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章节挑题
教材版本
年级

请展开查看知识点列表

>
<
部编版: 七年级上册
题型
难度
年份
  • 1. 某同学以“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的独立与振兴”为主题作探究性学习,以下是他的结论,其中正确的是(    )

    ①1959年,古巴人民通过武装斗争,建立革命政权,走上社会主义道路

    ②1960年非洲17个国家独立,这一年被称为“非洲独立年”

    ③1990年纳米比亚的独立,标志着帝国主义在非洲的殖民体系最终崩溃

    ④亚非拉国家独立后都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④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亚非拉的奋起专题
  • 2. 印度独立运动领导人尼赫鲁曾说:“今天我们结束了一个厄运的时代,印度再次发现了自己。”曾经给印度造成“厄运”的殖民国家是(    )
    A: 美国
    B: 英国
    C: 法国
    D: 日本
    难度: 简单 题型:常考题 来源:亚非拉的奋起专题
  • 3. 殖民头子克莱武曾经无耻地吹嘘自己:“富庶的城市在我脚下,强大的国家在我手中,在我一人面前打开了充满金条银锭、珍珠宝石的宝库。我统共取了20万英镑。诸位先生,直到现在,我还奇怪自己为什么那么客气呢!”这段话形象地反映了(  )
    A: 三角贸易的罪恶
    B: 英国对印度的殖民掠夺
    C: 西班牙在拉丁美洲的黑暗统治
    D: 法国在非洲的殖民扩张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亚非拉的奋起专题
  • 4. 关于拉丁美洲民族解放斗争,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范围包括美洲以南的全部美洲地区
    B: 主要参加者和领导者是土生白人
    C: 斗争受到法国大革命的影响和推动
    D: 拉丁美洲国家基本实现了独立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亚非拉的奋起专题
  • 5. 18世纪70年代到19世纪中期的反殖民斗争,沉重打击了殖民统治,维护了民族尊严。下列史实不属于这一反殖民斗争一的是(    )
    A: 萨拉托加战役
    B: 章西女王起义
    C: 太平军抗击洋枪队
    D: 纳赛尔领导的武装起义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亚非拉的奋起专题
  • 6. 某班开展研究性学习,收集了有关“尼赫鲁”“纳赛尔”“纳米比亚独立”“巴拿马收回运河主权”的材料.据此推断,他们研究的主题是(    )
    A: 冷战中的对峙
    B: 动荡中的中东地区
    C: 亚非拉的奋起
    D: 科学和思想的力量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亚非拉的奋起专题
  • 7. 自从15世纪早期殖民主义者窜入非洲大陆以来,非洲就一直遭受着殖民奴役,成为任人宰割的“黑暗大陆”。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非洲人民奋起抗争,掀起了反对殖民主义斗争的浪潮。标志着帝国主义在非洲的殖民体系彻底崩溃的事件是( )
    A: 纳米比亚独立
    B: 印度独立
    C: 非洲独立年
    D: 巴拿马收回运河主权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亚非拉的奋起专题
  • 8. 美国前国务卿杜勒斯说,如果亚非国家养成一种在西方缺席的情况下经常开会的习惯,由于有众多的人口,印度和中国无疑将控制局面,这可能最终形成一个反对西方的集团。他希望这次会议开不起来。杜勒斯的言论针对的是(    )
    A: 恢复中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联大”会议
    B: 和平解决印度支那问题的日内瓦会议
    C: 以“求同存异”促进会议成功的万隆会议
    D: 倡导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中印会谈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2017年历史与社会中考复习能力提升练习之“发展的选择”(二)
  • 9. 1945年联合国成立时,有51人成员国。2012年联合国已经有192个成员国,其中新增的成员国绝大多数在联合国成立时还是殖民地。这一变化主要是由于(   )       

    A: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践行
    B: 亚非拉国家的独立与振兴
    C: 非洲的纳米比亚获得独立
    D: 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与演变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世界史(二十七)二战后的民族解放运动
  • 10. 标志着帝国主义在非洲的殖民体系最终崩溃的事件是(   )        
    A: 印度独立
    B: 埃及宣布将苏伊士运河收归国有  
    C: 纳米比亚独立
    D: 巴拿马收回巴拿马运河的主权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世界史(二十七)二战后的民族解放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