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展开查看知识点列表
①废除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所有制
②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使农业生产获得了迅速恢复和发展
③建立了土地公有制
④农民翻了身,成为土地的主人
1950年(%)
1954年(%)
人口比重
土地占有比重
贫农、中农
85.5
45.2
92.1
91.4
富农、地主
14.5
54.8
7.9
8.6
种类
1950年
1951年
1952年
粮食
13213
14369
16392
棉花
69.2
103.1
130.4
材料一:下表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土地情况调查表。
阶级成分
占总人口数量
占总土地数量
地主、富农
10%
70%—80%
贫农、中农、雇农
90%
20%—30%
材料二:1952年底,3亿多农民分到了大约7亿亩土地和一定的生产资料。全国农业总产值从1949年的362亿元增加到1952年的461亿元,粮食总产量迅速增长,农民收入大大提高。
材料: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借以解放农村生产力,发展农业生产,为新中国的工业化开辟道路。
——《土地改革法》
材料一:在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里,土地大多集中在地主手里。农民长年累月“面朝黄土背朝天”地辛勤劳作,收获物大部分要交租纳税,自己所得无几。
材料二:
宣传土地政策 农民分得土地 土地房产证所有证
材料三:在属于自己的土地上耕耘和收获,这就是劳动人民翻身做主人的感受。土地改革解放了农村的生产力,极大地提高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1951年,中国粮食产量达到1.4363亿吨,比1949年增长了26.9%。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