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章节挑题
教材版本
年级

请展开查看知识点列表

>
<
部编版: 七年级上册
题型
难度
年份
  • 1. 化学小组同学在课外读物中看到:“加热时,过氧化钠(Na2O2)能与木炭发生化学反应”。他们决定探究Na2O2与木炭反应的产物。

    【猜想与假设】木炭与Na2O2反应可能生成4种物质:CO、CO2、Na2O和Na2CO3

    【查阅资料】①氧化钠(Na2O)是白色固体,与H2O反应生成NaOH。

    ②氯化钯(PdCl2)溶液能检验CO的存在,向溶液中通入CO,产生黑色沉淀。

    【进行实验】同学们在老师的指导下设计了如图所示装置(部分夹持仪器已略去)。

    实验记录如表:

    序号

    实验操作

    主要实验现象

    检查装置气密性。向玻璃管中加入过氧化钠和过量木炭粉的混合物。打开弹簧夹a、b,关闭c,从装置左端通一段时间N2

    A中无明显变化,B中有大量气泡冒出

    关闭a,点燃酒精灯

    试管中发生剧烈反应,产生火花,B中石灰水无明显现象

    打开c,关闭b

    C中PdCl2溶液没有明显变化

    打开a,继续通N2 , 停止加热,待冷却后停止通N2。取出少量反应后固体于试管中,加入足量稀盐酸,迅速用带导管的橡胶塞塞紧试管口,导管另一端通入石灰水中

    有气泡生成,石灰水变浑浊

    【解释与结论】

    步骤④中若不通入氮气,可能造成的结果是
    检验第 4 种物质存在的实验方案及现象:取出少量反应后固体于试管中,加入足量水充分溶解,再加入足量的,过滤,向滤液中滴加几滴无色酚酞试液,溶液变红。
    Na2O2 与木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难度: 中等 题型:模拟题 来源:浙江省宁波市兴宁中学2022年九年级中考科学三模试卷
  • 2. 下列实验操作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选项

    物质

    实验目的

    实验操作

    A.

    过氧化氢和水

    鉴别

    加入二氧化锰

    B.

    CaO 中是否混有 CaCO3

    检验

    取样加足量稀盐酸

    C.

    羊毛和棉

    鉴别

    燃烧

    D.

    NaCl 固体中有少量泥沙

    除杂

    加入足量的水溶解、过滤、洗涤、干燥

    A: A  
    B: B  
    C: C  
    D: D
    难度: 中等 题型:模拟题 来源:浙江省宁波市兴宁中学2022年九年级中考科学三模试卷
  • 3. 小科完成了图示甲、乙实验后,依次将反应后的溶液缓慢倒入同一洁净的废液缸中,观察到废液缸中先有气泡产生,后出现白色沉淀。则甲、乙实验后两试管中所含溶质分别是含溶质分别是(   )

    选项

    A

    HCl              CaCl2

    Na2CO3     NaCl

    B

    HCl              CaCl2

    HCl          NaCl

    C

    Ca(OH)2          CaCl2

    HCl          NaCl

    D

    HCl              Ca(OH)2

    Na2CO3     HCl

    A: A  
    B: B  
    C: C  
    D: D
    难度: 中等 题型:模拟题 来源:浙江省宁波市兴宁中学2022年九年级中考科学三模试卷
  • 4. 下列实验操作中,其中一项操作的目的与其他三项不同,该项操作是(   )
    A: 对试管加热前,先要把试管外壁擦干,再加热
    B: 氢气还原氧化铜实验,先要通氢气后再加热
    C: 探究杠杆平衡条件时,先调节杠杆两端平衡螺母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
    D: 测小灯泡电功率时,闭合开关前,将滑片移到滑动变阻器的阻值最大处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浙江省舟山市定海区2021-2022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科学期末试卷
  • 5. 下列物质间的转化,通过一步化学反应不能实现的是(   )
    A: Cu(OH)2→CuCl2     
    B: H2SO4→HCl
    C: NaNO3→Na2CO3
    D: CaCl2→CaCO3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浙江省湖州市吴兴区2021-2022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科学期末试卷
  • 6. 氢气、木炭、一氧化碳是金属冶炼中常用的还原剂。如图甲是氢气还原氧化铜的实验,如图乙是木炭还原氧化铁的实验,如图丙是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的实验。
    甲实验反应后试管中出现红色固体变成黑色现象的原因
    乙实验的冶炼效果不理想,后采用酒精喷灯代替普通酒精灯重做此实验效果较理想。由此可以推断,冶炼不理想的原因
    丙实验中为防止发生CO中毒,应先点燃(填A或B)酒精灯。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浙江省湖州市吴兴区2021-2022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科学期末试卷
  • 7. 今年3.15央视报道的海沙事件引起广大人民的关注,对于不合格海沙混凝土的危害,专家表示:氯离子(Cl-)超标,将破坏钢筋的钝化膜,引起钢筋锈蚀:当锈蚀率达到10%以上会造成保护层的开裂、剥离、剥落,钢筋的抗震性能大大降低。研究资料表明Na+几乎对钢铁锈蚀无影响,小柯运用自己学过的知识,想探究氯离子(Cl-)对金属锈蚀有什么样的影响,做了以下实验:

    第1步:取不同浓度的适量盐酸,分别放入洁净的铁钉,如图所示

    第2步:第二天观察现象记录在下表中:

    盐酸质量分数

    0.2%

    0.5%

    0.8%

    1.0%

    1.5%

    2.5%

    铁钉锈蚀情况

               

    小明认为小柯用盐酸实验明显不妥,因为,所以选择 NaCl比较好。知道氯离子的危害后小柯想进一步 证明海沙中是否含有氯离子(Cl-),假设不考虑其他阴离子的影响,请完成以下实验: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结论

    可将海沙用蒸馏水洗涤过滤,向滤液中滴加少量:

     

    海沙中含有氯离子(Cl-)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浙江省绍兴市柯桥区2021-2022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科学期终学业评价调测试卷
  • 8. 小科在下五子棋时受到启发,设计了一款“物质推断"版的五子棋,游戏规则为:在同一条直线上的相邻物质之间能够发生化学反应(如右图)。现假设这五种物质分别是盐酸、氢氧化钡、碳酸钠、二氧化碳和金属铁,请回答下列问题:

    写出上述物质中发生置换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C处的物质是 (写化学式) 。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浙江省宁波市余姚市2021-2022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科学期末考试试卷
  • 9. A、B、C、D是初中科学常见的四种物质,其中A、B属于相同物质类别的化合物,C、D物质类别不同,它们之间的转化和反应关系如图。图中“→“表示某一种物质经步反应可转化为另一种物质,“一”表示相连两物质能发生化学反应,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及反应条件已略去。请回答:

    若B是硫酸、C是碳酸钠,则B和C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若C是二氧化碳,则D可能的化学式是(填物质类别不同的两种) ”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浙江省丽水市2021-2022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科学初中学业质量监测试卷
  • 10. 经氯化法消毒杀菌后的自来水中含有氯离子,鉴别此类自来水与蒸馏水可选用的试剂是(    )
    A: 酚酞试液
    B: AgNO3溶液
    C: NaOH溶液
    D: Ba(NO3)2溶液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浙江省丽水市2021-2022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科学初中学业质量监测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