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章节挑题
教材版本
年级

请展开查看知识点列表

>
<
部编版: 七年级上册
题型
难度
年份
  • 1. 1955年谁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促成了万隆会议圆满成功( )       
    A: 毛泽东
    B: 周恩来
    C: 刘少奇
    D: 邓小平
    难度: 简单 题型:常考题 来源: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01
  • 2. 中国、印度、缅甸的三国总理在1954年共同倡导的处理国际关系的基本准则是(    )
    A: 闭关锁国
    B: 独立自主
    C: “和平演变”
    D: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难度: 简单 题型:常考题 来源: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01
  • 3. 建国初期,我国在外交领域取得许多重大成就。由中国政府提出并成为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基本准则的是(    )
    A: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B: 反对霸权主义
    C: “求同存异”的方针
    D: 打击恐怖主义
    难度: 简单 题型:常考题 来源: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01
  • 4.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2009年11月7日在开罗访问了阿拉伯国家联盟总部并发表题为《尊重文明的多样性》的重要讲话,强调不同文明要在多样中求同一,在差异中求和谐,在交流中求发展。它体现出我国的外交方针是(    )
    A: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B: 求同存异
    C: 坚持一个中国原则
    D: 一国两制
    难度: 简单 题型:常考题 来源: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01
  • 5. 1971年美国从中国进口490万美元,出口则是微乎其微;而1972年美国从中国进口额达3230万美元,对华出口为6020万美元。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 中国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B: 中美两国关系开始得到了改善
    C: 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D: 中美两国顺利建立了外交关系
    难度: 简单 题型:常考题 来源: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01
  • 6. 一位美国记者评论周恩来在某次重大会议中的作用时说:“周恩来并不打算改变任何一个坚持反共立场的领导人的态度,但是他改变了会议的航向。”这次会议是( )       
    A: 日内瓦会议
    B: 第26届联合国大会
    C: 万隆会议
    D: 亚太经济合作组织会议
    难度: 简单 题型:常考题 来源: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01
  • 7. 1954年,中国、印度、缅甸再次重申:“如果这些原则不仅适用于各国之间,而且适用于一般国际关系之中,它们将形成和平与安全的坚固基础,而现时存在的恐惧和疑虑,则将为信任感所代替。”材料中“这些原则”的内容主要包括( )

    ①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 ②互不侵犯 ③互不干涉内政 ④平等互利 ⑤和平共处 ⑥合作共赢       

    A: ①②③④⑤
    B: ②③④⑤⑥
    C: ①②③④⑥
    D: ①②③⑤⑥
    难度: 简单 题型:常考题 来源: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01
  • 8. 《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评论说:在1955年的一次国际会议上,“周恩来利用了他个人的巨大魅力和外交机敏逐渐减弱了那些怀疑中国或怀疑共产主义的领导人的敌对情绪。”在这次会议上,周恩来提出的外交方针是( )       
    A: “求同存异”
    B: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C: “另起炉灶”
    D: “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
    难度: 简单 题型:常考题 来源: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01
  • 9.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解决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原则,标志着中国外交政策的成熟。它的提出者是( )       
    A: 朱德
    B: 周恩来
    C: 毛泽东
    D: 陈毅
    难度: 简单 题型:常考题 来源: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01
  • 10.

    下列图示反映了中美关系的变化。这体现了(    )

    ①中美关系不断的深化发展           ②我国外交政策由对抗走向对话

    ③我国积极寻求与大国结盟           ④和平与发展已经成为时代主题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④
    D: ③④
    难度: 中等 题型:真题 来源:2017年浙江省台州市中考历史与社会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