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章节挑题
教材版本
年级

请展开查看知识点列表

>
<
部编版: 七年级上册
题型
难度
年份
  • 1. 下表为四川省资中县某镇三个村阶级结构变动情况表(单位:户)。表中阶级结构变动的直接原因是(    )

    年份

    雇农

    贫农

    中农

    富农

    新富农

    地主

    其他

    1948年

    83

    197

    116

    18

    0

    27

    2

    1953年

    3

    74

    355

    0

    4

    0

    7

    A: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B: 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召开
    C: 土地改革的完成
    D: 社会主义改造的顺利完成
    难度: 简单 题型:常考题 来源:【精彩练习】历社九下期末质量评估试卷
  • 2. 1956年底,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基本建立。这一结论的主要依据是(    )
    A: 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
    B: 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确立
    C: 基本完成了生产资料所有制的转变
    D: 第一个五年计划基本完成
    难度: 简单 题型:常考题 来源:【精彩练习】历社九下期末质量评估试卷
  • 3. 在一篇有关某“双百”人物的报道中,里面包含了这样的信息:石油、大庆、铁人。请你判断他是(    )
    A: 邓稼先
    B: 王进喜
    C: 钱学森
    D: 袁隆平
    难度: 简单 题型:常考题 来源:【精彩练习】历社九下期末质量评估试卷
  • 4. 以下对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多年来重大事件的解读,正确的有(    )

    ①开辟了中国历史新纪元

    ②建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

    ③迈出了经济体制改革的关键性一步

    ④进入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难度: 简单 题型:常考题 来源:【精彩练习】历社九下九下第七、八单元
  • 5. “开着一辆解放牌汽车,奔驰在青藏公路上” 。这种情景最早会出现在(   ) 
    A: 抗美援朝时期
    B: “一五计划”期间
    C: “大跃进”时期
    D: “文化大革命”时期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浙江省金华市义乌市绣湖中学2021-2022学年九年级下学期社会法治寒假作业监测(开学)试卷(历社部分)
  • 6. 新中国成立前,武汉市喻桥乡贫农陈友汉家里的土地很少,没有耕牛、农具,每年只收 350 千克谷,一年之中吃野菜、麦皮、杂粮达 8 个月之久。1950 年后,他家有田地 15 亩多,农具 齐全,全年有米吃。1953 年,他家收谷 1600 千克。他家生活发生变化的原因是(   ) 
    A: 大生产运动
    B: 农业生产合作社
    C: 土地改革
    D: 人民公社化运动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浙江省金华市义乌市绣湖中学2021-2022学年九年级下学期社会法治寒假作业监测(开学)试卷(历社部分)
  • 7. “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国家……民行使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国家对资本主义工商业采取利用、限制和改造的政策……逐步以全民所有制代替资本家所有制。”以上内容出自(    )
    A: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B: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C: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D: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1954年)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精彩练习】历社九下第五六单元质量评估试卷
  • 8.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立足国情,准确把握时代特点,科学对待马克思主义,始终坚持同一个梦想,走出了一条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路。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表一1952-1956年国民收入结构表(单位%)

    年份

    国营经济

    合作社经济

    公私合营经济

    个体经济

    资本主义经济

    1952

    19.1

    1.5

    0.7

    71.8

    6.9

    1956

    32.2

    53.4

    7.3

    7.1

    趋于零

    ——胡绳《中国共产党的七十年》

    材料三:改革开放胆子要大一些,看准了的,就大胆地试、大胆地闯。对的就坚持,不对的就赶快改,新问题出来加紧解决。——邓小平南方谈话

    图中会议形成了我国哪一根本政治制度?图中宪法的性质是怎样的?
    材料二表一和图一数据的变化各与哪一历史事件有关?这两个事件各有何历史意义?
    材料三中邓小平南方谈话内容体现了怎样的时代精神?谈话对我们今天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有什么启示?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精彩练习】历社九下第五六单元质量评估试卷
  • 9. 20世纪50年代初,分到土地的农民欢天喜地地说:“过去头顶地主的天,脚踏地主的地,现在都成为我们的了”“分了地,出了气,翻了身,见了天”。材料表明土地改革(    )

    ①为国家工业化建设准备了条件

    ②得到了农民的拥护

    ③废除了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

    ④使农民获得了解放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精彩练习】历社九下第五六单元质量评估试卷
  • 10. 如果看到“百团大战”“抗美援朝”“共和国元帅”的解说词,那么介绍的历史人物应是(    )
    A: 毛泽东
    B: 刘少奇
    C: 贺龙
    D: 彭德怀
    难度: 简单 题型:常考题 来源:【精彩练习】历社九下第五六单元质量评估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