现实生活说明我们错了。

                                                                                                                                    ——列宁

    材料八:该法规定了各企业的生产规模、价格水平、市场分配、工资水平和工作日时数。

                                                                                                                                    ——《世界历史》(九年级下册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写出商鞅变法的历史意义。   
    要“引导农民走组织起来的路”,这条“路”基本完成是在哪一年年底?   
    据此,你认为我国农村开始推行什么制度?   
    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我国国有企业改革的基本方向是什么?   
    材料反映的是俄国历史上哪一重大事件?   
    材料六是日本明治维新的主要内容,哪一政策为日本以后的创新和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基础?   
    为了纠正这个错误,列宁实施了新的政策,请写出此政策的特点。   
    材料八出自罗斯福新政颁布的什么法令?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专题十一:美国改革
  • 3.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1929年10月24日,纽约股票交易所里突然掀起抛售股票的狂潮,这一天被称为“黑色星期四”。几天之内,股票价格连续暴跌。一场巨大的经济危机就从这里开始,迅速蔓延全美国,进而席卷整个资本主义世界。

    ——选自《世界历史》九年级下册

    材料二:1933年,整个资本主义世界工业生产下降40%,各国工业产量倒退到19世纪末的水平,资本主义世界贸易总额减少2/3,美、德、法、英共有29万家企业破产。

    材料三:1933年3月4日罗福斯在总统就职演说中说:……叹交换手段难逃贸易长流冰封;看工业企业尽成枯枝残叶;农场主的产品找不到市场;千万个家庭的多年积蓄毁于一旦。

    ——选自《世界历史》九年级下册   

    上述材料反映出1929年-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的特点是什么?   
    1933年罗斯福就任美国总统后,为对付经济危机实行了什么政策?该政策的中心措施是什么?   
    请你结合所学知识谈谈,罗斯福应对经济危机的措施对我国的经济建设可提供哪些值得借鉴的经验。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专题十一:美国改革
  • 4.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苏联解体后,美国为了维护其世界唯一超级大国的地位……企图建立以美国为主导的“单极世界”。但是……一些国家和地区集团综合实力的增强,成为促进世界多极化的力量,推动世界多极化的发展进程。

    ——《世界历史》九年级下册(中国地图出版社)

    材料二  苏联解体后的部分世界重要力量

    西欧

    主张在世界新秩序中和美国平起平坐,为此加快了欧洲一体化的进程。

    日本

    成为经济大国后,力图成为政治大国,提高日本在国际上的政治地位和影响力。

    俄罗斯

    拥有辽阔的国土、丰富的资源和强大的军事力量,反对美国单独称霸。

    中国

    自实行改革开放以来,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国际地位显著提高。

    ——《历史学习新视野新知识》

    据材料一,苏联解体后,世界政治格局的“发展进程”是什么?   
    据材料二,请写出两个牵制美国“单独称霸”的重要力量。为加快“欧洲一体化的进程”,1993年西欧成立了什么组织?   
    结合两则材料及所学知识,你认为影响新的世界政治格局形成的主要因素是什么?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世界史(三十五)世界史综合题(6)
  • 5. 经济全球化既散发着诱人的芳香,又缠绕着荆棘和刺丛。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英国既是工业革命的始作俑者,也是早期经济全球化的主要推动者。早在19世纪前半期,英国就奉行没有任何限制的自由贸易政策,而且在19世纪的英国政坛上,大部分政治家都认为自由贸易是国家的命脉。

    ——《早期经济全球化》

    材料二  二战使美国的力量空前强大,为美国按照自己的价值观和政治经济利益的要求建立其主导下的“全球经济体系"提供了历史机遇。二战后,美国……精心构建了资本主义的全球经济体系。

    ——《全球时代的美国》

    材料三  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经济全球化是最热门的话题之一。它的支持者认为,这种新的经济形式是发展中国家走向繁荣的唯一道路。对它的批评者来说,全球经济是难以驾驭的力量,这种力量使非常少的人获益而使许多人贫穷。

    ——《新全球史》   

    据材料一,指出英国“推动”经济全球化的主要手段。其实现这—手段的政治、经济前提是什么?   
    据材料二,美国建立的“全球经济体系”有什么特点?二战后,美国的什么措施有利于这一体系的建立?   
    你同意材料三的哪种观点?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明你的理由。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世界史(三十五)世界史综合题(6)
  • 6. 如表反映的是19世纪后期美国钢铁业的发展趋势,其呈现出的最主要特征是(  )

    年份

    1870

    1900

    企业总数(个)

    808

    669

    工人总数(人)

    78000

    272000

    产量(吨)

    3200000

    29500000

    投资额(美元)

    121000000

    590000000

    A: 行业竞争非常激烈
    B: 城市工业化快速提高
    C: 企业规模数量扩展
    D: 生产和资本走向集中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世界史(十二)资产阶级革命和工业革命(5)
  • 7. 1993年欧盟成立以来,欧洲护照、欧元、欧盟盟旗和盟歌等相继出现,说明了目前欧洲(   )       
    A: 社会制度根本变化
    B: 联合程度大大提高
    C: 国际地位一落千丈
    D: 民族国家不复存在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世界史(二十五)二战后资本主义国家的发展
  • 8. “日本式缺乏资源的国家,是用教育的作用开采人大脑力、心中的智慧资源和文化资源的。这是今天日本在经济上、社会上、文化上获得发展的原动力。”材料所强调的“日本发展的原动力是指”(   )       
    A: 重视发展教育
    B: 加强国家合作
    C: 拥有丰富的资源
    D: 占据广阔的海外市场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世界史(二十五)二战后资本主义国家的发展
  • 9. 二战后,丘吉尔在发表的演说《欧洲的悲剧》中指出:“摧毁了纳粹政权之时…… 我向欧洲提出的建议可以概括为一句话——联合起来!”欧洲国家为此进行的实践是(      )       
    A: 建立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B: 建立欧洲联盟
    C: 建立华沙条约组织
    D: 建立联合国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世界史(二十五)二战后资本主义国家的发展
  • 10. 下图中经济增长率最快国家经济发展的外在因素是(   )

    A: 民主改革 
    B: 重视教育
    C: 加入欧盟
    D: 美国扶持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世界史(二十五)二战后资本主义国家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