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章节挑题
教材版本
年级

请展开查看知识点列表

>
<
部编版: 七年级上册
题型
难度
年份
  • 1.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949年—1978年粮食产量

    观察上图,分析1949年到1952年粮食产量提升的主要原因。
    从1949年到1956年,土地所有制发生了哪两次变化?
    1956到1965年,中国粮食产量经历了先降后升的变化,请联系所学知识分析变化的主要原因
    纵观这三十年国家发展,我们能从中得到什么启示?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浙江省衢州市龙游县华岗中学2021-2022学年八年级下学期人文地理·历史3月调研试卷
  • 2. 下列“双百”人物中,为我国科技强军作出杰出贡献的是(    )
    A: 雷锋
    B: 王进喜
    C: 袁隆平
    D: 邓稼先
    难度: 简单 题型:常考题 来源:【精彩练习】历社九下综合探究六感受新中国的精神力量
  • 3. 境外媒体报道:“中国首次核试验成功,要求接纳中国进入联合国的呼声将会更加高涨,中国进入联合国的理由也会愈加充分。”材料表明中国核试验成功的主要意义是(    )
    A: 联合国实现了核力量的平衡
    B: 中国当年实现了重返联合国
    C: 大大提高了我国的国际地位
    D: 加强了中苏联合抑美的力量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精彩练习】历社九下综合探究六感受新中国的精神力量
  • 4. 小严同学准备撰写历史小论文,为此他搜集了钱学森、邓稼先、王进喜、雷锋的事迹材料。以下最适合作为论文标题的是(    )
    A: 科技报国的“两弹元勋”
    B: 石油战线的时代标兵
    C: 甘当螺丝钉的好战士
    D: 建设社会主义的楷模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精彩练习】历社九下综合探究六感受新中国的精神力量
  • 5.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1956- 1966 年),有许多人以他们的魅力感动着我们。

    材料二:

    时间

    我国国防建设成就

    1964年10月

    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1966年10月

    第一颗导弹试验成功

    1970年4月

     

    材料三:

    深圳是改革开放后党和人民一手缔造的崭新城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一张白纸上的精彩演绎。深圳广大干部群众披荆斩棘、埋头苦干,用40年时间走过了国外一些国际化大都市上百年走完的历程。这是中国人民创造的世界发展史上的一个奇迹。

    ——习近平在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0周年庆祝大会上的讲话

    请写出他们的名字,并概括上述人物身上体现的共同精神。

    A.B.C.D.
    精神:

    将材料二空格补充完整。为什么20世纪50年代开始我国着手发展这些国防尖端科技?列举近年来我国国防尖端科技成就一例。这些努力形.成了我国在科技领域哪一特 有的精神财富?
    感悟精神和科技的力量,说说对我们青少年提出了怎样的要求。
    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深圳在我国改革开放中的地位。并概括深圳创造奇迹的原因。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精彩练习】历社九下综合探究六感受新中国的精神力量
  • 6. 下列属于改革开放以来取得的科技成就的是(    )
    A: 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B: “神舟五号”发射成功
    C: 发射“东方红一号”人造地球卫星
    D: 中近程导弹试验成功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精彩练习】历社九下综合探究六感受新中国的精神力量
  • 7. “如果60年代以来中国没有……中国就不能叫有重要影响的大国,就没有现在这样的国际地位。这些东西反映一个民族的能力,也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标志。”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科技成果“两弹一星”除原子弹外,还有(    )
    A: 氢弹、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
    B: 氢弹、第一颗实用通信卫星
    C: 导弹、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
    D: 导弹、第一颗实用通信卫星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精彩练习】历社九下综合探究六感受新中国的精神力量
  • 8. 在旧报纸上我们往往能找到过去的记忆,从历史长河中发现点点滴滴的往事。那么,通过下面这张头版标题“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的《人民日报》可以知道,这份报纸最有可能出现在(    )

    A: 社会主义改造时期
    B: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
    C: “文化大革命”时期
    D: 改革开放时期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精彩练习】历社九下综合探究六感受新中国的精神力量
  • 9. 从1953年到1956年,全国工业总产值每年递增19.6%,农业总产值每年递增4.8%,这种增长速度是相当高的;1956年,工业总产值第一次超过农业总产值,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 “一五”计划的实施
    B: 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开展
    C: “大跃进”运动的掀起
    D: 国民经济的全面调整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精彩练习】历社九下第六单元中考链接
  • 10. 新中国成立后,大批身在海外的科学家,毅然放弃国外优越的工作环境和生活条件,与国内科学家一起投身新中国的建设,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取得了一系列的科技成就。据此回答问题。

    成就彪炳史册。下列科技成就中,按取得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②东方红一号发射成功

    ③籼型杂交水稻培育成功

    ④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

    A: ①②③④
    B: ②①④③
    C: ①④②③
    D: ④①③②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精彩练习】历社九下第六单元中考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