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章节挑题
教材版本
年级

请展开查看知识点列表

>
<
部编版: 七年级上册
题型
难度
年份
  • 1. 在布置复习任务时,老师要求同学们搜集有关玻利瓦尔、尼赫鲁、纳赛尔、卡斯特罗的相关资料。该复习课的内容是(   )       
    A: 资产阶级革命的高涨
    B: 亚非拉的独立和振兴
    C: 国际工人运动的发展 
    D: 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世界史(二十七)二战后的民族解放运动
  • 2. 1990年,非洲大陆最后一块殖民地庄严宣告独立。这个国家是             (     )       
    A: 纳米比亚
    B: 巴西
    C: 古巴
    D: 埃及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世界史(二十七)二战后的民族解放运动
  • 3. 2013年5月,巴勒斯坦总统和以色列总理先后到中国访问。为欢迎两位中东领导人的到来,文化馆特意举办《中东问题的由来和现状》历史图片展,下列不该选用的是(    )       

    A:   废墟中的巴勒斯坦难民
    B: 收回巴拿马运河主权
    C: 犹太人到达巴勒斯坦
    D: 联合国通过的阿以分治版图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世界史(二十七)二战后的民族解放运动
  • 4. 1959年,通过武装斗争,推翻美国扶持的傀儡政权,建立革命政府,走上社会主义道路的国家是(    )       

    A: 埃及
    B: 印度 
    C: 古巴
    D: 纳米比亚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世界史(二十七)二战后的民族解放运动
  • 5. 万隆会议是第一次没有西方殖民主义者参加的亚飞国际会议,会议倡导的团结、友谊、合作的万隆精神深入人心。万隆精神、“非洲独立年”、巴拿马收回运河主权等史实所反映的时代主题是(   )               
    A: 冷战中的对峙
    B: 动荡的中东
    C: 世界经济的“全球化”
    D: 亚非拉的奋起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世界史(二十七)二战后的民族解放运动
  • 6. 西方列强的殖民统治,不仅使非洲国家失去了经济资源,也使非洲国家失去了政治尊严,那就是民族的独立和平等。下列史实标志着非洲国家最终找回“政治尊严”的是(   )       
    A: 1955年,万隆会议的召开 
    B: 1956年,埃及收回苏伊士运河
    C: 1960年,非洲17个国家独立
    D: 1990年,纳米比亚独立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世界史(二十七)二战后的民族解放运动
  • 7. 王静同学在学习中提炼出以下学习主题,其中符合印度、纳米比亚、古巴等国家的独立及发展的是(   )       

    A: 亚非拉国家的独立和振兴
    B: 殖民扩张与殖民地人民的抗争
    C: 国际工人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D: 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世界史(二十七)二战后的民族解放运动
  • 8. 如图所示,框内的一系列事件反映的主题是(  )

    A: 亚洲独立与振兴
    B: 欧洲复兴之路
    C: 非洲独立浪潮
    D: 拉美独立运动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世界史(二十七)二战后的民族解放运动
  • 9.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中东地区长期动荡不安,中东战争、海湾战争、巴以冲突、叙利亚内  战……导致这一局面出现的外部因素是(   )       

    A: 民族矛盾
    B: 领土争端
    C: 教派冲突
    D: 大国干涉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世界史(二十七)二战后的民族解放运动
  • 10. 1999年,巴拿马人民取得了捍卫民族主权斗争的重大胜利,主要表现在(   )       
    A: 推翻了美国扶植的傀儡政权
    B: 废除了封建大庄园制
    C: 收回了巴拿马运河全部主权
    D: 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世界史(二十七)二战后的民族解放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