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章节挑题
教材版本
年级

请展开查看知识点列表

>
<
部编版: 七年级上册
题型
难度
年份
  • 1. 现有 X、Y、Z 三种金属,如果把 X、Y 和Z分别投入到稀盐酸中,只有Y溶解并产生气泡,X、Z不反应;如果把X和Z分别放入硝酸银溶液中,过一会儿,在X表面有银析出,而Z没有变化,则X、Y、Z的属活动性顺序为(    )
    A: Y > X > Z
    B: X > Y > Z
    C: Z > Y > X
    D: X > Z > Y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浙江省嘉兴市2022-2023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科学开学考试试卷
  • 2. 黄金是 Au 对应的单质,化学性质很稳定。而假黄金是铜锌合金,颜色和外形似黄金。下列不能区分黄金与假黄金的方案是(    )
    A: 在空气中灼烧
    B: 放在盐酸中
    C: 放在NaOH溶液中
    D: 放在AgNO3溶液中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浙江省嘉兴市2022-2023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科学开学考试试卷
  • 3. 某自然科学兴趣小组,设计了如图22所示的装置,用来研究不同金属跟稀硫酸反应的快慢,他们用此装置,选择了甲、乙、丙、丁四种大小相同的金属片,分别与相同体积、相同质量分数的稀硫酸反应,观察30秒里从导管口冒出的氢气泡多少,记录在下表中(“+”越多表示产生的气泡越多)。

    金属

    氢气泡多少

    ++

    ++++

    +++

    +

    从实验结果看出,甲、乙、丙、丁四种金属与稀硫酸反应由快到慢的顺序是
    如果四种金属分别是镁、铝、铁、锌中的一种,则丁最有可能为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浙江省嘉兴市2022-2023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科学开学考试试卷
  • 4. 小明学习了金属活动性顺序后,欲进一步进行实验探究,他将一小块金属钠投入CuSO4溶液中,看到了下列现象:有大量气体产生,并出现了蓝色沉淀,但没有红色物质析出。小明通过查阅资料,发现钠能与水反应,于是又补做了另一个实验,并记录如下:

    操作步骤

    实验现象

    ①将一小块钠放入盛水的烧杯中

    金属钠在水面四处游动,并逐渐溶解,有大量气体产生

    ②反应后的溶液中滴加酚酞试液

    溶液变红色

    ③将产生的气体收集并点燃

    气体燃烧,并产生淡蓝色火焰

    分析:由上述现象可知:金属钠与水反应后,生成物中呈碱性的物质是(选填“NaOH”或“Na2CO3”),其理由是
    结论:据上述现象, Na投入CuSO4溶液中产生的蓝色沉淀是
    反思:按金属活动性顺序,一种活动性较强的金属(选填“能”、“不能”、“不一定能”)把另一种活动性较弱的金属从它的盐溶液中置换出来。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浙江省舟山市普陀第二中学2022-2023学年上学期科学暑假自主学习第二章物质的和转化与材料试题卷
  • 5. 向一定质量的Mg(NO32、AgNO3和Cu(NO32混合溶液中加入铁粉,反应过程中,测得混合物中溶液的质量与加入铁粉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对该反应过程描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a点,向溶液中滴加稀盐酸,无白色沉淀
    B: c点,向过滤后得到的固体中滴加稀盐酸,无气泡产生
    C: d点,溶液中溶质为Mg(NO32、Fe(NO32和Cu(NO32
    D: e点,过滤后得到的固体中只含有2种物质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浙江省舟山市普陀第二中学2022-2023学年上学期科学暑假自主学习第二章物质的和转化与材料试题卷
  • 6. 下图是小江借助U形管探究钢铁锈蚀条件的装置图。一段时间后观察, 发现钢丝棉1和钢丝棉2表面都出现不同程度的红褐色锈斑。手摸钢丝棉1、2周围的玻璃管外壁,感觉有不同程度的热量。24h后,钢丝棉3、4表面仍然没有明显变化。请根据以上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由于盐水会加快钢铁的生锈速率,实验开始一段时间后可观察到U形管中液面情况是(忽略温度变化对气体体积的影响)。
    该实验可以证明钢铁锈蚀的条件是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浙江省舟山市普陀第二中学2022-2023学年上学期科学暑假自主学习第二章物质的和转化与材料试题卷
  • 7. 小黄对Ti、Mg、Cu的金属活动性顺序进行了如下探究。

    金属

    Ti

    Mg

    Cu

    实验现象

    产生气泡速度慢

    产生气泡速度快

    无明显现象

    取大小相同的这三种金属薄片,分别投入等体积、等质量分数的足量稀盐酸中,观察到现象如表。结论:Ti、Mg、Cu三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

    在实验过程中,小黄又发现镁条与稀盐酸反应过程中产生气体体积与反应时间有如上图所示关系,请分析:t2~t3时间内反应速度逐渐减慢的原因是
    你是否还知道其他方法来比较这三种金属的活动性(可供选择的药品:Ti、Mg、Cu、TiCl2溶液、MgCl2溶液、Cu(NO3)2溶液)。(写出一种方法即可)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浙江省舟山市普陀第二中学2022-2023学年上学期科学暑假自主学习第二章物质的和转化与材料试题卷
  • 8. 建知识网络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法。图为某同学绘制的铁的化学性质网络示意图。

    反应①通过在高温下与反应,把铁矿石中的铁元素变成单质,此反应利用了性;
    反应②导致每年有大量的钢铁锈蚀,为阻止该反应的发生,人们常采用在钢铁表面涂刷油漆或镀上其它金属等方法。它们的共同原理是阻止钢铁与周围环境中等物质接触;生产中还通常将镍、铬等金属熔合在铁中制成不锈钢,改变其内部结构,达到防止铁制品生锈的目的,这说明了一个重要的道理,即(选填“①物质的性质决定用途”或“②物质的结构决定性质”)。
    早在西汉时期,我国劳动人民就利用铁与硫酸铜溶液反应制取铜,称为“湿法炼铜”,即反应③,若用该方法制得铜32千克,理论上需要消耗铁多少千克?
    难度: 困难 题型:常考题 来源:浙江省舟山市普陀第二中学2022-2023学年上学期科学暑假自主学习第二章物质的和转化与材料试题卷
  • 9. 科学探究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科学思维。某兴趣小组进行了金属燃烧实验:

    实验

    1

    2

    3

    步骤

    将一片铝箔在空气中用酒精灯加热

    将另一片相同铝箔伸入到充满氧气的集气瓶中,引燃

    将一段镁条在空气中

    用酒精灯加热

    现象

    铝箔不燃烧,熔化后也不滴下,外面立即形成一层薄膜

    铝箔剧烈燃烧,发出耀眼白光

    镁条剧烈燃烧,发出耀

    眼白光

    试回答下列问题:

    进行1、2实验的目的是为研究铝和氧气反应的剧烈程度是否与氧气的有关。
    某同学分析1、3实验后就得出了如下结论:不同金属的活动性是不同的。其他同学认为这个结论不可靠,你认为他们的理由是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浙江省舟山市南海实验学校2022-2023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科学暑假自主学习反馈试卷
  • 10. 金属防腐是科学研究中的重大课题,小余以铁的锈蚀为项目进行如下研究。

    小余用图甲装置进行实验,起始时量筒内的水面处于50毫升刻度处,之后水面缓慢上升,几天后,水面最终处于约上(填“40”或“10”)毫升刻度处。
    小余同学还进行了如下实验:取铁钉用砂纸打磨,称其质量,按如图乙安装装置,放置3天,再取出铁钉称量。改变条件重复上述实验,得到铁钉质量增加情况如下表:

    小余设计的实验是探究来

    温度/℃

    10

    20

    30

    40

    50

    60

    70

    铁钉质量增加/g

    0.02

    0.04

    0.08

    0.16

    0.18

    0.18

    0.18

    有同学认为小余的实验未能真实反映50℃以后铁钉腐蚀的快慢,理由是50℃以后铁钉质量无变化,你觉得铁钉质量无变化的原因可能是
    难度: 中等 题型:模拟题 来源:浙江省宁波市余姚市2022年初中科学学业水平考试适应性测试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