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章节挑题
教材版本
年级

请展开查看知识点列表

>
<
部编版: 七年级上册
题型
难度
年份
  • 1. 下表为四川省资中县某镇三个村阶级结构变动情况表(单位:户)。表中阶级结构变动的直接原因是(    )

    年份

    雇农

    贫农

    中农

    富农

    新富农

    地主

    其他

    1948年

    83

    197

    116

    18

    0

    27

    2

    1953年

    3

    74

    355

    0

    4

    0

    7

    A: 新中国的成立
    B: 土地改革的完成
    C: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召开
    D: 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土地改革
  • 2. 1953年,农民王老汉家贴出的一副春联:“土地还家山河改色,妖氛敛迹农民翻身”。从春联中看出让王老汉高兴的事情是(    )
    A: 他参加了农业生产合作社,走上了集体化道路
    B: 他成为了人民公社社员,吃饭不要钱了
    C: 种上了责任田,使他勤劳致富
    D: 他分到了地主的田地,成为了土地的主人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土地改革
  • 3. 新中国成立后,辽宁省金县三十里堡梅家村农民昼夜不停地拉土垫地,把1000多亩盐碱地变成良田,这一现象主要说明了(    )
    A: 土地改革消灭了地主阶级
    B: 土地改革有利于生态环境的变化
    C: 土地改革提高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D: 土地改革产生了新富农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土地改革
  • 4. 从农民拥护新中国政权的角度来看,土地改革运动最重要的意义在于(    )
    A: 彻底废除了中国的封建制度
    B: 农民获得了土地,成为土地的主人
    C: 促进了农业经济的发展
    D: 为新中国工业化开辟了道路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土地改革
  • 5. 新中国实行土地改革的根本原因是(    )
    A: 封建土地制度严重阻碍了农村经济的发展
    B: 广大农民缺乏生产工具、资金
    C: 引导农民走共同富裕的社会主义道路
    D: 结束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土地改革
  • 6. 透过现象看本质是认识和评价历史的重要方法。下列属于揭示历史现象的本质的表述是(    )
    A: 1971年俄国十月革命爆发
    B: 20世纪50年代初我国开展的土地改革运动是以消灭封建剥削制度为目的一场深刻的社会变革
    C: 19世纪后期到20世纪初,第二次工业革命在欧美国家兴起
    D: 1953年抗美援朝以中朝人民的胜利和美国的失败而告终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土地改革
  • 7. “耕者有其田”是中国世代农民梦寐以求的愿望。新中国成立后实现了农民这一愿望的是(    )
    A: 土地改革
    B: 人民公社化运动
    C: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D: 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土地改革
  • 8. “为什么要进行这种改革呢?简单地说,就是因为中国原来的土地制度极不合理……这就是我们民族被侵略、被压迫、穷困及落后的根源……这种情况如果不加以改变,中国人民革命的胜利就不能巩固,农村生产力就不能解放,新中国的工业化就没有实现的可能,人民就不能得到革命胜利的基奉果实”为了改变这种情况,中央政府(    )
    A: 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B: 组织引导农民参加农业生产合作社
    C: 有计划地引导农村合并形成人民公社
    D: 鼓励实行分田包产到户自负盈亏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土地改革
  • 9. 土地改革完成后,我国农村的土地所有制形式是(    )
    A: 国家土地所有制
    B: 农民土地所有制
    C: 集体土地所有制
    D: 公社土地所有制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土地改革
  • 10. 如图这幅图片,是土地改革时,农民正在拔除地主立的地界碑,把土地分给农民自己。下列叙述不符合实际情况的是(    )

    A: 这次土地改革的根本原因是封建土地制度严重阻碍农村经济和中国社会的发展
    B: 改革中人民政府颁布了《中国土地法大纲》
    C: 地主也可以分到一份土地,自己耕种,自食其力
    D: 这次土地改革到1952年底,除部分少数民族地区外,全国大陆基本上完成了土地改革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土地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