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章节挑题
教材版本
年级

请展开查看知识点列表

>
<
部编版: 七年级上册
题型
难度
年份
  • 1. 酸碱性与我们的生活、健康密切相关。

    某同学的部分体液的pH如图所示,图中碱性最强的体液是
    人长时间忧虑、哭喊时,呼吸会变快变浅,容易造成呼吸碱中毒。该过程二氧化碳过度排出,使血液的pH (选填“升高”或“降低”) 。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浙江省嘉兴市2021-2022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科学(期中)分层知识演练(二)试卷
  • 2. 有甲、乙、丙三支试管,所装无色溶夜如左图所示,已知紫甘蓝菜汁的颜色变化与溶液酸碱性的关系如表所示。将紫甘蓝菜汁分别滴入三支试管后,试管内溶液颜色将变成(   )

    溶液

    紫甘蓝菜汁颜色

    酸性

    红色

    中性

    紫色

    碱性

    绿色

    A: 紫色、红色、绿色
    B: 紫色、绿色、红色
    C: 绿色、红色、紫色
    D: 红色、绿色、紫色
    难度: 简单 题型:常考题 来源:浙江省金华市金东区2020-2021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科学期末检测试卷
  • 3. 在50mL一定浓度的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50mL一定浓度的盐酸,并用玻璃棒搅拌,观察到溶液的温度升高,由此现象小李同学得出两者能发生反应的结论。通过查阅相关资料后,小张同学发现此结论不够严谨,设计了下列3个对比实验:

    ①50mL一定浓度的盐酸与50mL蒸馏水混合,测量溶液温度的变化。

    ②50mL一定浓度的氢氧化钠溶液与50mL蒸馏水混合,测量溶液温度的变化。

    ③50mL一定浓度的盐酸与50mL一定浓度的氢氧化钠溶液混合,测量溶液温度的变化。

    用数字化实验技术测得3个实验中溶液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如图所示。

    由图可知,盐酸、氢氧化钠溶液稀释时均(填“放热”或“吸热”),但它们稀释时温度的变化量远小于两溶液混合时温度的变化量。
    从微观角度分析,此反应的温度变化主要是由于(填离子符号)两种离子发生反应放出热量的缘故。取一定量反应后的溶液,滴加酚酞试液,溶液呈无色。加热蒸发,在蒸发的过程中,“意外”发现溶液由无色又变成红色。

    同学们对红色溶液中溶质的成分(酚酞除外)进行再探究。

    查阅资料:酚酞在pH<8.2的溶液中呈无色,在8.2<pH<14的溶液中呈红色。

    原因分析:反应后无色溶液中仍存在少量NaOH,加热蒸发,当溶液的pH在范围内,溶液的颜色变红。
    总结反思:向某碱性溶液中滴加2~3滴无色酚酞试液,振荡后溶液的颜色(填“一定”或“不一定”)变红。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浙江省金华市金东区2020-2021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科学期末检测试卷
  • 4. 古代印章常用朱砂作印泥颜料,朱砂的化学成分是硫化汞(HgS),化学性质非常稳定,能长时间保持原有红润鲜艳的颜色。朱砂在物质分类中属于(   )
    A: 酸
    B: 碱
    C: 盐
    D: 氧化物
    难度: 简单 题型:常考题 来源:浙江省金华市金东区2020-2021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科学期末检测试卷
  • 5. 铜跟浓硫酸的反应原理是Cu+2H2SO4CuSO4+SO2↑+2H2O。某小组同学用下图所示装置制取硫酸铜。请回答以下问题:

    图中乙装置用来收集SO2(已知SO2的密度大于CO2的密度),但未将导管画全,下列导管补画完整的图中,符合要求的是

    图中丙装置的作用是防止氢氧化钠溶液倒吸入乙瓶中。装置丁的作用是
    充分反应后,烧瓶中的铜片仍有剩余,那么硫酸是否也有剩余呢?该小组同学进一步研究:待烧瓶冷却后,将烧瓶中的混合物稀释、过滤、用滤液做了如下实验。

    实验1:用pH试纸测试滤液pH,其中pH约为1。

    实验2:取少量滤液于试管中,向试管中滴加氯化钡溶液,有白色沉淀现象。

    能说明硫酸有剩余的是。(选填“实验1”或“实验2”)

    以铜片与浓硫酸为原料用上述方法制取硫酸铜,存在的缺陷有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浙江省金华市金东区2020-2021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科学期中检测试卷
  • 6. 某火力发电站附近农作物产量急剧下降。经科技人员检测发现:附近雨水pH约为5.0,土壤pH约为5.4。已知一些主要农作物适宜生长的土壤pH如下:

    农作物

    玉米

    小麦

    马铃薯

    pH

    6~7

    6.3~7.5

    4.8~5.5

    根据数据,该土壤最适合种植的农作物是
    要改良酸性土壤应选择一种适合的碱,这种碱是(填化学式)。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浙江省金华市金东区2020-2021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科学期中检测试卷
  • 7. 头发油腻是因为油脂的分泌,清洗时碱性溶液效果更好。从pH角度考虑效果最好的洗发水的pH为( )
    A: 8
    B: 7
    C: 6
    D: 4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浙江省金华市金东区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科学期末检测试卷
  • 8. 科学兴趣小组的同学按图示装置(K1 , K2开始处于关闭状态)及步骤探究碱的化学性质。

    【实验步骤】

    实验Ⅰ:沿分液漏斗将一定量NaOH溶液注入A中,关闭漏斗活塞。

    实验Ⅱ:打开K1 , 在A装置的锥形瓶中可观察到现象……,待结束。

    实验Ⅲ:打开K2 , 观察到C中溶液分别倒吸入A、B中,轻轻振荡,直到液面稳定。

    【思考与交流】

    B中滴有酚酞的Ca(OH)2溶液呈红色,说明Ca(OH)2的溶液的pH7。
    实验Ⅱ中在A装置的锥形瓶内观察到的现象有

    根据实验Ⅰ和Ⅱ(填“能”或“不能”)证明CO2和NaOH溶液发生了反应。

    实验Ⅲ,C中溶液倒吸入A装置的锥形瓶内,充分反应后溶液呈无色。经分析,瓶中混合物一定含有水、氯化钠和酚酞,可能含有碳酸钙。为进一步确定溶液中还可能含有哪些溶质,请完成猜想二: (已知:氯化钙溶液呈中性)

    猜想一:CaCl2;猜想二: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浙江省金华市金东区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科学期末检测试卷
  • 9. 酸、碱、盐是我们身边重要的化合物。
    碱溶液有许多共同性质,是因为不同的碱溶液中都有(填离子符号)。
    将一定量的硫酸铜溶液与氢氧化钠溶液混合,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无色溶液,该无色溶液中一定含有溶质硫酸钠,可能含有其他溶质。若要验证这种可能含有的溶质,不宜使用       (填字母)。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浙江省金华市金东区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科学期末检测试卷
  • 10. 下列图象能正确反映其对应关系的是(   )  
    A: 图①:向一定量的石灰石中加入过量的稀盐酸.
    B: 图②:探究重力势能大小与物体高度之间的关系
    C: 图③:浓盐酸盛于烧杯中,敞口放置后则其质量和放置天数的关系
    D: 图④:向等质量的锌和铁中加入同种等浓度稀盐酸至过量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浙江省舟山市定海区四校联考2022-2023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科学期中考试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