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章节挑题
教材版本
年级

请展开查看知识点列表

>
<
部编版: 七年级上册
题型
难度
年份
  • 1. 向一定质量的FeSO4和CuSO4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质量锌粉,充分反应后过滤,得滤液M和滤渣N。向滤渣N中加入稀盐酸,有气泡产生根据实验现象分析判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滤液M中一定存在Zn2+ , 可能含有Fe2+
    B: 滤液M的颜色呈蓝色
    C: 滤渣N中一定含有Fe和Cu
    D: 滤渣N的质量小于加入锌粉的质量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浙江省金华市南苑中学2022-2023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科学10月检测试卷
  • 2. CuSO4和ZnSO4的混合溶液中加入过量的镁粉,充分反应后过滤,所得固体一定有,所得滤液的质量与原混合溶液质量相比 填(“增大”、“减少”或“不变”)
    难度: 中等 题型:模拟题 来源:浙江省金华市兰溪市兰溪育才学校2022-2023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科学10月检测试卷
  • 3. 现有X、Y、Z三种金属,如果把X、Y和Z分别投入到稀盐酸中,只有Y溶解并产生气泡,X、Z不反应;如果把X和Z分别放入硝酸银溶液中,过一会儿,在X表面有银析出,而Z没有变化,则X、Y、Z的金属活动性顺序为(   )
    A: X > Z > Y
    B: X > Y > Z
    C: Z > Y > X
    D: Y > X > Z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浙江省宁波市镇海区中兴中学2022-2023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科学期中考试试卷
  • 4. 上图是关于课本中氢气还原氧化铜的实验:

    下面是该实验的四个步骤,正确的操作顺序是

    A .加热 B .通入氢气 C .停止通入氢气 D .停止加热

    实验结束后,某同学发现试管底部附着的一层红色物质很难洗掉,请你帮她解决这个问题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浙江省舟山市南海实验初中2022-2023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科学10月份阶段性检测试卷
  • 5. 小海同学取未处理的镁、铝、锌三种金属条,分别放入盛有质量和质量分数都相等的稀盐酸的锥形瓶中,实验装置如图1,采集数据,得到如图2所示的气压变化曲线.

    镁、铝、锌与稀盐酸反应产生的气体是(填化学式)。
    铝对应的曲线是B,反应速率先慢后快,其主要原因是
    从图2分析,以下结论正确的是(填序号)

    ①金属镁对应的气压变化曲线是A    ②M点时参加反应的镁锌质量相等   ③实验时取用的镁铝质量可能相等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浙江省舟山市南海实验初中2022-2023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科学10月份阶段性检测试卷
  • 6. 英国化学家亨利·卡文迪许是燃素说的信仰者.1766年,他用铁、锌、锡等六种金属与稀硫酸、稀盐酸作用制得“可燃空气”,并将其表示为:

    所学化学知识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可燃空气”是从金属中分解出来的
    B: 上述六种金属包括铜
    C: “可燃空气”可以用排水集气法收集
    D: 上述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浙江省舟山市南海实验初中2022-2023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科学10月份阶段性检测试卷
  • 7. 小明在购买氢气球时,看到摊主正在把废旧铝锅碎片投入盛有某种液体的铁制容器中,盖上容器盖子后,氢气就从导管口出来。

    小明根据初中学过的科学知识,认为铁制容器中的液体肯定不是稀硫酸或盐酸。这种液体到底是什么?第二天小明请教老师,老师没有直接告诉答案,而是在实验室配制了一种液体后,对小明说:铁制容器中装的就是这种液体,它是一种常见化合物的溶液。还提供了相关信息,请小明自己动手探究。

    提供的信息:许多金属或它们的化合物在灼烧时都会使火焰呈现特殊的颜色。如:钾一紫

    色;钠-黄色;钡一黄绿色;钙一砖红色。

    下表是小明的实验步骤和现象记录:

    序号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观察溶液

    无色液体

    取少量该溶液于试管中,滴加紫色石蕊试液

    紫色石蕊试液变蓝色

    另取少量溶液在酒精灯火焰上灼烧

    火焰呈现黄色

    取少量该溶液于试管中,先滴加硫酸铜溶液,再滴加稀盐酸

    先有蓝色沉淀生成,加入稀盐酸后沉淀消失,无其它明显现象

    回顾与解释:

    小明认为铁制容器中的液体肯定不是稀硫酸或盐酸。理由是
    在步骤④中,小明加入稀盐酸的目的是防止(填写离子符号)的干扰。
    小明通过实验,可得出该溶液中的溶质是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浙江省舟山市南海实验初中2022-2023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科学10月份阶段性检测试卷
  • 8. 利用如下图所示的实验验证铁、铜、银的金属活动性顺序,下列实验组合中能得出正确结论的是(    )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③④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浙江省金华市永康市第三中学2022-2023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科学第一次独立作业卷
  • 9. 某兴趣小组利用铜丝进行了以下实验。

    如图1所示,将铜丝放入盛有硝酸银溶液的试管中,观察到试管中的现象是,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用细线吊着的长玻璃棒的两端分别绕有30 cm长相同的铜丝(如图2所示),使玻璃棒保持平衡,将玻璃棒连同细绳取下,将左端的铜丝浸泡到足量的稀硫酸中,充分反应后取出,洗涤、干燥再重新吊起(细绳系在玻璃棒的位置不变),玻璃棒(选填“能”或“不能”)再次保持平衡。
    为了研究金属铜生锈的条件,该小组同学取四段长度相等的铜丝分别按照图示放置一段时间,观察并记录现象。
     

    B

    C

    D

    E

    实验装置

    实验现象

    铜丝不生锈

    铜丝不生锈

    铜丝不生锈

    铜丝生锈

    由该实验可知:铜生锈是铜与共同作用的结果。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浙江省金华市永康市第三中学2022-2023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科学第一次独立作业卷
  • 10. 将一定量金属M加入到ZnSO4和CuSO4的混合溶液中,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固体滤渣,滤液为无色,向滤渣中滴加稀盐酸有气泡产生。下列有关M、Zn、Cu金属活动性判断一定正确的是(   )
    A: M>Zn
    B: Zn>M
    C: Cu>M
    D: M>Cu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浙江省温州市瑞安市玉海实验中学等六校联考2022-2023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科学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