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章节挑题
教材版本
年级

请展开查看知识点列表

>
<
部编版: 七年级上册
题型
难度
年份
  • 1. “共和国勋章”获得者、“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院士带领的团队首次在热带沙漠成功种植海水稻,为沙漠地区提升粮食自给能力、保障全球粮食安全和改善沙漠地区生态环境再添“中国贡献”。上图是海水稻叶片局部放大示意图,A、B、C分别表示发生在海水稻叶片内的某些生理过程。回答下列问题:

    图中A表示的生理过程是
    图中的C过程所需的水分,主要通过根尖的根毛区吸收,再经(填“导管”或“筛管”)运送到叶等器官。进入海水稻体内的大部分水会通过图中所示的(填字母)过程散失到环境中。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浙江省台州市临海市东塍镇中学等部分校2021-2022学年八年级下学期第三次校本练习科学试题
  • 2. 如图甲所示为人体吸气和呼气时胸廓与膈肌状态的示意图;如图乙所示为肺泡与血液之间气体交换的示意图,据图回答问题:

    图甲中①表示(填“吸气”或“呼气”)状态,此时膈肌处于(填“舒张”或“收缩”)状态。
    图乙中A表示(填写气体名称),其通过作用,透过毛细血管壁和肺泡壁进入肺泡内。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浙江省台州市临海市东塍镇中学等部分校2021-2022学年八年级下学期第三次校本练习科学试题
  • 3.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只有攥紧中国种子,才能端稳中国饭碗。”袁隆平院士带领的团队研发了高产且耐盐碱的海水稻新品种(如图 2)。海水稻具有耐盐碱性、生育期短、根系发达、细胞液浓度高等特点,即使在盐碱地,根也能吸收充足的水分。如图 3 为海水稻叶片内的某些生理过程。

    图 3 中甲表示的生理过程是
    图 3 中的丙过程吸收的二氧化碳产生的氧气,是通过图4中(选填字母)进出植物体的。
    海水稻可以在海边盐碱地生长,其根毛区细胞的特点是。(写出一点)
    难度: 中等 题型:模拟题 来源:浙江省衢州市常山县2022年初中科学毕业生学业考试调研测试试卷
  • 4. 小科将装有植物的密闭装置连通二氧化碳浓度测定仪,在夏季晴朗的室外测定该装置内一昼夜二氧化碳的浓度变化,并绘制了如图所示的曲线图:

    从氧浓度的角度考虑,一天中时左右是适宜到林间锻炼的最佳时间;
    图中表示光合作用速率等于呼吸作用速率的点是(填字母)。
    难度: 中等 题型:模拟题 来源:浙江省丽水市松阳县2022年初中科学毕业生学业考试模拟试卷
  • 5. 如图是人体部分结构、生理过程示意图。

    图甲中,外界气体进入肺,肺泡与毛细血管中的血液进行气体交换是通过实现的。当血液流过组织器官,并与组织细胞发生物质交换后,由动脉血变为静脉血,图中a表示的物质是。写出在细胞处进行呼吸作用的文字表达式:
    图乙为人体心脏结构图,其中心脏的四个腔室内流动脉血的是(选填数字)。
    难度: 中等 题型:模拟题 来源:浙江省杭州市文理中学2022年中考科学适应性考试试卷(二模)
  • 6. 下列对绿色植物生理作用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 绿色植物的蒸腾作用能提高大气湿度,增加降水,促进生物圈的水循环
    B: 水分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原料,植物吸收的水分主要用于光合作用
    C: 呼吸作用的实质是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
    D: 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对维持生物圈的碳一氧平衡起了重要作用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浙教版科学八下第四章阶段性测试(十三)[范围:植物与土壤(4.5~4.6) ]
  • 7. 图中的箭头表示不同物质的运动方向,其中a、b可通过气孔进出叶片,c、d可通过叶柄进出叶片。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 在光照下,叶片进行光合作用时,c通过导管运输,d通过筛管运输
    B: 在黑夜里,叶片进行呼吸作用时,a表示氧气,d表示二氧化碳
    C: 在光照下,叶片进行蒸腾作用时,c和d都表示水
    D: 在光照下,叶片进行光合作用时,a表示二氧化碳,b表示有机物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浙教版科学八下第4章质量评估试卷
  • 8. 农业生产中,在保证水、肥等条件下,要让农作物最大限度地利用太阳光能,提高单位面积耕地的粮食产量。如图1表示叶片在阳光下进行的一些生理活动;图2表示叶面积指数与农作物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两大生理过程的关系(叶面积指数是指单位面积上植物的总叶面积;叶面积指数越大,叶片交错重叠程度越大)。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若A表示二氧化碳,则C表示时,物质D是通过运输到其他器官的。
    若C表示水,此时图1表示叶片正进行,它对植物体的意义是
    叶面积指数为时,对农作物的增产最有利。
    通过对图2曲线的分析,你得出的结论是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浙教版科学八下 第四章 专题分类训练五植物的生命活动探究
  • 9. 一氧化碳无色无味,人体吸入过多会导致血氧饱和度下降而中毒,被称为“沉默的杀手”。如图甲是一个指尖血氧饱和度检测仪,能随时检测血氧饱和度。(血氧饱和度是指血液中与氧气结合的血红蛋白占全部血红蛋白的比例,通常在95%以上。)

    一氧化碳中毒后,患者往往会出现头晕和乏力等症状,这是因为血氧饱和度偏低。导致了组织细胞的减弱,能量供应不足,
    当人体血氧饱和度过低时,可以借助图乙所示的ECMO技术抢救,其原理是:将体内的静脉血引出体外,经过人工心肺后流回心脏后血液的含氧量增加,这个过程相当于图丙中的。(选填“过程A”或“过程B”)
    一氧化碳极易与红细胞中的血红蛋白结合,且自然状态下难以分离。一氧化碳中毒的病人,医院通常采取让病人进入高压氧舱吸氧的治疗方案,可以将一氧化碳排出体外。请你分析治疗过程中血红蛋白与一氧化碳和氧气的结合和分离情况:
    难度: 中等 题型:模拟题 来源:浙江省温州市第二十一中2021学年九年级下学期科学第三次模拟检测试卷
  • 10. 结构和功能相适应是重要的科学思想,以下结构与功能表述不相符的是(   )

    选项

    结构

    功能

    A

    鸟的肺结构致密并与特殊的气囊相通

    为鸟类的飞行提供充足的氧气

    B

    心脏的心肌发达

    为血液运输提供动力

    C

    大静脉管腔内有静脉瓣

    防止血液倒流

    D

    小肠壁上有丰富的肠腺

    有利于营养物质的吸收简化

    A: A
    B: B
    C: C
    D: D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浙江省舟山市定海区2021-2022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科学期末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