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章节挑题
教材版本
年级

请展开查看知识点列表

>
<
部编版: 七年级上册
题型
难度
年份
  • 1. 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我国建立的标志是(    )
    A: 新中国的成立
    B: 土地改革的完成
    C: 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
    D: 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开展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2020060503351158
  • 2. 抗美援朝战争的起止时间是(    )
    A: 1950年10月—1951年6月
    B: 1950年6月—1952年7月
    C: 1950年10月—1953年7月
    D: 1951年10月—1953年7月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2020060503351158
  • 3. 1953-1956年国家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实质是(    )
    A: 将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
    B: 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
    C: 建立国家工业化和国防现代化的初步基础
    D: 进一步巩固新生的人民民主政权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2020060503351158
  • 4. 2018年4月27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英雄烈士保护法》。“用身躯堵枪眼,为部队开辟通路”的特级英雄黄继光的英勇事迹发生在(    )
    A: 北伐战争时期
    B: 抗日战争时期
    C: 解放战争时期
    D: 抗美援朝时期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2020060503351158
  • 5. “那是一个火红的年代,到处充满了生机和活力,机器的轰鸣声不绝于耳,共和国几乎每一天都在发生改变,因为几乎每一天都有新的建设项目开工上马,其中许多是中国过去没有的新工业,如飞机制造、大型发电设备生产。”材料中的“火红的年代”是指(    )
    A: 20世纪50年代
    B: 20世纪60年代
    C: 20世纪70年代
    D: 20世纪80年代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2020060503351158
  • 6. 1956年年底,毛泽东曾说:“手工业中许多好的东西不要搞掉了,王麻子、张小泉的剪刀一万年也不要搞掉,我们民族好的东西,搞掉了的,一定要来一个恢复。”此话针对的问题是(    )
    A: 土地改革中的急于求成
    B: 三大改造中的过急过粗
    C: “一五”计划中的盲目跟风
    D: 反腐第一案中的毫不留情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2020060503351158
  • 7. 从1953年到1956年,全国工业值平均年19.6%,农业总产值每年递增4.8%,这种增长速度是相当高的;1956年,工业总产值第一次超过农业总产值,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 “一五”计划的实施
    B: 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开展
    C: “大跃进”运动的掀起
    D: 国民经济的全面调整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2020060503351158
  • 8. 小明同学用歌谣的形式总结了新中国的部分建设成就,这些成就出现在“一五”期间的有(    )

    ①鞍山轧钢开红花,解放汽车跑中华

    ②喷气飞机翔蓝天,长江大桥武汉架

    ③川藏公路到屋脊,沈阳机床成绩大

    ④地主拱手交地契,农民获得新土地

    A: ①③④
    B: ①②③
    C: ①②④
    D: ②③④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2020060503351158
  • 9. 1950年6月28日,《人民日报》发表社论称:“这是一件翻天覆地的大事,是中国人民对残余的封建制度所发动的一场最猛烈的经济的、政治的战争,将在实际上结束中国社会的半封建性质。”这件大事是(    )
    A: 土地改革
    B: 追剿国民党残余势力
    C: 抗美援朝
    D: 和平解放西藏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2020060503351158
  • 10. “一五”计划是在党中央的直接领导下,由周恩来、陈云同志主持制定的,其主要任务有两点,一是集中力量进行工业化建设,二是加快推进经济领域的社会主义改造。当时的重工业项目主要集中在(    )
    A: 华北地区
    B: 西北地区
    C: 东北地区
    D: 东南地区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20200605033511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