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章节挑题
教材版本
年级

请展开查看知识点列表

>
<
部编版: 七年级上册
题型
难度
年份
  • 1. 周恩来说:“抗美援朝不是我们预料的,可是也不应该看成完全不是我们预料的……美帝国主义退出中国大陆,他是不会就此甘心的,必然要和我们较量,这一点我们是看到的。”材料表明美国发动朝鲜战争的原因是(    )  
    A: 刺激美国经济发展
    B: 遏制新中国崛起
    C: 争夺世界霸权
    D: 转嫁经济危机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历社——抗美援朝
  • 2. 下列图片共同体现出的时代主题是(    )

    A: 反抗外来侵略
    B: 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
    C: 发展国民经济
    D: 巩固新生政权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历社——抗美援朝
  • 3. 1950年6月,朝鲜内战爆发。美国悍然派兵侵略朝鲜。以美军为主的所谓“联合国军”越过“三八线”,一直打到鸭绿江边;美国第七舰队入侵中国台湾海峡,美军飞机入侵中国领空,轰炸扫射中国东北边境城市,阻止人民解放军解放台湾。以上材料,说明中国的抗美援朝是(    )  
    A: 保家卫国的正义战争
    B: 联合国维护和平行动
    C: 中美之间战略大决战
    D: 阻止美军侵台的战争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历社——抗美援朝
  • 4. 抗美援朝战争结束几十年后,一英国学者写道:中国从他们的胜利中一跃而成为一个不能再被人轻视的世界大国。作者意在强调这次战争 (    )  
    A: 捍卫了中国领土完整
    B: 提高了中国国际地位
    C: 增强了中国军事实力
    D: 改变了中国落后面貌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历社——抗美援朝
  • 5. 习近平主席说:“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一个有前途的国家不能没有先锋。”英雄人物①黄继光  ②雷锋  ③邱少云  ④张自忠参加抗美援朝的是(    )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③
    D: ②④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历社——抗美援朝
  • 6. 历史从不同角度折射出时代的印记。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6月25日,北朝鲜军队今天越过三八线。美国似乎对这一进攻感到惊讶,它将这次进攻归咎于苏联。

    ——克利夫顿·丹尼尔主编《20世纪大博览》

    1950年6月25日,南朝鲜军队开始了美国预谋的对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的侵略,发动了内战。

    ——葛罗米柯、波诺马廖夫《苏联对外政策史》

    这一战,粉碎了侵略者将新中国扼杀在摇篮中的图谋;这一战,拼来了山河无恙、家国安宁……这一战,打出了中国人民的精气神,让全世界对中国刮目相看;……这一战,震慑了侵略别国领土、干涉别国内政的霸权行径,彰显了新中国这一维护世界和平重要力量的崛起。——习近平在纪念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战前的北南分裂局面,通过战争不仅没有解决,还进一步恶化,朝鲜半岛作为世界军事舞台上的一个热点持续至今。

    ——徐焰《朝鲜战争对中国及其他各方的影响》

    在朝鲜战争起因问题上,两则材料反映的观点有何不同?结合当时国际格局特点,说明造成这种差异的主要原因。
    根据材料和新中国面临的形势,阐释抗美援朝战争胜利对中国新生政权的重大意义。
    综合上述材料,对当今世界各国维护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有何警示?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浙江省绍兴市柯桥区八校2021-2022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社会法治12月份联盟考试试卷(历社部分)
  • 7. 下表为四川省资中县某镇三个村阶级结构变动情况表(单位:户)。表中阶级结构变动的直接原因是(    )

    年份

    雇农

    贫农

    中农

    富农

    亲富农

    地主

    其他

    1948年

    83

    197

    116

    18

    0

    27

    2

    1953年

    3

    74

    355

    0

    4

    0

    7

    A: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B: 土地改革的完成
    C: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召开
    D: 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高效作业】中考历史与社会高效作业34
  • 8. 阅读图片,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材料一中的图片共同反映了中国历史上哪一次重大变革?这一变革的实质是什么?其中图3被称为“中国社会主义改造创举”,其表现在何处?
    材料一和材料二反映的事件分别确立了我国的什么制度?分别有何重要意义?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高效作业】中考历史与社会高效作业34
  • 9.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在探索中踏上了社会主义建设的征程。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50年至1952年我国主要农产品产量变化表

    类别

    粮食

    棉花

    油料

    1951年比1950年增长(%)

    8.7

    48.8

    22.4

    1952年比1951年增长(%)

    14.1

    26.5

    12.5

    材料二:1952年和1956年各种所有制经济在国民收入中所占比例

    年份

    个体经济

    私营经济

    公私合营经济

    集体所有制经济

    国营经济

    1952

    71.8%

    6.9%

    0.7%

    1.5%

    19.1%

    1956

    7%

    0.1%

    7.3%

    53.4%

    32.3%

    材料一中我国主要农产品产量变化与哪一历史事件密切相关?它的推行促使我国农村土地所有制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材料二数据变化说明我国的所有制形式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其主要原因是什么?这对中国社会发展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高效作业】中考历史与社会高效作业34
  • 10. 2021年是我国“十四五”规划开局之年。温州市某中学准备举办一场“一五”计划成果图片展,下列哪项适合采用(    )
    A: 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B: 武汉长江大桥建成
    C: 青藏铁路全线通车
    D: “辽宁舰”交接入列
    难度: 简单 题型:常考题 来源:【高效作业】中考历史与社会高效作业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