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章节挑题
教材版本
年级

请展开查看知识点列表

>
<
部编版: 七年级上册
题型
难度
年份
  • 1. 向盛有 10g 49%稀硫酸的烧杯中加入 5.6g 的铁粉,充分反应后有固体残留, t1时迅速倒入一定量的硫酸铜溶液。整个过程烧杯中溶液的质量随时间的变化如图所示,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 a→b 点,溶液的 pH 一直增大
    B: m=12.7g
    C: c 点时,烧杯中有 4 种物质
    D: d点固体,加入盐酸有气泡产生
    难度: 困难 题型:模拟题 来源:浙江省宁波市兴宁中学2022年九年级中考科学三模试卷
  • 2. 金属材料的应用推动了社会的发展。新型材料的研制,已成为现代高新技术的重要物质基础。
    目前常用的 1 元硬币为钢芯镀镍合金,具有光泽好、耐腐蚀、等优点。
    某废弃物中可能含有 Cu、CuO、Mg、Zn 中一种或几种,为确定其成分并回收金属,取样品进行如图实验。

    ① 若溶液 C 中只含一种溶质,则样品中没有

    ② 通过测氢气的质量,也可确定样品的成分,则 w 的值为(用 m 和 n 的代数式表示)。

    难度: 中等 题型:模拟题 来源:浙江省宁波市兴宁中学2022年九年级中考科学三模试卷
  • 3. 某同学利用钢丝棉(一种由低碳钢制成的细丝)探究铁制品锈蚀的条件,实验如下:

    步骤一:取2个50mL活塞润滑性良好的注射器,检查气密性后备用。

    步骤二:称取2团等质量的钢丝棉(每团体积约为6cm3)放入注射器内,A保持干燥,B用少量蒸馏水润湿。

    步骤三:移动活塞,使它们均处于46mL刻度处,再用橡皮帽封住注射孔(如图所示)。

    步骤四:每隔一定时间,观察实验现象。

    对比甲、乙得出水是导致铁制品生锈的条件之一,那么对应的实验现象是
    继续利用乙装置进行实验二:放置4小时,观察活塞上端所处刻度。改变条件重复上述实验,得到活塞上端所处刻度情况如下表。

    温度/℃

    10

    20

    30

    40

    50

    60

    活塞上端所处刻度/mL

    44.1

    42.2

    40.3

    38.4

    37.8

    37.8

    该同学设计的实验基于的假设是

    请分析实验二表格中最后数据没有变化的原因是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浙江省舟山市定海区2021-2022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科学期末试卷
  • 4. 垃圾的分类回收再利用越来越受社会的关注。下图是某工厂处理含铜垃圾的生产流程:

    根据相关现象可知加入的A单质是
    若在回收含铜垃圾中发现混有金属铝,它(填“会”或“不会”)出现在最终得到的红色粉末中。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浙江省舟山市定海区2021-2022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科学期末试卷
  • 5. 如图是某个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微观模型。根据图示判断,该反应应属于(   )

    A: 化合反应
    B: 分解反应
    C: 复分解反应
    D: 置换反应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浙江省湖州市吴兴区2021-2022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科学期末试卷
  • 6. 某兴趣小组在探究金属化学性质时,做了如图甲、乙的两次实验。

    图甲是向滤液中加入稀盐酸,观察到有白色沉淀产生。

    ①写出产生滤渣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②滤液中一定含有的金属离子为(填离子符号);

    图乙是向滤渣中加入过量的稀盐酸,观察到有无色气体产生。

    ①滤液中含有溶质的化学式为

    ②实验结束后所得滤液质量(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反应前原烧杯中混合溶液质量。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浙江省湖州市吴兴区2021-2022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科学期末试卷
  • 7. 向硝酸银和硝酸镁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锌粉和铁粉的混合物,充分反应后过滤,得滤渣和滤液,向滤液中加入适量的稀盐酸,无沉淀出现,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滤渣中一定有银、铁,可能有锌,滤液中一定有Mg+、Zn2+ , 可能有Fe2+
    B: 滤渣中一定有银、铁,可能有锌,滤液中一定有Mg2+、Zn2+、Fe2+ , 可能有Ag+
    C: 滤渣中一定有银,可能有锌、铁,滤液中一定有Mg2+、Zn2+ , 可能有Fe2+
    D: 滤渣中一定有银,可能有锌铁,滤液中一定有Mg2+ , 可能有Zn2+、Fe2+、Ag+
    难度: 困难 题型:常考题 来源:浙江省宁波市北仑区长江中学2021-2022学年九年级上册科学期末测评卷
  • 8. 生铁(铁碳)、黄铜(铜、锌)都是重要的合金。现有生铁、黄铜的合金粉末和稀盐酸,为验证锌、铁、铜的金属活动性顺序,设计如图两个方案:

    方案一:

    方案二:

    方案一、二都不能达到实验目的,说明原因:
    方案一中为什么向黄铜加入适量稀盐酸?
    利用提供的药品,补充实验完成方案一的验证,写出实验操作及现象。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浙江省宁波市北仑区长江中学2021-2022学年九年级上册科学期末测评卷
  • 9. 某同学为探究镁、锌、铜、银的活动性顺序,设计实验流程如图所示,依据流程设计,下列对物质①②的选择合理的是(     )

    A: ①稀盐酸、②硫酸镁
    B: ①稀硫酸、②硝酸银
    C: ①氯化钠、②碳酸钠
    D: ①氢氧化钠、②硝酸银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浙江省台州市仙居县2021-2022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科学教学质量监测试卷
  • 10. 如图是小科探究铁生锈条件的装置,a、b两支具支试管中加入形状和大小完全相同的铁片,再向a中加入植物油,U形玻璃管内为红墨水,塞上橡皮塞后U形玻璃管内两端液面相平,整个装置气密性良好,放置一段时间。请写出该实验会出现的现象并解释原因。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浙江省丽水市2021-2022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科学初中学业质量监测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