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章节挑题
教材版本
年级

请展开查看知识点列表

>
<
部编版: 七年级上册
题型
难度
年份
  • 1. 改革开放是实现“中国梦”的重要途径。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年份

    我国粮食总产量

    农民人均纯收入

    1978

    30477万吨

    83.4元

    1990

    44624万吨

    686.3元

    材料二:在推进对外开放的过程中,设立经济特区是一个重大的突破。1980年,国家设立了4个经济特区(见下图)。

    材料三:自1980 年下半年开始,4个经济特区相继投入开发建设。短短几年时间,特区经济迅速崛起。仅以深圳特区为例,从开始兴建到1983年,就和外商签订了2 500多个经济合作协议,成交额达18亿美元,引进了一批设备和技术成果。1983年与1978年相比,工农业总产值增长11倍,财政收入增长10倍多,外汇收入增长2倍。

    ——张岂之《中国历史新编.中华人民共和国史》

    指出A,B,C,D中哪一阶段国家采取的哪一政策使农民的土地所有权问题得到根本解决。在党和国家土地政策的指导下,B阶段生产资料的性质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从材料一表格中的数据可以看出哪些可喜的变化?这与D阶段之后实行的农村改革制度有何联系?
    填写出材料二图一中A,B,C,D4个经济特区的名称。完成材料二图二A和B两处内容。根据材料二,归纳我国对外开放格局的特点。

    图一:A.;B.;C.;D.

    图二:A.;B.

    特别:

    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概括指出经济特区对外开放的方式及其成效。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精彩练习】历社九下第六单元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与改革开放的起步第三课改革开放的起步
  • 2. 1956年,毛泽东在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致开幕词。这次会议的主要内容有(    )
    A: 分析了当时国内的主要矛盾
    B: 作出了三大改造的决定
    C: 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D: 宣布开展“大跃进”运动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精彩练习】历社九下第六单元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与改革开放的起步第二课艰辛探索与建设成就
  • 3. 某班同学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法,围绕“探索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这个主题进行探究。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我们国内的主要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

    材料二:

    材料三:

    材料一中第一次正确阐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我国主要矛盾的是哪次会议?为了解决这一主要矛盾,会议指出今后党和人民的主要任务是什么?
    概括材料二图一1957- 1965年我国农业的发展状况,并指出呈现该状况的具体原因。

    材料三两幅图片反映了这一历史事件造成了怎样的危害?
    以史为鉴,写出以上材料和分析给我们的启示。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精彩练习】历社九下第六单元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与改革开放的起步第二课艰辛探索与建设成就
  • 4. “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    )

    ①反映了广大人民要求改变我国经济文化落后状况的愿望

    ②是在中共八大上制定的

    ③忽视了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

    ④导致了“文化大革命”运动的开展

    A: ①②
    B: ①③
    C: ①④
    D: ③④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精彩练习】历社九下第六单元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与改革开放的起步第二课艰辛探索与建设成就
  • 5. 2021年6月17日,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发射成功。追溯历史,20世纪70年代,我国在同一领域取得的成就是(    )
    A: 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B: 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
    C: 籼型杂交水稻培育成功
    D: 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发射成功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精彩练习】历社九下第六单元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与改革开放的起步第二课艰辛探索与建设成就
  • 6. 2020年“新冠肺炎、宅在家、戴口罩"成了最热门词汇,1958年可能出现的热门词汇是(    )
    A: 土地改革、打倒一切、经济建设
    B: 三大改造、四个全面、公私合营
    C: 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
    D: 阶级斗争、抗美援朝、和平发展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精彩练习】历社九下第六单元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与改革开放的起步第二课艰辛探索与建设成就
  • 7. 下图所示建设开始于(    )

    A: 开国大典后
    B: 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
    C: 中共八大以后
    D: “文化大革命”期间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精彩练习】历社九下第六单元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与改革开放的起步第二课艰辛探索与建设成就
  • 8. 为了探究“改革开放前新中国的风雨历程和改革开放对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意义”,某校九年级同学小王搜集了以下资料。

    材料一

    材料二:

    材料三:建设“一带一路”是党中央在新形势下作出的重大决策,对我国现代化建设具有深远意义。前期的对外开放重点在东南沿海,广东、福建、上海等省市成为“领头羊”和最先受益者,而广大中西部地区始终扮演着“追随者”的角色……以西部地区为例,西部地区占我国国土面积的72%,与13个国家接壤,但进出口贸易总额只占我国进出口总额的7.7%,利用外资和对外投资所占的比重不足10%。“一带一路”将构筑新一轮对外开放,助推内陆沿边地区由对外开放的边缘迈向前沿……

    请给以上图片设计一个合适的主题。这些图片内容不能完全反映改革开放前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曲折历程,请你再补充至少两方面的资料。
    请在材料二图一年代尺上填上合适的内容。图二反映的内容和图一有怎样的联系?
    结合所学知识,各举一例说明广东、福建、上海等省市成为对外开放的“领头羊”。根据材料三,分析“一带一路”建设的实施对西部地区的意义。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精彩练习】历社九下期末质量评估试卷
  • 9. 1953年底,鞍山钢铁公司全体职工送给朱德一段我国自行研制的第一根无缝钢管(如右图),时值(    )

    A: 改革开放时期
    B: 抗美援朝时期
    C: “一五”计划时期
    D: 土地改革时期
    难度: 简单 题型:常考题 来源:【精彩练习】历社九下期末质量评估试卷
  • 10.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我国农村生产关系的变革、调整经历了四个步骤,依次为(    )
    A: 土地改革、人民公社化、农业合作化、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B: 土地改革、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农业合作化、人民公社化
    C: 土地改革、农业合作化、人民公社化、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D: 农业合作化、土地改革、人民公社化、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精彩练习】历社九下期末质量评估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