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章节挑题
教材版本
年级

请展开查看知识点列表

>
<
部编版: 七年级上册
题型
难度
年份
  • 1. 下列关于土壤污染的说法,正确的是(    )

    ①土壤污染严重是由自然界的原因造成的

    ②污染物一旦进人土壤后很难除去

    ③土壤污染不仅直接影响植物,而且危及人类健康

    ④我国广大农村耕地污染严重,而城郊、工矿区周围土壤污染相对较轻

    A: ①②③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②④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浙教版科学八下第四章阶段性测试(十三)[范围:植物与土壤(4.5~4.6) ]
  • 2. 聚丙烯酰胺(缩写为PAM)在处理污水等方面有广泛的用途,但易在土壤中残留,过量的PAM会使上壤板结,使上壤的透气性变弱,从而影响作物的生长。某些微生物对PAM的分解具有一定的效果,科研小组发现降解菌A和B对PAM都有较好的降解效果。为了比较单独投放一种降解菌和混合投放两降解菌对该PAM的降解效果,以及10℃到40℃之间哪个温度对PAM降解效果最好,该科研小组欲利用以下器材和药品进行实验:

    PAM测量仪,玻璃水槽,量筒,可调温度的恒温箱,含PAM浓度为0.5克/分米3土壤

    浸出液,浓度相同的降解菌A和B培养液。实验时,每组取土壤浸出液50毫升,降解菌培养液2毫升,每组实验时间约10天。

    科研人员在配制土壤浸出液前,将土壤样品加热至121℃,并保持20分钟,其目的是
    根据上述信息和所学知识,写出该实验的步骤;
    难度: 中等 题型:模拟题 来源:浙江省温州市永嘉县2022年科学第二次中考适应性考试试卷
  • 3. 如图是一些街道边新安装的“太阳能垃圾箱”。该垃圾箱“头顶”光电池板,“腰挎”广告灯箱,“脚踩”垃圾桶。

    白天,太阳能电池板给蓄电池充电,将太阳能先转化为能,再转化为化学能。
    废电池应该投入到其中的垃圾桶(选填“可回收”、“有害垃圾”、“厨余垃圾”或“其他垃圾”),以防渗漏出的汞、镉、铅等重金属离子对土壤和水源造成污染。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浙江省温州市瑞安市2021-2022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科学“海山教育联盟”期中试卷试卷
  • 4. 一些国家正在试用碳酸水浇灌某些植物,其作用是 (   )
    A: 调节土壤的 pH,改良酸性土壤
    B: 促进植物的呼吸作用
    C: 调节土壤的 pH,改良碱性土壤
    D: 在植物上方形成温室
    难度: 简单 题型:常考题 来源:浙江省杭州市淳安县2022-2023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科学期中教学质量检测试卷
  • 5. 有A、B两种酸碱指示剂,它们显示的颜色与溶液pH的关系如图,它们在甲溶液和乙溶液中显示的颜色如表所示。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

    溶液指示剂

    A

    黄色

    蓝色

    B

    无色

    粉红色

    A: 甲溶液是酸性溶液
    B: 乙溶液的pH可能为11
    C: 在滴有A指示剂的甲溶液中加入乙溶液,最后溶液可能是呈绿色
    D: 只用A指示剂无法鉴别甲溶液、乙溶液和蒸馏水三种液体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浙江省杭州市淳安县2022-2023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科学期中教学质量检测试卷
  • 6. 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
    A: 测溶液pH值
    B: 稀释浓硫酸
    C: 称量 NaOH固体
    D: 闻药品的气味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浙江省杭州市淳安县2022-2023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科学期中教学质量检测试卷
  • 7. 小陈在完成如图氢氧化钠与稀硫酸的反应的实验后, 想判断加入的稀硫酸是否过量,他取出部分反应后的液体, 利用下列方法进行判断,不可取的是 (  )

    A: 加入镁条, 是否有气体生成
    B: 逐滴加入氯化钡溶液,是否有白色沉淀生成
    C: 加入少量氢氧化镁,白色固体是否消失
    D: 利用pH试纸测定,结果是否小于 7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浙江省杭州市淳安县2022-2023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科学期中教学质量检测试卷
  • 8. 小红在探究碱的化学性质时,将稀盐酸滴入到氢氧化钠溶液中,意外地发现有气泡产生,她认为氢氧化钠溶液已经变质。

    [提出问题]变质后的氢氧化钠溶液中的溶质是什么?

    [猜想假设]小红对变质后的氢氧化钠溶液中的溶质成分做出了两种猜想:

    猜想一:Na2CO3               猜想二:NaOH和Na2CO3

    [实验设计]为了验证上述猜想哪个正确,小红设计了如下方案:取少量氢氧化钠溶液样品于试管中,滴加几滴无色酚酞溶液,观察溶液颜色的变化可以得出结论.

    小敏认为小红的实验方案不合理,理由是

    [实验与结论]小敏另外设计实验方案并进行了探究,请你帮她完成下面的实验报告: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结论

    步骤1:取少量氢氧化钠溶液样品于试管中,向其中滴加过量的氯化钙溶液并振荡

    有白色沉淀产生

    猜想一正确

    步骤2:将步骤Ⅰ试管中的混合物过滤,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浙江省浙江师范大学婺州外国语学校2022-2023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科学期中检测试卷
  • 9. 下列关于纯碱(Na2CO3)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纯碱属于碱类物质
    B: 纯碱的水溶液pH<7
    C: 纯碱能与盐酸反应,该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
    D: 纯碱中含少量烧碱杂质,可用稀盐酸除去杂质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浙江省杭州市临平区2022-2023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科学期中考试试卷
  • 10. 小乐尝试寻找生活中的物质制作酸碱指示剂,下表是分别向不同试剂中滴加紫薯汁后的现象。

    试剂

    稀盐酸

    氢氧化钠溶液

    蒸馏水

    白醋

    氨水

    滴加2滴紫薯汁后显示的颜色

    红色

    绿色

    紫色

    红色

    绿色

    紫薯汁(选填“能”或“不能”)作酸碱指示剂。
    若向碳酸钠溶液中滴加2滴紫薯汁后,将显示(选填“红”“绿”或“紫”)色。
    难度: 简单 题型:常考题 来源:浙江省杭州市临平区2022-2023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科学期中考试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