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章节挑题
教材版本
年级

请展开查看知识点列表

>
<
部编版: 七年级上册
题型
难度
年份
  • 1. 同学们在学习碱的化学性质时,进行了如图所示的实验。实验结束后,将A、B、C三个实验的废液倒入同一个干净烧杯D中,发现烧杯底部有白色沉淀,上层清液呈红色。

    【提出问题】烧杯D中上层清液含有哪些溶质(除指示剂外)?

    【分析讨论】小组讨论后认为,确定反应后物质成分的思维路径:①考虑反应物用量的不同;②抓住化学反应的本质,即微粒的重组。某小组同学分析过程笔记如下:

    【初步结论】通过分析确定:烧杯D上层清液中肯定不含H+ , 肯定含有Na+、Cl-。判断一定含有Na+、Cl-的依据是
    【实验探究】

    小组按如下方案进行实验探究

    实验

    实验内容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取少量上层清液于试管中,加入过量碳酸钠溶液,静置。

    无沉淀,溶液呈红色

    肯定没有Ca2+

    取少量上层清液于试管中,加入过量“?”溶液,静置。

    有白色沉淀,溶液呈红色

    肯定有OH-、CO32-

    根据实验Ⅰ可以初步推断:上层清液中溶质(除指示剂外)所有可能的组成(用化学式表示);

    实验Ⅱ中应加入过量的溶液。

    【实验结论】烧杯D中上层清液的溶质有指示剂、氯化钠、氢氧化钠、碳酸钠。

    难度: 困难 题型:常考题 来源:浙江省舟山市普陀二中2022-2023学年八升九科学期始考试卷
  • 2. 某化学兴趣小组在课外活动中对某溶液进行了多次检测,其中三次检测结果如下表所示,请回答:

    检测次数

    溶液中检测出的物质

    第一次

    KCl、K2SO4、Na2CO3、NaCl

    第二次

    KCl、BaCl2、Na2SO4、K2CO3

    第三次

    Na2SO4、KCl、K2CO3、NaCl

    三次检测结果中第次检测结果不正确。
    在检测时,为了确定溶液中是否存在SO42-、CO32-和Cl- , 该小组同学进行了如下实验。
    第一步:向溶液中滴加过量的稀硝酸,检验的存在。
    第二步:向溶液中滴加过量的硝酸钡溶液, 其目的是
    第三步:过滤,向滤液中滴加溶液,从而可以确定第三种离子。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浙江省舟山市南海实验学校2022-2023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科学暑假自主学习反馈试卷
  • 3. 铁矿石冶炼成铁的主要反应原理是在高温条件下,用还原剂(主要是一氧化碳)从铁矿石里把铁还原出来,反应方程式为3CO+Fe2O3 2Fe+3CO2 , 如图是实验室模拟工业炼铁的实验装置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实验时,先点燃酒精喷灯,再通入CO气体
    B: B处发生的化学反应说明CO具有还原性
    C: 该实验可以观察到C处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D: 该实验缺少尾气处理装置,会污染空气
    难度: 中等 题型:模拟题 来源:浙江省舟山市普陀二中2021-2022学年九年级科学5月月考试卷
  • 4. 回收、除杂、验纯、鉴别是初中科学常用的方法,设计合理的实验方案是实验取得成功的保证。下列方案能达到实验目(   )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方案

    A

    从氯酸钾制取氧气后剩余的固体中回收二氧化锰

    向剩余固体中加足量的水溶解后过滤,蒸发、结晶

    B

    除去CO2气体中少量的HCl气体

    将气体缓慢通入饱和碳酸氢钠溶液,再通过浓硫酸

    C

    检验氢氧化钠固体是否变质

    取样,加水溶解后,滴加酚酞溶液,观察溶液颜色是否变红

    D

    鉴别溶液:氯化钡溶液、碳酸钠溶液、盐酸溶液、硫酸钠四种溶液

    取样,不用其它试剂,将四种溶液分别两两相互混合,观察现象

    A: A
    B: B
    C: C
    D: D
    难度: 中等 题型:模拟题 来源:浙江省金华市浦江县2022年初中科学毕业升学适应性考试试卷
  • 5. 物质王国举行击鼓传花的游戏。某学习小组由锌、碳、氧化铜、二氧化碳、稀盐酸、氢氧化钡、硫酸铜七名成员组成。游戏的规则是:相互之间能发生反应就可以进行传递。请你把上述成员安排在A~G的相应位置上,使花束能从A传到G。

    若A是光合作用的原料之一,请写出A与B反应的一个化学方程式
    若G为锌,游戏规则不变,欲把花束传回起点A,则A物质可能是(写化学式)
    难度: 中等 题型:模拟题 来源:浙江省金华市浦江县2022年初中科学毕业升学适应性考试试卷
  • 6. 甲、乙、丙三位同学设计了下列有关物质鉴别的方案:

    甲:只用二氧化碳气体就能鉴别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两种溶液:

    乙:只用水就能鉴别出硝酸铵、氢氧化钠、碳酸钙和氯化钠四种固体;

    丙:只用石蕊试液就能鉴别盐酸、硫酸、碳酸钠和硝酸钾四种溶液:

    下列有关这些方案的评价正确的是(   )

    A: 只有甲可行
    B: 只有乙可行
    C: 只有丙不可行
    D: 甲、乙、丙均不可行
    难度: 中等 题型:模拟题 来源:浙江省绍兴市嵊州市2022年初中科学毕业生学业评价调测试卷
  • 7. 有一包固体粉末可能含有NaOH、NaCl、CuCl2、Mg(OH)2、CaCO3中的一种或多种,为探究其成分,某同学取样进行了如图所示实验:
    操作Ⅰ和操作Ⅱ相同,其名称是
    生成无色气体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原固体粉末中一定含有的物质是
    难度: 中等 题型:模拟题 来源:浙江省宁波市鄞州区2022年初中科学水平学业模拟考试试卷
  • 8. 某无色气体X可能含有氢气、一氧化碳、二氧化碳和甲烷四种气体中的一种或两种。为确认其组成,某同学取一定量该气体按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假设每步都充分反应或吸收),结果装置①中无明显变化,装置③质量增加10.8g,装置④质量增加8.8g。下列关于气体X成分的分析中,错误的是(    )
    A: 一定没有二氧化碳
    B: 可能含有氢气和一氧化碳
    C: 可能含有甲烷和氢气
    D: 可能只有甲烷
    难度: 困难 题型:模拟题 来源:浙江省宁波市鄞州区2022年初中科学水平学业模拟考试试卷
  • 9. 纳米铁(单质铁)在环保领域应用广泛。以菱铁矿(主要成分为FeCO3 , 不考虑杂质)为原料可以制备纳米铁。某学习小组对制备得到的固体成分进行探究。

    [提出问题]固体成分是什么?

    [作出猜想]猜想一: Fe;猜想二: FeCO3; 猜想三:

     [查阅资料]①FeCO3+H2SO4=FeSO4+H2O+CO2↑②氢气具有还原性,可以用来冶炼金属③白色的无水硫酸铜固体遇到水蒸气变为蓝色

    [实验探究]该学习小组利用如图装置,对固体成分进行探究。

    ⑴向装置A中加入稀硫酸后,A中产生气泡且溶液变为浅绿色,小宁判断猜想一正确。小科认为小宁的判断不合理,理由是:

    ⑵实验中观察到装置B中溶液变浑浊,装置D中固体由黑色变为红色,E中固体变蓝色,据此判定猜想正确。

     [反思交流]若将装置E去掉,(填“能”或“不能”)验证剩余固体中含Fe。

    难度: 中等 题型:模拟题 来源:浙江省宁波市鄞州区2022年初中科学水平学业模拟考试试卷
  • 10. 现有一包在空气中敞口放置了一段时间的碱石灰,小科根据所学的知识对其成分展开了探究。

    查阅资料:①碱石灰由CaO和NaOH固体混合而成,常用于吸收CO2和干燥气体。

    ②Ba(NO3)2溶液呈中性。

    提出猜想:该碱石灰的主要成分可能含有CaO、NaOH、Ca(OH)2、CaCO3和Na2CO3

    步骤Ⅰ.取部分该碱石灰样品于试管中加足量水,没有明显放热现象,充分振荡并静置后有白色沉淀,将上层清液分别倒入试管A、B、C中。

    步骤Ⅱ.向试管A中滴加稀盐酸,有气泡产生。

    步骤Ⅲ.向试管B中滴加酚酞,溶液变红色,说明滤液呈

    步骤Ⅳ.向试管C中加入过量Ba(NO3)2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静置后向上层清液中滴加酚酞,溶液不变色。

    实验结论:该碱石灰样品中含有的物质是 。

    难度: 中等 题型:模拟题 来源:浙江省丽水市2022年初中科学毕业生学业考试模拟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