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章节挑题
教材版本
年级

请展开查看知识点列表

>
<
部编版: 七年级上册
题型
难度
年份
  • 1. 在“研究动能大小与速度关系”实验中,小敏利用图甲中的装置进行研究,在水平面铺上材料A制成的粗糙平板,同一小球从斜面不同高度静止释放,运动一段距离后停止,位置如图。

    根据图甲实验结果,可得出的结论是:
    图乙中,水平面铺上不同材料的平板,其中材料A、B、C粗糙程度依次减小。小敏先后三次将同一小球从同一高度静止释放,刚到底部时用频闪相机(间隔相同时间自动拍摄)开始记录小球在平板上的位置情况,请在材料C平板上画出第2、3次频闪相机拍摄到小球的大致位置。
    小敏调节图甲中的平板呈不同角度,重现伽利略斜面实验。不考虑底部转折处的能量损失,下列最符合实际的现象是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浙江省舟山市南海实验初中2022-2023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科学10月份阶段性检测试卷
  • 2. 利用斜面探究“动能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如图所示;实验中,质量为m的小球从图示的高度由静止开始滚下,撞击水平面上的物体M,并将物体M推至虚线所在位置。

    该实验是为了探究物体动能大小与__之间的关系;实验中通过观察比较水平面上来判断小球动能的大小;
    小乐再用一个质量为2m的小球,从斜面上高为h处由静止开始滚下,最后测得M移动的距离为s3。多次重复实验,发现都有s3>s1 , 由此可得出结论: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浙江省舟山市第一初级中学2022-2023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科学9月质量监测试卷
  • 3. 小王系好安全弹性绳玩蹦极,他从最高点下落到最低点过程的v-t图像如图甲所示(忽略空气阻力)。已知:在t1时,弹性绳处于自然伸直状态; t3时,小王到最低点。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0~t3 , 小王的动能不断增大
    B: 0~t3 , 小王的重力势能不断减少
    C: 0~t1 , 小王的机械能不断增大
    D: t1~t2 , 小王的机械能转化为绳的弹性势能,小王的速度逐渐变小
    难度: 中等 题型:模拟题 来源:浙江省宁波市奉化区2022年初中科学毕业生学业诊断性考试试卷
  • 4. 小明在“探究物体的动能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他用质量不同的两个钢球m和M (M的质量大于m),分别从不同的高度h和H (H>h)由静止开始滚下,观察木块B被撞击后移动的距离,实验过程如图所示。

    小明通过观察木块B移动的距离长短,来判断钢球动能的大小,若水平面绝对光滑,本实验将(选填“能”或“不能")达到探究目的。
    通过甲乙丙实验分析可得结论 。
    另一同学用图丁、戊所示的方法探究动能的大小与速度的关系,他将相同质量的小球从不同高度(h1>h2)由静止开始释放,通过观察木块在铁板和毛巾上滑行的距离来判断小球动能的大小,这种方法是的。(选填“正确"或“错误")
    难度: 中等 题型:模拟题 来源:浙江省宁波市奉化区2022年初中科学毕业生学业诊断性考试试卷
  • 5. 许多快递公司都在尝试用无人机运送包裹,只要预先设置好目的地和路线,无人机(如图)就会自动到达目的地。

    无人机在匀速上升的过程中动能
    若无人机质量为250克,水平飞行500米,在飞行过程中,无人机重力做功为焦。
    难度: 中等 题型:模拟题 来源:浙江省丽水市松阳县2022年初中科学毕业生学业考试模拟试卷
  • 6. 小金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探究“物体动能大小的影响因素”。他们将钢球用绳系着,从某一高度由静止释放。钢球摆到竖直位置时,撞击水平木板上的木块,将木块撞出一段距离。经过实验,获得三组数据,如下表:

    次数

    钢球质量/g

    钢球下摆高度/cm

    1

    20

    20

    30

    2

    40

    20

    58

    3

    60

    20

    82

    表中空缺栏目“?”处应填
    换用不同质量的钢球,分别从相同的高度由静止释放,摆到竖直位置时的速度大小(选填“相等”或“不等”)
    质量大的钢球将木块推得远,这说明动能的大小与物体的有关。
    难度: 中等 题型:模拟题 来源:浙江省金华市金东区2022年初中科学毕业生升学模拟考试试卷
  • 7. 2022年2月15日,在北京冬奥会单板滑雪男子大跳台决赛中,中国小将苏翊鸣获得这个项目的金牌,引起了国人的广泛关注。图①是他站在起跳点,下滑后依次经过②和③,最终到达④。不考虑空气阻力。下列选项能表示他从起步到即将触地整个过程中机械能变化的是(   )

    A:   先变大后减小
    B: 先减小后增大
    C: 先减小后不变
    D: 先不变后减小
    难度: 中等 题型:模拟题 来源:浙江省舟山市金衢山五校联考2021-2022学年九年级科学第三次适应性检测试卷
  • 8. 某小组同学为了探究运动物体做功本领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从实验室借取了弹射器、纸盒、质量与形状不同的物体(已知 ),在同一水平地面上进行了实验。实验中,纸盒的初始位置始终相同,利用弹射器控制每次物体弹出时的速度相同(OA之间的地面光滑)。实验过程与结果如图(a)、(b)、(c)所示。

    图(a)、(b)是在研究运动物体做功本领的大小与的关系。
    小张同学认为在(a)、(b)实验中,控制每次物体弹出时的速度相同是一个操作难点。小华则认为用甲、乙物体将弹簧压缩相同程度后由静止释放,就能保证物体脱离弹簧时的速度相同。你认为小华的方法。(选填“可行”或“不可行”)
    他们分析比较图(a)、(c)后认为:质量、速度相同的不同物体,球形的物体比方形的物体做功本领更大。你是否赞同他们的观点,为什么?
    难度: 中等 题型:模拟题 来源:浙江省舟山市金衢山五校联考2021-2022学年九年级科学第三次适应性检测试卷
  • 9. 如图是人造地球卫星绕地球运动的示意图,卫星在近地点的速度较大,在远地点的速度较小,那么卫星从近地点到远地点,卫星的动能和势能是如何变化的( )

    A: 动能增大,势能减小
    B: 动能减小,势能减小
    C: 动能增大,势能增大
    D: 动能减小,势能增大
    难度: 中等 题型:模拟题 来源:浙江省温州市永嘉县2022年科学第二次中考适应性考试试卷
  • 10. 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探究“影响物体动能大小的因素”。他们将钢球用绳系着,从某一高度由静止释放,钢球摆到竖直位置时,撞击水平木板上的木块,将木块撞出一段距离。经过实验,获得三组数据,如下表:

    实验

    次数

    钢球

    质量(g)

    钢球下落

    高度(cm)

    木块滑行

    距离(cm)

    1

    20

    20

    30

    2

    40

    20

    58

    3

    60

    20

     

    第3次实验中,木块被撞后滑出木板,只需要重做第3次实验,甲同学建议降低钢球下摆的高度,乙同学建议换一个较大的木块,丙同学建议换一块更长的同样材料的木板。你认为应当采用同学的建议。
    科学研究方法有很多,如“控制变量法”“模型法”“类比法”“转换法”和“等效替代法”等,本实验运用了控制变量法和转换法,下列实验中应采用与本实验相同2种科学方法的有      填字母编号)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浙江省舟山市定海区2021-2022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科学期末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