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章节挑题
教材版本
年级

请展开查看知识点列表

>
<
部编版: 七年级上册
题型
难度
年份
  • 1. 响石山景区是仙居的风景名胜之一。响石山景区的名称由来是因其峡谷中有一种能发出响声的石头而得名,有人称其为“会唱歌的石头”,叫响铃石。小科选取了一小块响铃石,来测定它的密度。实验步骤如下:

    用天平测得响铃石的质量,天平平衡时如图甲所示,则响铃石的质量m为g。
    在量筒中倒入V1为750mL的水,将响铃石浸没在水中,水面到达如乙所示,V=mL。
    则响铃石的密度为多少。(写出具体过程)
    若该类石头的密度约为2.2g/cm3 , 则此响铃石为的 (选填“实心”或“空心”)。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浙江省台州市仙居县2020-2021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科学教学质量监测试卷
  • 2. 一天早晨,小明在喝牛奶时,突然想知道牛奶的密度,手边能找到的器材只有一架天平、一只空瓶、足量水和牛奶,请你完成实验设计并计算牛奶密度。

    实验器材:一架天平、一只空瓶、足量水和牛奶

    实验目的:测定牛奶的密度

    实验步骤:

    ⑴调节天平平衡,调节过程中发现指针位置如图所示,则应将右侧平衡螺母向移动,直至天平平衡。

    ⑵称出空瓶的质量为20g;

    ⑶将牛奶装满空瓶,用天平测出总质量为123g;

    ,用天平测出总质量为120g;

    ⑸计算牛奶密度ρ牛奶=g/cm3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浙江省台州市仙居县2020-2021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科学教学质量监测试卷
  • 3. 下列对密度定义式ρ= 的理解,正确的是(     )
    A: 密度与物体的体积成反比
    B: 密度与物体的质量成正比
    C: 密度是物质本身的一种特性,与它的质量和体积无关
    D: 密度是由它的质量和体积所决定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浙江省台州市仙居县2020-2021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科学教学质量监测试卷
  • 4. 如图是探究甲、乙两种物质质量跟体积关系的图象。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 甲物质的密度小于乙物质的密度
    B: 20g的甲物体和10g的乙物体密度相同
    C: 乙物质的密度是2g/cm3
    D: 由图线可知:甲、乙两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都成正比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浙江省绍兴市诸暨市2020-2021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科学期末考试试卷
  • 5. 今年小明家种植柑橘获得了丰收。小明想:柑橘的密度是多少呢?于是,他将柑橘带到学校实验室,用天平、溢水杯来测量柑橘的密度。他用天平测出一个柑橘的质量是114g,测得装满水的溢水杯的总质量是360g;然后借助牙签使这个柑橘浸没在溢水杯中,当溢水杯停止排水后再取出柑橘,接着测得溢水杯的总质量是240g。请根据上述实验过程解答下列问题:
    溢水杯中排出水的质量是多大?
    这个柑橘的体积是多大?
    这个柑橘密度是多大?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浙江省绍兴市诸暨市2020-2021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科学期末考试试卷
  • 6.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一定质量的某种物质,温度降低的越多,放出的热量越多
    B: 物质的比热容与物体的密度一样,都是物质本身的一种特性
    C: 温度总是从含有热量多的物体向含有热量少的物体传递
    D: 焦耳是一个比较小的热量单位,为纪念科学家焦耳而命名的。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浙江省湖州市吴兴区2020-2021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科学期末考试试卷
  • 7. 在测量液体密度的实验中,小明利用天平和量杯测量出液体和量杯的总质量m及液体的体积 V,得到几组数据并绘出 如图所示的 m-V 图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量杯质量为 40g
    B: 40cm3 的该液体质量为40g
    C: 该液体密度为 1.25g/cm3
    D: 该液体密度为 2g/ cm3
    难度: 困难 题型:常考题 来源:浙江省湖州市吴兴区2020-2021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科学期末考试试卷
  • 8. 材料一:如图所示,静止在花朵上的是一种叫“全碳气凝胶”的固体材料,它是浙江大学的科学家发明的一种新型材料。“全碳气凝胶”是将石墨烯和碳纳米管两种材料加入水中,在低温下冻干后再除去水分研制的。迄今为止是世界上最轻的材料,一块体积为100cm3的“全碳气凝胶”的质量只有0.016g。“全碳气凝胶”构造类似于“碳海绵”,具有良好的导电性,能承受1400℃的高温,具有很强的绝热性,还可吸收相当于自身质量900倍的油,在吸收海上漏油、净水、净化空气等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

    材料二:当地时间7月25日晚,日本散货船“若潮”号在毛里求斯东南海域的埃斯尼角礁触礁搁浅。据统计“若潮”号至少泄漏出900吨燃油,若不及时处理恐造成大面积的海洋污染,鱼类、贝类被人食用后会造成重金属中毒。

    马克杯大小的“全碳气凝胶”能够放在花朵上,是因为它具有的性质。
    下列“全碳气凝胶”的实际应用中,可能实现的是       
    若用“全碳气凝胶”吸收“若潮”号泄漏的全部燃油,需要多少立方米的“全碳气凝胶”?。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浙江省湖州市吴兴区2020-2021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科学期末考试试卷
  • 9. 现有密度分别为ρ1和 ρ2 的两种液体,且ρ1< ρ2。在甲杯中盛满这两种液体,两种液体的质量各占一半;在乙杯中也盛满这两种液体,两种液体的体积各占一半。假设两种液体之间不发生混合现象,甲、乙两个杯子也完全相同,则 (   )
    A: 甲杯内液体的质量大
    B: 乙杯内液体的质量大
    C: 两杯内液体的质量一样大
    D: 无法确定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浙江省台州市2020-2021学年七年级下学期科学开学考试试卷
  • 10. 小明同学在研究物质密度时,测量了四种固体的质量与体积,把它们在如图所示的坐标系中表示出来,根据图象同学们认为①m1=m2>m3>m4;②V1=V2>V3>V4③ρ1<ρ2=ρ3<ρ4④ρ1>ρ2=ρ3>ρ4 , 以上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浙江省台州市2020-2021学年七年级下学期科学开学考试试卷