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章节挑题
教材版本
年级

请展开查看知识点列表

>
<
部编版: 七年级上册
题型
难度
年份
  • 1. “探究物体的动能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小蓉选用质量分别为m和M(M>m)的两个钢球,分别从同一斜面的不同高度h和H处(H>h)静止开始释放,观察木块B被撞击后移动的距离。实验过程如图所示。

    小蓉通过观察木块B被撞击后移动的距离长短,来判断小球动能的大小,所用的科学研究方法是(选填“控制变量法”或“转换法”)。
    小蓉根据甲、丙两次实验得出结论:物体的动能大小与质量有关。请你对小蓉的结论作出评价:
    完成对动能大小影响因素的探究后,爱思考的小蓉根据能量转化与守恒定律,认为上述实验还能探究:物体的重力势能大小与有关。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浙江省金华市2020-2021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科学11月质量检测试卷
  • 2. 同学们所用的笔,有些在靠近笔端的地方装有一个轻质弹簧(如图所示)。小文和小军各自拿自己装有弹簧的笔玩弹笔游戏。结果发现小军的笔弹得高一些,小文分析:笔弹起的高度与笔内弹簧的弹性势能的大小有关,那么弹簧弹性势能的大小又跟什么因素有关呢?小文猜想:

    ①弹簧弹性势能的大小可能跟它的材料有关;

    ②弹簧弹性势能的大小可能跟它弹性形变的程度有关。

    小文利用两个外形完全相同但材料不同的弹簧A和B、一个小钢球、一个轻木块,在同一水平面上进行了如下图所示的实验,此实验是为了验证猜想,实验中弹性势能的大小是通过来体现的。

    小文设计了一个实验方案来验证另一个猜想:

    步骤:

    a.将小球置于弹簧A右端,使弹簧压缩2cm,放手后小球弹出,与木块相碰,木块推动的距离为s1

    b.将同一个弹簧压缩的程度稍大一些,把小球置于弹簧A右端,观察小球撞击木块后木块移动的距离s2。比较s1、s2得出结论:

    若s1s2(选填:>或<)说明弹簧弹性形变的程度越大,弹性势能越大。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浙江省金华市金东区2020-2021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科学期中检测试卷
  • 3. 人造地球卫星绕地球从近地点向远地点运动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势能变小
    B: 动能不变
    C: 动能转化为重力势能
    D: 机械能变小
    难度: 简单 题型:常考题 来源:浙江省金华市金东区2020-2021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科学期中检测试卷
  • 4. 2020年5月5日,我国自主研发的长征5号B型运载火箭圆满完成发射任务。右图为起飞阶段加速上升的火箭,该过程中,内部的新型返回舱的动能(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在返回舱返回地面的过程中会与大气摩擦,返回舱的部分机械能转化为能。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浙江省金华市金东区2020-2021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科学期中检测试卷
  • 5. 如图所示是“探究物体的动能跟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装置示意图,让小球A从斜面上某点滚下,撞击在水平面上的木块B,木块B移动一段距离。

    实验表明,让小球A分别从斜槽不同高度由静止滚下,高度越大,速度越大,木块B被撞得越远。可得结论:质量相同时,小球的速度越大,越大。
    若要研究物体动能与质量的关系,应让不同质量的小球A从斜面高度由静止滚下,观察比较木块B被撞移动的距离。
    难度: 简单 题型:常考题 来源:浙江省金华市金东区2020-2021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科学期中检测试卷
  • 6. 如图所示,是探究“动能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的经典实验装置,实验中让同钢球从斜面上不同的高度由静止滚F.碰到同木块上。请回答下列问题:

    该实验的目的是探究钢球动能的大小与的关系;实验时,它是通过观察,从而判断钢球动能的大小。
    上述探究过程中将不可见或难以测量的量转化为可见或易于测量的量的研究方法叫转换法。下列用到的研究方法不属于转换法的是(   )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初升高名牌一级重点高中科学招生训练卷专题训练卷(二)
  • 7. 在“探究影响动能大小因素”的实验中,如图所示,让小球从同一光滑斜面上由静止滚下,小球撞击放在水平面上的木块,使木块滑动,虚线位置为木块滑动一段距离后静止的位置。(已知h1<h2<h3

    本实验是通过比较小球动能的大小。
    分析图中的三次实验可以得出的结论是:物体的质量一定时,越大,它的动能越大;
    通过实验结论可知,开车时要注意不能(“超载”或“超速”)。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浙江省金华市金东区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科学期末检测试卷
  • 8. 如图所示,甲、乙两金属球完全相同,若将两球从相同的初温加热到相同的末温,且不计悬线和支持面的吸热,依据能量守恒的观点可判断( )

    A: 甲球吸热较多
    B: 乙球吸热较多
    C: 两球吸热一样多
    D: 无法比较哪只球吸热较多
    难度: 中等 题型:模拟题 来源:浙江省杭州市杭二中2015年保送生选拨考试科学试卷
  • 9.   2021年5月15日,“天问一号”着陆器成功降落火星,如图甲所示。质量为1300千克的天问一号在注火星表面100米高处短暂悬停,选定安全地点后再着陆。小联对最后100米的降落过程,其速度大小随下降高度的变化作了简单的模拟绘图,如图乙所示。已知同一物体在火星上的重力是地球上的 , 回答以下问题
    在匀速下降期间,“天问一号”所受火星重力对它做功的大小?
    在匀速下降期间,“天问一号”所受火星重力对它做功的功率大小?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浙江省舟山市定海二中教育集团2022-2023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科学期中联考质量检测试卷
  • 10. 中国055型驱逐舰装配的“鹰击-21”高超音速导弹,因其超强的攻击力,被称为“航母杀手”。
    如图是导弹的飞行路线图,导弹发射升空至最高点后关闭发动机,仍能加速向下俯冲。请从能量转化的角度解释原因

    若导弹在末端巡航阶段以1000米/秒的速度匀速直线飞行1000米,请结合下表信息,求该过程中导弹克服空气阻力做的功。

    导弹受到的空气阻力与导弹速度的关系

    导弹速度v(米/秒)

    50

    100

    150

    200

    500

    1000

    导弹受到的

    空气阻力F(牛)

    50

    200

    450

    800

    5000

    20000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浙江省舟山市定海二中教育集团2022-2023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科学期中联考质量检测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