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章节挑题
教材版本
年级

请展开查看知识点列表

>
<
部编版: 七年级上册
题型
难度
年份
  • 1. 历史上的一些做法,往往打上了时代的烙印。你知道“大串联”、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学生“停课、闹革命”这些做法应当发生在( )
    A: “大跃进”时期
    B: “文化大革命”时期
    C: “人民公社化”时期
    D: 整风运动时期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专题十九:文革十年
  • 2. “五四运动,四五精神,顶天立地大英雄,生死荣哀,光耀二十世纪;八一倡义,一八赍志,赤胆忠心好总理,鞠躬尽瘁,恩被九亿神州。”这副对联赞颂的是( )
    A: 毛泽东
    B: 周恩来
    C: 朱德
    D: 陈毅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专题十九:文革十年
  • 3. 林彪反革命集团被粉碎是在( )
    A: 1966 年
    B: 1971 年
    C: 1975 年
    D: 1976 年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专题十九:文革十年
  • 4. 在社会主义道路探索中出现的失误有( )

    ①“一五”计划 ②三大改造 ③大跃进 ④人民公社化运动 ⑤文化大革命

    A: ①③④
    B: ②③④
    C: ①③⑤
    D: ③④⑤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专题十九:文革十年
  • 5. 口号、标语往往有着强烈的政治色彩,被打上了时代烙印。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历史上,下列口号、标语,按提出时间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抗美援朝,保家卫国” ②“打倒一切,全面内战” ③“和平统一,一国两制” ④“中国人民站起来了”

    A: ①②③④
    B: ②④①③
    C: ③①②④
    D: ④①②③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专题十九:文革十年
  • 6. 票据是历史的浓缩与见证。右图的票据见证了( )

    A: 抗美援朝战争的爆发
    B: 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
    C: 西藏的和平解放
    D: 文化大革命时期民主法制遭到破坏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专题十九:文革十年
  • 7. “正正反反,反反正正,正反一样;是是非非,非非是是,是非不分。”这幅对联反映了“文化大革命”时期的状况。下列叙述中哪些属于这一时期“是非不分”的表现( )

    A: 1971年9月13日,粉碎林彪反革命集团
    B: 1967年2月,中央“文革”小组指责一些老干部的行为是“二月逆流”
    C: 林彪反革命集团被粉碎后,周恩来和邓小平一起扭转了经济的下滑,使形势有了明显的好转
    D: 1976年10月,华国锋、叶剑英等代表中央政治局粉碎了江青反革命集团
    难度: 简单 题型:常考题 来源:专题十九:文革十年
  • 8. "文化大革命"中最大的冤案得到平反是在(   )

    A: 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会上
    B: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上
    C: 1980年的拨乱反正中
    D: 1981年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上
    难度: 简单 题型:常考题 来源:
  • 9. 20世纪50年代的中国,曾流行过一个口号:“跑步进入共产主义。”当时,有的国家领导人认为,中国将很快进入共产主义社会。党的十三大提出,我国社会主义还处于初级阶段。出现这种认识变化的主要由于(  )​

    A: 吸取了“大跃进”运动的教训
    B: 十三大提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
    C: 重新确立了实事求是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
    D: 总结了建国以来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
    难度: 困难 题型:常考题 来源:
  • 10. 我国在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中经历了很大的曲折。1958年,全国掀起了“大跃进”运动和农村人民公社化运动,给我国社会经济发展造成了重大损失。“大跃进”运动的主要标志是什么?“大跃进”运动在工业和农业方面的表现分别有哪些?产生了哪些后果?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