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章节挑题
教材版本
年级

请展开查看知识点列表

>
<
部编版: 七年级上册
题型
难度
年份
  • 1. 5月22日是“国际生物多样性日”, 下列有利于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是(   )
    A:   建立濒危动物繁育中心
    B: 大量引进外来物种
    C: 大量收集珍稀物种做标本
    D: 大力开发自然保护区旅游资源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浙江省宁波市2018-2019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科学期中测试试卷(0-3)
  • 2. 下列哪项不是威胁生物多样性的原因(   )

    ①乱捕乱杀、乱砍乱伐②发展生态农业③围湖造田④生物入侵⑤建立自然保护区

    A: ①③
    B: ②⑤
    C: ②④
    D: ④⑤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浙江省宁波市2018-2019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科学期中测试试卷(0-3)
  • 3. 下列有关生物多样性及保护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建立自然保护区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有效措施
    B: 丧失栖息地是导致大多数生物灭绝的主要原因
    C: 可引入世界各地不同的生物以增加我国生物的多样性
    D: 增减一种生物的数量往往会影响到与它相关的其他生物数量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浙江省温州市2017-2018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科学期末考试试卷
  • 4. 根据下表数据分析,哺乳动物和鸟类多样性受到威胁的最主要原因是(   )

     

    A: 偷猎
    B: 栖息地丧失
    C: 外来物种
    D: 其他原因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浙江省温州市瑞安外国语学校2017-2018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科学12月月考试卷
  • 5. 下列关于生物多样性面临威胁的原因叙述中,哪一项不正确?(    )
    A: 毁林开垦,水土流失、环境恶化等原因造成森林面积锐减
    B: 火山爆发、地震濒发、瘟疫流行等自然灾害是造成我国生物多样性锐减的重要原因
    C: 人类对动植物资源的滥捕、乱伐及不合理的开发利用,造成大量物种濒临灭绝
    D: 人类活动缺乏环保意识,造成生物生存环境的严重破坏造成的
    难度: 简单 题型:常考题 来源:浙江省乐清市育英寄宿学校2017-2018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科学实验A班期中考试试卷
  • 6. 下列生物中属于单细胞植物的是(    )
    A:
    B:
    C:
    D:
    难度: 简单 题型:常考题 来源:浙江省杭十五中教育集团2017-2018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科学期中考试试卷
  • 7. 某生物兴趣小组同学为了研究环境对生物产生的影响,他们搜集了一些资料,根据当地政府的生物多样性报告,研究了近二十年来当地稻田青蛙数量的变化。根据报告中的数据,做成了如图所示的变化图线。

    根据图线中青蛙数量变化规律,请预测该地区 2010 年每亩稻田中青蛙的数量为
    通过调查和走访,研究小组同学了解到当地存在以下情况:①降雨量逐年减小;②水稻种植面积逐年减小;③工厂化水平大幅提高,兴建了许多造纸厂;④农业生产上大量施用了化肥和农药。你认为(填序号)有可能造成当地青蛙数量的变化。
    该兴趣小组还认为除草剂的使用有可能是造成青蛙数量变化的主要原因之一,为此,他们开展了一项实验研究。研究步骤如下:

    第 1 步,将常用的稻田除草剂“稻草隆”配制成浓度为 25 毫克/升的溶液。

    第 2 步,在溶液中投入 30 尾蝌蚪,观察蝌蚪的反应,每隔 24 小时记录一次。结果如下表所示:

    投放蝌

    蚪(尾)

    蝌蚪存活数量(尾)

    最后存活数

    (尾)

    存活率

    (%)

    24 时

    48 时

    72 时

    96 时

    120时

    144时

    30

    29

    27

    25

    21

    17

    12

    12

       ▲    

    由此,他们得出结论:除草剂“稻草隆”影响了蝌蚪的生存。

    ①请计算一下,表格中“    ▲    ”处的数据是

    ②该实验所要研究的问题是

    ③该实验存在的一个缺陷是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浙江省台州八校联谊2017-2018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科学期中联考试卷
  • 8. 如图是某科生物,在世界不同区域及不同纬度条件下,科内物种数的分布情况。根据图中的资料,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 在赤道地区,该科生物的种数最少
    B: 该科生物分布的最北限,位于北纬60度
    C: 南纬50度以南,仍然有该科生物的存在
    D: 该科生物在北纬23度地区的种数,不一定都会多于在北纬35度地区的种数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浙江省第十届初中生科学竞赛复赛试卷
  • 9. 下列关于保护生物物种多样性的做法或措施不科学的是(    )

    A: 建立自然保护区
    B: 颁布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法律、法规
    C: 减小栖息地,引进外来物种
    D: 建立濒危植物的种子库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上册第二章第六节物种的多样性 同步训练
  • 10. 李明同学为了探究鲫鱼“浮头”的原因,取来两只相同的鱼缸甲、乙,并设计了下列实验方案,其中最合理的一种是(    )

    A: 取大小、活力相当的两条鲫鱼,分别放入盛有等量河水的鱼缸甲、乙中,甲中泵入空气,乙中不作处理,放置于相同的环境中观察
    B: 取一大一小活力相当的鲫鱼,分别放入盛有等量河水的鱼缸甲、乙中,甲用玻璃封闭,乙不作处理,放置于相同的环境中观察
    C: 取大小、活力相当的两条鲫鱼,分别放入甲、乙中,甲中加适量河水,乙中加等量煮沸后冷却的河水,放置于相同的环境中观察
    D: 取大小、活力相当的六条鲫鱼,平均投放于甲、乙中,甲中加适量河水,乙中加等量煮沸后冷却的河水,放置于相同的环境中观察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上册第二章第六节物种的多样性 同步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