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章节挑题
教材版本
年级

请展开查看知识点列表

>
<
部编版: 七年级上册
题型
难度
年份
  • 1. 据中国地震台网测定,北京时间2018年5月21日,云南省西双版纳发生3.5级地震,震源深度9千米。
    从板块构造角度分析,云南省位于板块的,容易发生地震。
    如图为地球内部3层结构示意图,A处为此次地震震源所在的位置,A处位于(填地层结构名称)。

    难度: 中等 题型:真题 来源:浙江省湖州市2018年中考科学试卷
  • 2. 限于活动范围,人们通常无法直接观察地球的形状,但可通过身边某些现象和事件找到地球是球体的证据,下列现象和事件不能作为证据的是(    )
    A: 麦哲伦环球航行
    B: 太空拍摄的地球照片
    C: 铅笔在篮球和木板上移动的位置变化
    D: 海面上远去的船只船身比桅杆先消失
    难度: 简单 题型:真题 来源:浙江省金华市2018年中考科学试卷
  • 3. 如果你乘船出海,你看到的港口灯塔会(   )
    A: 从上到下依次从视野中消失
    B: 从下到上依次从视野中消失
    C: 塔顶和塔基同时从视野中慢慢变小
    D: 一直在你视野中存在
    难度: 简单 题型:常考题 来源: 浙江省绍兴市柯桥区六校联盟2018-2019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科学期中考试试卷
  • 4. 如下图是地球内部构造示意图。读图后回答下列问题:填写各圈层的名称:A;B;C地核。

    难度: 简单 题型:常考题 来源: 浙江省绍兴市柯桥区六校联盟2018-2019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科学期中考试试卷
  • 5.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地球的赤道半径比极半径约长21千米,这点差别与地球的平均半径相比,十分微小,从宇宙空间看地球,仍可将它视为一个规则球体。如果按照比例制作一个半径为1米的地球仪,那么赤道半径仅仅比极半径长了大约3毫米,凭着人的肉眼是难以觉察出来的,因此制作地球仪时总是将它做成规则球体。

    地球是不是正球体?你能准确描述地球的形状吗?
    为什么地球仪被做成了规则球体?
    难度: 简单 题型:常考题 来源:浙教版科学2018-2019学年七年级上学期 3.2 分组实验制作小型地球仪 同步练习
  • 6. 读图,并回答问题。

    看远处驶来的帆船,总是先看到,再看到;飞机升得越高,望得越远,这些现象说明地球表面并不是一个平面,而是面。由此,可以证明地球是一个体。
    请再举两个能说明地球形状的实例:
    难度: 简单 题型:常考题 来源:浙教版科学2018-2019学年七年级上学期 3.1 人类的家园——地球 同步练习
  • 7. 月食是地球的影子遮挡了月球,下面的月食图片哪一个不能证明地球是一个球体(  )

    A:
    B:
    C:
    D: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浙教版科学2018-2019学年七年级上学期 3.1 人类的家园——地球 同步练习
  • 8. 地球内部有一个“液态区”,区内物质一旦冲出地表,就形成了火山。该“液态区”位于(  )
    A: 地壳
    B: 地幔
    C: 地核
    D: 地核和地幔
    难度: 简单 题型:常考题 来源:浙教版科学2018-2019学年七年级上学期 3.1 人类的家园——地球 同步练习
  • 9. 下图为地球内部圈层剖面示意图。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圈层名称:A;B;C
    A层的平均厚度为千米。
    (填字母)层的上部存在一个软流层,可能是岩浆的主要源地之一。
    岩石圈是指(填字母)层和顶部(软流层以上)。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浙教版科学2018-2019学年七年级上学期 3.1 人类的家园——地球 同步练习
  • 10. 人类首次得到的能够证明地球是一个球体的证据是(  )
    A: 人们发现太阳或月亮是球体
    B: 月食时地球的影子是圆的
    C: 麦哲伦船队的成功环球航行
    D: 人造卫星拍摄的地球照片
    难度: 简单 题型:常考题 来源:浙教版科学2018-2019学年七年级上学期 3.1 人类的家园——地球 同步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