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章节挑题
教材版本
年级

请展开查看知识点列表

>
<
部编版: 七年级上册
题型
难度
年份
  • 1. 学了算的化学性质,某同学以稀硫酸为主题,绘制了“多彩酸世界”思维导图。

    若用Cu(OH)2实现②,会得到色溶液。
    若想实现④,得到黄色溶液,可选用的是
    若选用BaCl2溶液实现⑤,此白色沉淀的化学式为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浙江省舟山市定海七中2021-2022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科学12月检测试卷
  • 2. 某植物的花瓣汁液(以下简称:X汁液)呈紫色,X汁液分别滴加到盛有下列溶液的试管中有如下现象:

    溶液名称

    白醋

    稀盐酸

    氯化钠溶液

    蒸馏水

    石灰水

    氢氧化钾溶液

    X汁液

    红色

    红色

    紫色

    紫色

    绿色

    绿色

    据上表推测,X汁液(选填“能”或“不能”)作酸碱指示剂。
    将X汁液滴入肥皂水中溶液呈绿色,则肥皂水pH(选填 “>”“<”或“=”)7。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浙江省温州市瑞安市2021-2022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科学“海山教育联盟”期中试卷试卷
  • 3. 类推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法。下列推论错误的是(    )

    ①CO能与Fe2O3反应生成Fe,则CO也能与CuO反应生成Cu;

    ②无色酚酞遇碱性溶液变红,则Na2CO3溶液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

    ③有机化合物含碳元素,则含碳元素的化合物一定是有机化合物;

    ④酸和碱反应生成盐和水,则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一定是酸和碱的反应;

    ⑤活动性强的金属可以把活动性弱的金属从其盐溶液中置换出来,则金属Na可以将Cu从CuCl2溶液中置换出来。

    A: ②③④⑤
    B: ①②⑤
    C: ③④
    D: ③④⑤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浙江省温州市瑞安市2021-2022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科学“海山教育联盟”期中试卷试卷
  • 4. 火力发电附近的农作物产量急剧下降。经科技人员检测发现:附近雨水pH约为5.0,土壤pH约为5.4。已知一些主要农作物适宜生长的土壤pH如下:

    农作物

    玉米

    小麦

    马铃薯

    pH

    6~7

    6.3~7.5

    4.8~5.5

    根据数据,该土壤最适合种植的农作物是
    要改良酸性土壤应选择一种适合的碱,这种碱可以是。(填名称)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浙江省杭州市锦绣育才科技集团2021-2022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科学期中试卷
  • 5. 某校化学小组在利用硫酸和氢氧化钠溶液探究酸碱中和反应时,利用数字化传感器测得烧杯中溶液pH的变化图象,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图中c点所示溶液呈碱性
    B: 图中a点所示溶液中,含有的溶质是Na2SO4和H2SO4
    C: 由a点到b点的pH变化,是由于酸和碱发生了中和反应而产生的
    D: 该实验是将氢氧化钠溶波逐滴滴入到盛有硫酸的烧杯中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浙江省杭州市锦绣育才科技集团2021-2022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科学期中试卷
  • 6. 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见的思维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
    A: 碱性溶液能使酚酞试液变红,滴入酚酞试液后变红的溶液一定呈碱性
    B: 锌和铜均是金属,锌与稀硫酸反应生成氢气,则铜也能与稀硫酸反应生成氢气
    C: 酸能使石蕊试液变红,CO2也能使紫色的石蕊试液变红,所以CO2是酸
    D: 酸碱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则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浙江省杭州市锦绣育才科技集团2021-2022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科学期中试卷
  • 7. 如图所示的实验操作或装置正确的是(    )
    A: 稀释浓硫酸
    B: 测溶液的pH
    C: H2还原氧化铜
    D: 取固体药品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浙江省杭州市锦绣育才科技集团2021-2022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科学期中试卷
  • 8. 在试管中放入一根镁条(已除去氧化膜),加水浸没,滴入无色酚酞试液,加热试管一段时间后冷却至室温。实验记录如下:

    ①加水浸没镁条,滴入无色酚酞试液,无明显现象;

    ②加热试管一段时间后,镁条表面有大量气泡产生,固体减少,试管内溶液由无色变为红色;

    ③冷却至室温,固体增加,试管内液体由红色变无色。

    对于上述实验记录的分析正确的是(     )

    A: 常温下镁能与水反应
    B: 加热条件下镁与水反应,生成的气体可能是二氧化碳
    C: 冷却至室温,析出的晶体是单质镁,镁的溶解度随温度降低而减小
    D: 根据该实验可知镁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镁,常温下氢氧化镁不溶于水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浙江省宁波市海曙区2021—2022学年上学期华东师大版九年级科学竞赛试卷
  • 9. 同学们在实验室中,发现一瓶如图所示久置的瓶口有白色固体、瓶塞丢失的无色溶液。已知原溶液可能是NaCl、NaOH或Na2CO3三种溶液中的一种,为确定溶液成分,同学们进行了如下探究:

    小张同学取待测液测得pH=10,他得出溶液一定不是,然后他取少量待测液于试管中,加入过量的稀HCl,看到产生气泡,由此小张同学认为,溶液为Na2CO3溶液。
    小李同学对小张同学的结论提出质疑,又进行了以下实验:取少量待测液于试管中,加入过量的CaCl2溶液,生成白色沉淀,静置,(写出还需进行的操作及 现象),通过实验,小李认为小张结论正确。二位同学给试剂瓶贴一新标签:Na2CO3
    实验结束后,小敏认为试剂瓶原标签可能不是Na2CO3。她的理由是: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浙江省嘉兴市2021-2022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科学(期中)分层知识演练(二)试卷
  • 10. 黑枸杞浸泡在不同pH值的溶液中,溶液呈现的颜色情况如图所示。将黑枸杞浸泡在下列液体中,会呈现蓝绿色的是 ( )

    A: 生理盐水
    B: 稀盐酸
    C: 纯净水
    D: 纯碱溶液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浙江省嘉兴市2021-2022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科学(期中)分层知识演练(二)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