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章节挑题
教材版本
年级

请展开查看知识点列表

>
<
部编版: 七年级上册
题型
难度
年份
  • 1.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实施的重大意义在于(   )

    ①对维护民族团结、巩固祖国统一和促进少数民族地区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②标志着祖国大陆获得统一,各族人民实现了大团结 
    ③体现了国家充分尊重和保障各少数民族管理本民族内部事务权利的精神 
    ④为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奠定了基础

    A: ①②④
    B: ①③④
    C: ②③④
    D: ①②③④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6.4 民族区域自治地方的发展 同步练习
  • 2. 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党和政府十分重视民族地区经济文化的发展。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各民族自治地方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可分离的部分。

    ——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材料二 由于恶劣的交通状况,直至20世纪初,地处“世界屋脊”的西藏仍是难以进入之地。20世纪50年代中国修通了公路,结束了西藏没有公路的历史。

    材料三 进入21世纪,党和人民政府更加重视少数民族地区经济文化的发展。某铁路工程计划投资约262亿元。这条铁路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线路最长、穿越冻土里程最长的高原铁路。该工程于2006年7月1日全线通车。

    新中国成立后,在少数民族地区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目前已建立几个省级自治区?本项制度的实施有何重大意义?
    20世纪50年代中国修通了哪几条西藏公路?
    材料三中提到的这条铁路的名称是什么?它的建成,有何重大历史意义?
    2000年以来,少数民族地区加快了发展步伐,出现了大发展的新气象。这主要是得益于中央提出并实施的哪一重大战略决策?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6.4 民族区域自治地方的发展 同步练习
  • 3. 56个民族宛如璀璨的明珠点缀着祖国的壮丽河山,组成了一个其乐融融的中华民族大家庭。这体现了我国是(   )
    A: 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B: 历史最悠久的国家
    C: 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
    D: 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6.4 民族区域自治地方的发展 同步练习
  • 4. 2018年12月11日是广西壮族自治区成立60周年纪念日,如图是庆祝活动的徽标,由醒目的“60”造型和壮锦、凤凰等广西民族文化元素构成。关于徽标的设计意图,下列理解你不赞同的是(   )

    A: 表明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尊重历史、合乎国情、顺应民心
    B: 体现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新型民族关系
    C: 反映了少数民族的文化特色,促进各民族间的文化交流
    D: 说明各民族经济、文化发展不协调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6.4 民族区域自治地方的发展 同步练习
  • 5. 广东省在全省中小学启动新一轮援疆教师遴选工作,此次汕头市选派15名援疆支教教师,于2018年8月赴疆开展支教工作。选派优秀教师对民族地区进行教育帮扶体现了(   )
    A: 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B: 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C: 各个民族不论大小一律平等
    D: 我国努力促进各民族共同发展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6.4 民族区域自治地方的发展 同步练习
  • 6. 长期在中国考察的澳大利亚当代学者尼古拉斯·泰善说:“中国的民族政策令人赞赏,值得世界上许多国家借鉴。”这里的“民族政策”在我国许多地区成功实施,其中包括(   )
    A: 西藏
    B: 香港
    C: 北京
    D: 澳门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6.4 民族区域自治地方的发展 同步练习
  • 7.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民族自治地方分为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旗)。下列属于我国建立的第一个省级自治区的是(   )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6.4 民族区域自治地方的发展 同步练习
  • 8. 某同学整理所学知识,制成如下知识卡片,如果要给卡片起一个名称,最合适的是(   )

    ★名称:______________

    ★内容:西藏地区完成民主改革

    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成为我国第二大橡胶基地

    西部地区出现了大开发、大发展的新气象

    A: 民族工作成就显著
    B: 统一大业逐步推进
    C: 思想文化繁荣发展
    D: 外交工作不断突破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6.4 民族区域自治地方的发展 同步练习
  • 9. 2017年是内蒙古自治区成立70周年。70年来,内蒙占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就,内蒙古人民的生活有了明显的改善和提高。这充分证明了(    )
    A: 我国已经建成了全面小康社会
    B: 祖国统一是我们各族人民的心愿
    C: 各族人民是一家.就能造就一个更加美好的内蒙古
    D: 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促进了各民族的平等、团结和共同繁荣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初单测】九年级(全)历史与社会测试卷(八)(下册第六单元)
  • 10.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54年制定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各民族自治地方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可分离的部分。”这一制度的实行,是在国家的统一领导下,以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为基础,建立相应的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自主地管理本民族、本地区的内部事务,行使当家做主的权利。

    材料二:1990年9月.江泽民在新疆视察时提出“三个离不开”的思想,他说:“我们伟大的中华民族,是由五十多个民族构成的。在我们祖国的大家庭里,各个民族的关系是平等、团结、互助的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少数民族之间也相互离不开。”

    材料三:2006年7月,青藏铁路全线开通,长期制约西藏发展的交通“瓶颈”得以解决。如今,西藏形成了铁路、公路、航空一体化的立体交通网络。

    材料一反映出新中国重要的政治制度是什么?依据材料回答这一制度实施的政治前提是什么。
    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我国少数民族的分布特点。我国“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是怎样的?
    2015年是西藏自治区政府成立50周年,习近平亲题匾额“加强民族团结,建设美丽西藏”,结合实际,说一说新中国成立后加强民族团结、建设美丽西藏的有利条件。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初单测】九年级(全)历史与社会测试卷(八)(下册第六单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