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章节挑题
教材版本
年级

请展开查看知识点列表

>
<
部编版: 七年级上册
题型
难度
年份
  • 1. 邓小平提出“一国两制”构想最初是为了解决(     ) 
    A: 香港问题
    B: 台湾问题
    C: 澳门问题
    D: 南海问题
    难度: 简单 题型:常考题 来源:九年级下册第六单元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与改革开放的起步第五课 “一国两制”与统一大业(香港和澳门回归)
  • 2. 赵老师在讲授“祖国统一”这一专题时,设计了如图思维导图。其中,方框中的内容应是(     )
    A: 一国两制
    B: 国共合作
    C: 和平共处
    D: 统一战线
    难度: 简单 题型:常考题 来源:九年级下册第六单元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与改革开放的起步第五课 “一国两制”与统一大业(香港和澳门回归)
  • 3. 相对于我国内地来讲,澳门特别行政区的“特别”指的是(     )  
    A: 政治上不受中央政府管辖
    B: 与葡萄牙仍有紧密的政治联系
    C: 成为经济特区,原经济地位不变
    D: 享有高度自治权,社会制度不变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九年级下册第六单元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与改革开放的起步第五课 “一国两制”与统一大业(香港和澳门回归)
  • 4. 香港问题为什么能够谈成呢?并不是我们参加谈判的人有特殊的本领,主要是我们 这个国家这几年发展起来了,是个兴旺发达的国家,有力量的国家,而且是个值得信 任的国家……也是中英双方共同努力的结果 ”。邓小平这个讲话总结的是香港能够顺利回归的(     ) 
    A: 原因
    B: 结果
    C: 经过
    D: 影响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九年级下册第六单元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与改革开放的起步第五课 “一国两制”与统一大业(香港和澳门回归)
  • 5. 24年前的7月1日,香港正式回归中国。某历史小组准备出一期板报,同学们分别写了一句话,其中表述正确的是(     ) 
    A: 李静:1997年香港回归,洗雪了中国人民的百年耻辱
    B: 张辉:1999年香港回归,继续保持社会主义制度不变
    C: 王珊:1999年香港回归,其根本原因是中国综合国力的增强
    D: 马琴:1997年香港回归,标志着美国殖民统治在中国的结束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九年级下册第六单元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与改革开放的起步第五课 “一国两制”与统一大业(香港和澳门回归)
  • 6. 2019年12月20日,是澳门回归暨澳门特别行政区成立20周年的日子,这20年是澳门繁荣,稳定发展的20年,对澳门平稳过渡、顺利回归起关键作用的是(     )  
    A:   “一国两制”,高度自治
    B: 多党合作、政治协商制度
    C: “求同存异”方针的倡导
    D: 民族区域自治政策的实施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九年级下册第六单元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与改革开放的起步第五课 “一国两制”与统一大业(香港和澳门回归)
  • 7. “就在21世纪的钟声即将敲响之前,从神州大地上消除了最后一块帝国主义侵略造成的殖民地的残痕,完整而彻底地完成了民族独立的历史使命。”完成这一历史使命的根本保证是(     )  
    A: 召开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B: 中国三大改造完成
    C: 提出“一国两制”的构想
    D: 中国综合国力的不断提高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九年级下册第六单元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与改革开放的起步第五课 “一国两制”与统一大业(香港和澳门回归)
  • 8. 香港媒体在评论中国收回香港时说:“收回香港这篇文章,是邓小平的天才创造。”这里的“天才创造”是指 (     ) 
    A: 民族平等原则
    B: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C: “一国两制”构想
    D: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九年级下册第六单元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与改革开放的起步第五课 “一国两制”与统一大业(香港和澳门回归)
  • 9. 澳门中联办主任傅自应在第六个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上致辞表示:澳门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可分离的部分,始终与祖国荣辱相依、休戚与共,在国家安全问题上,只有“一国”之责,没有“两制”之分。“一国两制”伟大构想的提出者是(     ) 
    A: 毛泽东
    B: 孙中山
    C: 邓小平
    D: 朱德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九年级下册第六单元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与改革开放的起步第五课 “一国两制”与统一大业(香港和澳门回归)
  • 10. 1984年,邓小平在与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会谈时指出:“就香港问题而言,三方面都能接受的只能是‘一国两制’,允许香港继续实行资本主义制度。”这说明(     ) 
    A: “一国两制”是仅就香港问题提出的
    B: “一国两制”吸收了历史上的成功经验
    C: “一国两制”是实事求是的产物
    D: 香港的稳定取决于资本主义制度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九年级下册第六单元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与改革开放的起步第五课 “一国两制”与统一大业(香港和澳门回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