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章节挑题
教材版本
年级

请展开查看知识点列表

>
<
部编版: 七年级上册
题型
难度
年份
  • 1. 学习小组同学在探究Cu、Al、Ag的活动性顺序时,做了如下两个实验,并由此展开了一系列学习探究活动。

    [学习交流]

    实验中观察到,甲、乙实验均有明显的实验现象。你认为通过上述实验 (选填“能”或“不能”)判断出三种金属的活动性强弱。
    [拓展探究]

    上述实验后,同学们想进行废液的处理与回收,于是将甲、乙中的溶液倒入同一烧杯中,观察到混合溶液(即废液)澄清透明。同学们认为应该先确定废液中是否含有未反应完的CuSO4和AgNO3 , 为此,他们进行了实验并记录如下:

    序号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实验1

    取少量废液于试管中,加入Ba(NO3)2溶液

    产生白色沉淀

    废液中含有未反应完的CuSO4

    实验2

    取少量废液于试管中,加入A溶液

    无明显现象

    废液中没有AgNO3

    [反思评价]

    讨论后大家一致认为实验1所得结论不合理。其理由应该是

    实验2中所加溶液A可能是
    同学们尝试从废液中回收铜,于是将甲、乙中的溶液倒入同一烧杯中,再加入过量铝粉,充分反应后过滤,滤液中存在的金属阳离子是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浙江省金华市金东区2021-2022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科学期末考试试卷
  • 2. 化学造福人类,下列金属材料的冶炼和应用体现了人类社会不断发展、进步,其正确顺序是(     )

    ①铜合金 ②铁合金       ③铝合金    ④钛合金

    A: ①②③④
    B: ①③②④
    C: ④③②①
    D: ①②④③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浙江省舟山市定海七中2021-2022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科学12月检测试卷
  • 3. 氢气还原氧化铜实验,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H2+CuOCu+H2O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发生的反应属于置换反应
    B: 反应中氢气属于还原剂
    C: 实验中是先加热,后通氢气
    D: 可观察到氧化铜有黑丝变红色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浙江省舟山市定海七中2021-2022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科学12月检测试卷
  • 4. “波尔多液”是一种保护性的杀菌剂,有效成分为碱式硫酸铜,具有杀菌谱广、持效期长、病菌不会产生抗药性、对人和畜低毒等特点,是应用历史最长的一种杀菌剂。如图所示是利用废弃铜料(只含有铜和一定量的铁)和石灰石制备“波尔多液”的流程,请回答下列问题。

    反应器1中将硫酸以喷淋方式注入的目的是,反应器1的作用是
    反应器4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写一个即可)。
    气体B的化学式为
    反应器3和反应器4的内壁不能为铁或铝,原因是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浙江省宁波市海曙区2021—2022学年上学期华东师大版九年级科学竞赛试卷
  • 5. 含铜离子的盐溶液一般呈蓝色,但老师在做氧化铜粉末与新配制的稀盐酸反应实验时,反应后的溶液却是绿色的,这是怎么回事呢?他们对此进行了科学探究:

    猜想一:生成物中除铜离子外可能还有其它离子;

    猜想二:可能与铜离子浓度偏大有关。

    为了验证猜想一,同学们先查阅了常见离子的颜色,知道了亚铁离子的颜色为浅绿色。于是,他们向反应后的溶液中加入金属锌,结果在锌表面,则证明猜 想一是错误的。
    为了验证猜想二,上网进行了查询,发现氯化铜溶液的颜色与溶液的浓度有关,见下表。那么,实验若要得到蓝色的氯化铜溶液,老师可采取的措施是:

    溶液浓度

    溶液很浓

    溶液较浓

    溶液很稀

    溶液颜色

    黄色

    绿色

    蓝色

    进一步查阅网上资料可知:氯化铜溶液颜色变化的真正原因是氯离子浓度不同造成的。为了验证上述资料是否正确。小宁同学向反应后蓝色的溶液中加入NaCl固体,溶液(填颜色变化) ,则该资料是正确的。
    难度: 困难 题型:常考题 来源:浙江省嘉兴市2021-2022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科学(期中)分层知识演练(二)试卷
  • 6. 钯(Pd)是一种稀有的贵金属,钯镍合金在电子工业领域有广泛应用。已知钯、铜、镍三种 金属的活动性强弱顺序是Ni>Cu>Pd,下列可以验证三者金属活动性强弱的实验组合是 (   )

    A: ①③
    B: ①②
    C: ②④
    D: ②③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浙江省嘉兴市2021-2022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科学(期中)分层知识演练(二)试卷
  • 7. 如图所示为不锈钢做的灯罩。不锈钢产品在生活中应用广泛,不锈钢中含有铁、 碳、硅和锰等元素。

    不锈钢是(选填“混合物”或“纯净物”) 。
    不锈钢产品不易锈蚀,其采用的防锈蚀的方法是
    把铁矿石炼成钢铁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可以利用氢气和铁矿石在高温下反应来高温完成,主要的化学方程式为:Fe2O3+3H2=2Fe+3H2O,该反应属于基本反应类型中的反应,反应过程中体现了氢气具有性。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浙江省嘉兴市2021-2022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科学(期中)分层知识演练(二)试卷
  • 8. 某同学为验证镁、铁、铜、银的金属活动性顺序,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四个实验(金属片均已打磨,且其形状大小相同;实验①②③所用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和体积均相同)。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

    A: 对比实验①②反应的剧烈程度,能判断出镁和铁的金属活动性强弱
    B: 分析实验②④的现象,能判断出铁、铜、银的金属活动性强弱
    C: 分析实验④的现象,能判断出铜和银的金属活动性强弱
    D: 分析四个实验的现象,能判断出镁、铁、铜、银的金属活动性顺序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浙江省金华市金东区2020-2021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科学期末检测试卷
  • 9. 下表是某种常见金属的部分性质:

    颜色、状态

    硬度

    密度

    熔点

    导电线

    导热性

    延展性

    银白色固体

    较软

    2.7克/厘米

    660.4℃

    良好

    良好

    良好

    试推断该金属可能的一种用途:
    请提出你想探究的有关金属化学性质的两个问题:

    请设计实验方案对你所提出的两个问题进行探究(简述步骤、现象及结论)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初升高名牌一级重点高中科学招生训练卷专题训练卷(五)
  • 10. 如图是一个电池的示意图。老师告诉同学只要用不同的导体做电极,用水果代替实验中的稀硫酸也可以组成一个电池,产生电流的原理是一样的,同学们很感兴趣,在课外实验中,同学们进行了水果电池的制作,记录了以下的实验数据:

    不同地极时单个两红柿水果电池的电流和电压

    电极

    碳棒—铜片

    碳棒——铁片

    碳棒——锌片

    电流强度/毫安

    1.43

    4.26

    4.63

    电压/伏

    0.6

    1.2

    1.3

    (注:除电极材料不一样外,其他实验条件相同)请回答以下问题:

    图示实验经过一段时间后质量减少的电极是。溶液的密度将(填“变大”“不变”或“变小”)(溶液的体积可认为不变)。
    假如仅改用镁片和碳棒做电极,其他实验条件不变,根据上表的实验数据,你猜想产生的电压应比表中三种电池产生的电压(填“都大”“都小”“处在它们之间”或“无法判断”)。
    将三个用碳棒和锌片做电极的单个水果电池串联起米,将铭牌为“2.5伏  0.3安”的一个小灯泡串联接入该电路,开关闭合后,小灯泡并不正常发光,原因是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初升高名牌一级重点高中科学招生训练卷专题训练卷(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