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章节挑题
教材版本
年级

请展开查看知识点列表

>
<
部编版: 七年级上册
题型
难度
年份
  • 1. 下列不属于东海休渔制度主要目的的是(    )
    A: 有效控制幼鱼的捕捞
    B: 保护海洋动物的多样性
    C: 有利于鱼类等水生动物在春、夏季节的繁殖
    D: 渔船、渔民可得到休整,为继续捕捞做好准备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华师大版初中科学七年级上学期 3.3 保护生物多样性
  • 2. 《中国自然观察2016》评估了近15年间1085个濒危物种的保护状况(如图所示)。大熊猫是状况好转的物种之一,生活在大熊猫自然保护区中的小熊猫、川金丝猴、羚牛等也同时得到了保护,这种现象称为“伞护效应”。状况变差的濒危物种受到最主要的威胁,来自于生存环境的改变和丧失。回答下列问题:

    图中大多数濒危物种的保护状况是
    保护濒危物种应从生态系统多样性、生物种类(物种)多样性和多样性三个层面采取措施。
    “伞护效应”体现了保护生物多样性最有效的措施是
    我们作为中学生能为保护濒危动物做些什么?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华师大版初中科学七年级上学期 3.3 保护生物多样性
  • 3. 现今地球上很多生物灭绝,鸟类多样性面临威胁的最主要原因是(    )
    A: 天敌过多
    B: 环境污染
    C: 外来物种入侵
    D: 栖息地被破坏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华师大版初中科学七年级上学期 3.3 保护生物多样性
  • 4. 下列现象属于森林锐减而导致的是(    )
    A: 气候变得更加湿润
    B: 干旱加剧,洪涝减少
    C: 物种减少,甚至灭绝
    D: 耕地增多,粮食丰产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华师大版初中科学七年级上学期 3.3 保护生物多样性
  • 5. 下列有关生物多样性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栖息地的破坏和丧失是生物多样性面临威胁的主要原因
    B: 就地保护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根本途径
    C: 外来物种的合理引进能丰富我国生物的遗传多样性
    D: 将荒山改造为桃园减少水土流失,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使用价值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华师大版初中科学七年级上学期 3.3 保护生物多样性
  • 6.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现这一绿色发展目标的措施之一是(    )
    A: 乱砍滥伐
    B: 随意排放
    C: 乱捕滥杀
    D: 植树造林
    难度: 简单 题型:常考题 来源:华师大版初中科学七年级上学期 3.3 保护生物多样性
  • 7. 保护动物的多样性,既要保护野生动物的资源,更要保护珍稀和濒危动物,其保护措施包括:就地保护、、法制教育和管理。我国为保护大熊猫及其栖息环境,在四川省建立了卧龙自然保护区,这种保护措施属于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华师大版初中科学七年级上学期 3.3 保护生物多样性
  • 8. 下列有关保护生物多样性的观念中,不恰当的是(    )
    A: 生物多样性有利于维持生态平衡
    B: 生物多样性可以陶冶人们的情操,美化人们的生活
    C: 生物多样性为人类提供了食物、纤维、建筑材料、药物及其他工业原料
    D: 生物多样性可以迅速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华师大版初中科学七年级上学期 3.3 保护生物多样性
  • 9. 某同学认为马和驴形态相似,并且能杂交产生骡,所以马和驴是同种生物。你认同他的观点吗?写出原因。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华师大版初中科学七年级上学期 3.1 生物物种的多样性
  • 10. 地球上的生物物种约有(    )
    A: 50多万种
    B: 100多万种
    C: 200多万种
    D: 500多万种
    难度: 简单 题型:常考题 来源:华师大版初中科学七年级上学期 3.1 生物物种的多样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