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章节挑题
教材版本
年级

请展开查看知识点列表

>
<
部编版: 七年级上册
题型
难度
年份
  • 1. 我国在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中,曾有过很大曲折,不是主要原因有(    )


    A: 人们的建设热情太高
    B: 对社会主义所处的发展阶段认识不足
    C: 社会主义建设缺乏经验
    D: 主观上急于求成
    难度: 简单 题型:常考题 来源:
  • 2. 有资料表明,十年“文革”时期国民收入损失了5000亿元,这超过了建国后30年全国固定资产的总和。这反映出“文化大革命”的一个严重后果是(   )


    A: 民主与法制遭到践踏      
    B: 国民经济遭受巨大损失
    C: 各级政府机构瘫痪        
    D: 科学文化教育事业遭到摧残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 文革十年01
  • 3. 下列事件发生在“文化大革命”期间的有(     )

    ①1964年10月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②1966年5月,北京大学出现了第一张大字报

    ③1967年1月,上海造反派夺取了上海市的党政领导权

    ④1971年9月林彪等人驾机出逃,机毁人亡

    A: ②③④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③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
  • 4. 1953年,著名油画家董希文创作了巨型油画《开国大典》。该作品曾有两次改动,其中一次改动是去掉刘少奇的画像。这次改动可能发生在(     )


    A: “大跃进”期间 
    B: “一五”计划期间
    C: “文化大革命”期间  
    D: 社会主义建设期间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
  • 5. 下列有关“文化大革命”的叙述,正确的有(     )

    ①使中国国民经济损失巨大,拉大了我国与发达国家的差距

    ②是一次文化领域的革命

    ③使我国的民主与法制遭受严重践踏

    ④广大干部和知识分子深受迫害

    A: ①③④      
    B: ②③④       
    C: ①②③      
    D: ①②④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
  • 6. 下列历史现象与“文化大革命"有关的有(     )

    ①土法大炼钢铁   ②“破四旧”  ③大量冤假错案   ④写大字报   ⑤浮夸风


    A: ①③④      
    B: ②③④      
    C: ①②③      
    D: ①②④⑤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
  • 7. 口号是历史的浓缩,从口号中我们可以直观地看到一个真实的历史。“打倒一切”“造反有理”“停产闹革命”这类口号出现在(     )

    A: 新中国成立初期          
    B: 探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
    C: “文化大革命”时期   
    D: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难度: 简单 题型:常考题 来源: 文革十年02
  • 8. “麻城建国一社出现天下第一田——稻亩产三万六千九百多斤。”这则旧报纸上刊登的消息引起了某班同学的激烈争论。下列甲、乙、丙、丁四位同学的观点较为典型,你认为正确的是(     )


    A: 甲说:该消息反映出农业生产合作社成立后,农民已经走向共同富裕
    B: 乙说:该消息说明我国的社会主义改造刚刚完成,生产迅速发展
    C: 丙说:该消息明显是“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的产物
    D: 丁说:该报纸应该出版于20世纪70年代以后,鲜明地反映了改革开放的成就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
  • 9. “不怕做不到,只怕想不到”“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这些口号出现在(     )


    A: 大生产运动中            
    B: “大跃进”运动中
    C: 人民公社化运动中        
    D: “文化大革命”中
    难度: 简单 题型:常考题 来源:
  • 10. 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莫言在斯德哥尔摩的演讲中说:“我记忆中最早的一件事,是提着家里唯一的一把热水壶去公共食堂打开水。因为饥饿无力,失手将热水瓶打碎,我吓得要命,钻进草垛,一天没敢出来。”这里的“公共食堂”与下列哪一事件有关(     )

    A: 实施第一个五年计划      
    B: “大跃进”运动
    C: 人民公社化运动          
    D: “文化大革命”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